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探討景觀設計中的永續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李振煜

  摘要: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樓市價格居高的情況下,景觀永續性更需關注,下面通過對現狀的分析,通過傳統與現代,理論、案例和方法的比較,論述景觀設計生態型、人性化的意義,探討景觀設計中“永續性”概念,揭示堅持“生態優先”才能“永續性”的觀點。
  關鍵詞:景觀設計 生態型 人性化 永續性
  
  引言
  我國是人口大國,人口膨脹日甚,經濟愈加發達,環境卻愈加糟糕。我們曾悲哀一路塵土飛揚的場景,悲嘆湖邊建筑垃圾胡亂傾倒,大量死魚陳尸水面,臭氣撲鼻;概嘆宏大的廣場的廣大,沒有綠樹的遮掩、可停留的座椅;高樓一棟棟矗立,那里你會見到多少樹木和花草?花草只存在于城郊附近,公園除外。城市化進程愈大,城郊愈加淪落為水泥混凝土硬化的荒漠景觀,可憐的城市!車道擴寬,高架橋增多,房子增多,綠地則愈少,湖面則愈少。整體性山體被肢解,連貫的水體被截斷,明溝變陰溝。種種現象表明山體由蔥籠變裸露,空氣由清新變污濁,綠色廊道破碎,歷史因破壞而遺跡不存。 這絕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下面我們來探討景觀設計永續性概念。
  1.景觀設計的途徑
  景觀就是我們所見到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人工景觀設計的綜合,這是廣義的理解,它包括了眼睛所見的一切,如國土規劃、場地規劃、城市設計、場地設計、種植設計、環境藝術和園林。 自然景觀是樹木、花草、河流、湖泊和土地,它們都是地球的主人,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人文景觀同樣有其應有的地位,歷史陳跡、古代建筑和遺存,它們凝聚了當地人先輩遺傳的文化精華,濃縮了當地人的精神和希望,即使當地多年生長的大樹,或者當地文脈連貫的大山,也同樣成為一方人的精神象征。社會在發展,景觀優美表現為視覺優美和生態優美,不能僅僅認為是人所理解的視覺上的軸對稱和中心對稱,典型的如法國凡爾賽宮庭院設計和明清的北京天安門廣場。
  景觀設計的途徑或者方法,表現為多元、多義的特點。
  古代歐洲式幾何式園林的軸對稱的柱式園林、中國古代的傳統的自然園林,常常表現為“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造就一幅“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意境。 工業革命之后, “人定勝天”讓人類與自然之間的親和轉為對立,工業污染的惡果逐漸顯現,奧姆斯臺德的紐約中央公園引領城市公園的先河,用城市公園規劃理論用以控制和遏制無計劃、掠奪性的開發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對大地風致和自然景觀作為人類的生存部分加以維護和管理,針對城市的污穢、惡劣的居住環境,提出城市必須園林化。麥克哈格利用“千層餅”模式,基于垂直生態因子和垂直過程的分析,設計結合自然,得出最為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弗雷德里克?斯坦納《生命的景觀》用適應性分析的方法進行設計,用珍惜生命、大眾參與和評價景觀規劃的方法來規劃設計。威廉?M?馬什《景觀規劃的環境學途徑》利用環境學來進行景觀的規劃,通過地形、植物、土壤、水、流域、氣候、濕地的環境學、生物學、景觀生態學的原理來規劃景觀的方法,強調了自然環境本身對于景觀設計的重大意義,強調尊重自然。劉濱誼教授認為景觀規劃的方法是一個集藝術、科學、工程技術于一體的應用型的學科,核心是人類生存的戶外環境的建設。俞孔堅博士用景觀生態學的方法來設計了中山岐江公園的景觀,既保護了當地的工業舊址又崇尚野草之美,合理利用當地資源,一反“推倒從來”。
