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醫護理技術在婦產科腹部手術中的應用效果探微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婦產科是醫院的重要科室,在婦產科中腹部手術也較為多見。由于腹部手術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創傷,因此,在圍手術期配合實施護理干預成為提升手術效果與降低患者手術不適的重要方式。中醫護理技術是目前臨床較為常見并且作用較為明顯的護理技術,本研究選擇醫院82例婦產科腹部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中醫護理技術在產科腹部手術中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婦產科;腹部手術;中醫護理;常規護理
  【中圖分類號】R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醫院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82例婦產科腹部手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例。觀察組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37.43±1.62)歲;病程3~9d,平均病程(6.02±0.28)d;BMI為21~28kg/m2,平均BMI為(25.31±0.45)kg/m2。對照組年齡21~64歲,平均年齡(37.40±1.59)歲;病程2~10d,平均病程(6.03±0.26)d;BMI為21~27kg/m2,平均BMI為(25.27±0.44)kg/m2。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①護理人員根據手術室護理工作規范開展護理服務,準備好手術過程中所需要的器材,同時加強相關手術操作器材的無菌化管理;②在手術實施過程中護理人員在旁協助醫生工作并關注患者的體征變化與需求,積極配合醫生開展輔助性治療服務,從而加快手術速度,縮短傷口暴露時間;③術后遵醫囑對患者進行用藥護理,并對患者進行體征監測、信息記錄和上報。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中醫護理干預。①中醫情緒護理。應用“五志過極,以其勝治之”的方法,由資深醫護人員向患者耐心講解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危害、治療與護理配合的知識,從而引導患者對疾病產生科學認知與重視;引導患者在后續治療中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并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緩解患者對疾病的憂慮與焦躁情緒,釋放不必要的疾病壓力。②采取五行音樂療法護理。角音(3-Mi)通于肝,能促進體內氣機的上升、宣發和展放。徵音(5-So)為主音,通于心,能促進全身氣機上炎。宮音(1-Do)通于脾,能促進全身氣機穩定,調節脾胃之氣的升降。商音(2-Re)通于肺,能促進全身氣機的內收,調節肺氣的宣發。羽音(6-La)通于腎,能促進全身氣機的潛降。音樂療法時遵循五行生克制化的規律,因季、因時、因人辨證選樂。③穴位按摩。取患者的三陰交及足三里進行按壓,按壓方法為按1min停1min,按摩的時間控制在10min/次,1次/2h,采用兩側交替按壓的形式。④熱敷與泡腳。55℃熱毛巾打濕并敷于腹部10min/次,2次/d;同時,引導患者在45℃的熱水中泡腳10min/次,3次/d。⑤艾灸?;颊呷⊙雠P位,醫生將直徑為2cm、厚度0.3cm左右的鮮姜切以針刺數孔,然后把姜片放在患者腹部或患處,再將艾炷放在姜片上將其點燃。待艾住完全燃盡,繼續易炷進行施灸。按照規定壯數灸完,確保皮膚紅潤且不得有起泡現象。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恢復時間、護理滿意度等。滿意度評價:采用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價,靈敏度和特異度均符合臨床研究要求,滿意度問卷分為不滿意(<60分)、滿意(60~80分)與非常滿意(≥80分)三個等級,滿分100分,滿意度=[(滿意例數+非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恢復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0.24%,高于對照組的70.73%(P<0.05,表2)。
  3 討論
  本文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0.24%,高于對照組的70.73%(P<0.05),提示采用中醫護理技術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本次研究采取的中醫護理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情志護理?!肚嗄颐毓偂吩唬骸吧漆t者,必先醫其心,而后醫其身”,突出了情志治療對疾病恢復的積極作用。護士應多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并實施心理干預以減少患者的負面情緒。②五行音樂療法護理。《黃帝內經》提出人體五臟與五行、五音的客觀對應關系,即“五聲”主“五臟”的觀點,五行音樂治療可降低焦慮程度,即舒緩音樂可緩解骨骼肌疲勞,具有促進神經系統的恢復及增強腎臟的調節功能。③中醫指出,人體腹部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腹為腸胃所屬之處,腹部按摩實際上是胃腸按摩,通過按摩可以使胃腸等臟器的分泌功能變得活躍,從而加強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促進患者術后的康復。④中醫實施熱敷與泡腳。熱敷患者腹部能夠促進其腸胃功能的恢復,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的寒戰、腹部不適等病癥;而泡腳能夠通過刺激患者的足部穴位來促進其疾病恢復。同樣有研究證實熱敷與泡腳能改善產科腹部手術患者的不適感,加速患者恢復。⑤穴位按摩對促進胃腸功能恢復、健脾和胃、疏通經絡、增強患者抵抗力具有重要作用,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主治胃痛、嘔吐、呃逆;內關是手厥陰心包經的常用腧穴之一,現代醫學指出針刺內關可以提高心肌供血,改善胃腸道循環功能;三陰交為足太陰脾經常用腧穴之一,對治療內分泌失調,降低血壓,調節血糖有重要價值。
  綜上所述,在產科腹部手術中實施中醫護理干預,能夠縮短患者的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恢復時間,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且其為產科腹部手術護理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梁守芳.中醫護理對腦卒中患者肢體康復的促進作用[J].雙足與保健,2018,4(12):196,198.
  丁鳳梅,張慶.中醫護理干預在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8,11(22):83-8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2406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