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土壤養分與肥料資源利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生態環境問題出現了巨大的危機。在農作物種植方面,化肥的使用能夠為農作物的產量提供有力保障,但過度使用化肥也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本文對現如今土壤養分與肥料利用的現狀進行論述,并據此提出幾點針對性的措施,以期在提高農作物產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保護環境。
  關鍵詞:土壤養分;肥料資源;資源利用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在農作物的種植上在全球范圍內占據著很大的比重。種植戶為了追求更高的經濟利益,采用了很多方式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其中,使用化肥是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合理使用化肥能夠為種植戶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目前,種植戶在農作物的種植過程中,存在著過度使用化肥的情況,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因此,種植戶應采取措施合理的使用化肥。
  一、土壤養分與肥料資源利用存在的現狀
  1.化肥的資金投入失衡
  在我國,由于地區之間的發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國家對化肥的投入存在比例不協調的情況,在我國的東部地區,化肥的使用量明顯高于西部地區,導致西部地區的糧食產量也較低。在化肥的使用上,其氮肥與鉀肥的使用比例也出現了失衡的情況,這對土壤的養分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2.化肥的使用方法不規范
  部分種植戶在種植農作物的過程中,過分追求農作物的產量,在化肥的使用方法上出現過度使用的情況,這樣不利于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對環境也造成了破壞。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國家的相關部門對化肥使用方面沒有明確的規定和指導,而種植戶的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在化肥的選用上會出現一定的困難。以這種方式進行施肥,土壤的肥力反倒會受到一定的破壞。
  3.種植戶難以實現更高的經濟效益
  部分種植戶在種植農作物的過程中,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但并未收獲較高的經濟收益。這些種植戶在種植的過程中,化肥的使用量過多,對環境造成了污染,當農作物成熟收獲后,留下的地塊很難再培育出高質量的糧食,從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作物質量和產量的提升。
  二、有效提高土壤養分和肥料資源利用的措施
  1.減小地區之間的化肥資金投入差距
  我國在對化肥進行資金投入時,應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投入力度,從根本上縮小東西部地區的化肥使用差距,在東部地區的農作物種植上優化化肥資源的配置,同時加大對土壤肥力與肥料資源監測力度,將東部地區在農作物的種植過程中使用的科學規范的方法引進到西部地區,能夠有效縮小東西部地區的差異。與此同時,種植戶在種植農作物的過程中,應制定科學合理的化肥使用方案,并邀請專業的人員進入種植地進行技術上的指導,幫助種植戶進行化肥的選擇和使用,增加種植過程的科學性和規范性。相關人員在指導種植戶使用化肥的過程中,還應對種植戶進行定期的培訓,幫助種植戶了解化肥的功能和正確的使用方法,以便種植戶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能夠科學的使用化肥。同時也要加強對種植戶進行保護環境意識的培養,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規范化肥的選擇和使用
  種植戶在選擇化肥時,應選擇對環境污染較小的化肥對農作物進行施用。若種植戶在農作物種植的同時還開展畜牧業等工作,在農作物的化肥選擇上還可以利用牲畜的排泄物作為促進農作物良好生長的肥料。在施肥的過程中,應采取科學的管理措施。如,豬的排泄物中含有較多的氮磷鉀的元素,這些元素能夠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必需的養料,且其適用于各種土質的土壤,能夠有效提高農作物生長環境的質量。對于牛的排泄物而言,其養分含量較低,在使用時可以適當加入一些草木灰并進行晾曬,能夠有效提高其養分的含量。與此同時,種植戶在選擇化肥的過程中,可以科學的使用綠肥。綠肥在實際施用期間可以有效增加土壤中的養分,并對土壤中難以分解的養分進行轉化,有利于農作物對養分進行吸收并改善土質,加快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速度。在綠肥的施用過程中,應當根據農作物的實際生長情況進行合理的施加,通常情況下應將綠肥的施加密度控制在每畝地1250千克左右,確保能滿足農作物的生長需求。在此過程中,不能過度施加綠肥,避免農作物錯過最佳成熟時期。此外,還可以使用漚肥確保農作物的生長需要,將綠肥添加到牲畜的排泄物中并堆積一段時間,通過適當的融合使其成為有機肥并對農作物進行施加。一般情況下,種植戶會將此種肥料作為底肥使用,能有效滿足農作物生長需要。
  在施加化肥的過程中,相關部門應對種植戶施加化肥的使用量做出嚴格的規定,確保其可以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種植戶在施加化肥的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化肥的使用,避免土壤出現結塊現象,利用科學的方式對農作物提供生長所必需的養分。在農作物的種植過程中,若化肥的使用量較高,土壤會在梅雨季節出現嚴重堿化的現象發生,這阻礙了農作物的生長,不利于提高農作物的產量。
  3.對土壤肥料進行合理的推廣
  相關部門在種植戶進行農作物的種植時,在實際的種植開展過程中,可以選派專業的人員通過技術的指導和科學的示范,對種植戶灌輸科學的種植知識,并對其進行嚴格的管理。在管理過程中,可以通過現代化的技術——多媒體等方式對政治技術進行全面推廣。如,某部門在對種植技術進行推廣時,利用多媒體技術向種植戶推廣科學的種植技術,并復印相關的宣傳資料下發到每個種植戶受眾。種植戶通過這些方式有效的了解到了科學的種植技術并運用到實際的種植過程中,能夠及時發現自身在種植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予以解決,有效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
  三、結語
  在我國,人口的上升速度飛快,人們對糧食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因此,種植戶在種植農作物的過程中,應對土壤養分和肥料的利用進行科學的研究,以此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保證人們的健康飲食,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漢合青.土壤肥料科學施用及推廣[J].農民致富之友,2017(18):40.
  [2]宋成民.土壤養分與肥料資源利用研究[J].農業工程技術,2017,37(11):3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3788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