  從景觀設計的思想來看,表現為從視覺審美的美學觀,追求中國畫似的黑白對比的中國園林,堆山疊石“外師造化,內發心源”,強調美學特色,是生態學的觀點;表現為從城市管理角度的景觀設計,由于高度的城市化,高樓遮住了當地的山體和文脈,破壞了城市優美的天際線,城市中的山體、河流、綠道連續性被破壞,城市性地標或者城市形象景觀的政治化,以致不能滿足普通人的需要。其他的,我們從西方世界各種藝術文化思潮來看,現代景觀設計從模仿到反傳統,景觀追求空間,滿足人的使用,景觀設計的范圍從庭院、公園到城市廣場,擴展到自然保護區,范圍擴大,景觀設計的也因為不同的價值觀而走向多元化。
  2.景觀環境的人性化
  景觀環境的人性化,就是滿足普通人的物質、精神、心理的需求,景觀規劃表現為強化安全感、私密感、善鄰性和領域感,而景觀宜人性要滿足人的尺度,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空間環境人性化指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提供人休憩、休閑、娛樂、集會等方面的需求。
  什么是人性化的景觀環境?列舉如下的幾點。首先要尊重自然,讓自然做功,獲得好的生態環境,從“以人為中心”到“以自然為中心”的轉變,注重人類發展和資源及環境的可持續性,減少污染,提倡“3R”,加強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的平衡性。 其次,景觀環境的尺度符合人的尺度,滿足不同年齡和性別人群的需求,滿足人的生活起居方式,滿足季相不同的需求。 第三,景觀的宜人性,表現為一個城市,要擁有的足夠的公園,綠化和交通的便利,可以休憩的座椅。如居住的區域,步行10分鐘能到公園或綠地去散步、游憩。第四,景觀的人性化,表現為景觀小品的合理性,人的生活習性,生活的需求是第一位的,因此,室外空間的垃圾桶、座椅、飲水設施、廁所、小食品店、咖啡店、飲料店等需要合理布局,保持一定的距離。最后,景觀的人性化,還表現在夜晚燈光的照明和水景的處理,柔和的燈光,地燈、路燈,其作用不可小視,安全,令人遐想。
  3.人性化景觀環境的營造
  人性化景觀環境的營造,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其中重要的概括為如下幾點:
  第一,工程規劃的決策在于政府領導、景觀設計師、規劃者的決策。難免決策失誤,因此需要社會公眾的參與,我們生活的環境,有很多破壞景觀的現象和行為,由于社會人群的知識、閱歷、性別等的不同,對一個景觀規劃的工程有不同的看法,會從不同角度來發現的,這樣保證景觀工程為大眾的利益服務的公平性。
  第二,城市景觀的人性化的營造,還需要政府,通過立法,鼓勵或者獎勵房地產商和企業工商業主提供和保護環境營造人性化景觀。如建筑時首先利用和保護現有的濕地、湖泊、山地、灘涂、植被等,建筑時保證一定的宜人的容積率和綠化率等等。
  人性化景觀的營建是一個綜合系統,重要的是基礎生態設施的建設,如河流、湖泊、綠色廊道、城市的風景連續性的山脈主體等,它們維持著景觀的生態系統的和諧性。永續性景觀就是景觀生態系統本身可以維持的能力,對于人類生存和發展來講,意味著社會系統、經濟系統和自然系統可以持續的能力,景觀系統的生產能力和輸出能量的平衡,自身能夠維持延續和發展。永續發展的思想宗旨是發展建設既要滿足當地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的滿足和需求構成威害。
  結語
  景觀設計中的永續性,講究“以人為本”,景觀的永續性首先是生態優先,綜合來講,要控制好綠線――山體景觀保護線,藍線―― 湖泊、海岸控制線,紫線――歷史人文景觀建筑的控制線。概括為:植被綠化要加強,綠化的總量、綠化覆蓋率、人均綠地面積要增加,特別是森林的面積;水資源的保護,保護濕地系統;保護土壤,減少硬地率,提高自然的環保能力;保護歷史建筑的連續性和整體性,整舊如舊。
  基金項目:
  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項目編號2009b547
  參考文獻:
  [1]【美】克萊爾?庫珀?馬庫斯等著,俞孔堅等譯,《人性場所――城市開放空間設計導則》,2001年版。
  [2]【美】約翰?O?西蒙茲著,俞孔堅等譯,《景觀設計學――場地設計規劃導則》,2002年版。
  作者簡介:
  (李振煜,武漢工業學院工商學院藝術與設計系環境藝術教研室,講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5/view-137485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