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方法 116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58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實施優質護理。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經護理后, 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8.28%(57/58),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31%(46/58),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4825, P=0.0012<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55%(56/58),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4.14%(43/58),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6483, P=0.0006<0.05)。結論 優質護理應用于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可以提高護理效果, 提升護理滿意度, 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高血壓;冠心病;優質護理;效果觀察
高血壓是一種心血管疾病, 有著較高發病率, 易誘發冠心病、心力衰竭、腦卒中等疾病, 給患者的生命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冠心病是常見心血管疾病, 發病比較隱蔽。大部分高血壓患者合并冠心病時, 兩種疾病相互影響、相互推動, 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病情, 就會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 甚至會導致死亡[1]。為了深入探討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 本研究特地選取本院收治的116例患者進行分組護理觀察, 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116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58例。觀察組患者中, 男40例, 女18例;年齡47~80歲, 平均年齡(67.7±5.8)歲;高血壓病程1~16年, 平均高血壓病程(6.5±3.2)年;冠心病病程1~9年, 平均冠心病病程(2.1±2.9)年。對照組患者中, 男37例, 女21例;年齡44~78歲, 平均年齡(66.7±4.5)歲;高血壓病程1~15年, 平均高血壓病程(6.2±3.1)年;冠心病病程1~8年, 平均冠心病病程(1.9±2.5)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 主要包括入院指導、藥物指導、飲食指導等基礎護理內容。
1. 2. 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實施優質護理, 具體內容如下。
1. 2. 2. 1 護理環境 調節病房的溫度與濕度至最佳范圍, 嚴禁在病區內大聲喧嘩, 打造安靜、舒適的休息環境, 以利于患者充分休息。
1. 2. 2. 2 心理照顧 護理人員應當重視患者的心理狀況, 引導患者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 當其心理出現較大波動時, 護理人員與家屬應共同協作, 調節患者的情緒, 讓其保持良好心理狀態, 講述治療的成功案例, 增強患者戰勝病魔的信心, 有利于其積極地配合護理工作。
1. 2. 2. 3 開展健康宣傳教育 護理人員應開展健康宣傳教育, 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 增加患者對疾病的了解, 從而引起重視, 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1. 2. 2. 4 監護病況 觀察患者血壓狀況, 指導患者按醫囑服用降壓藥物, 靜脈輸液的推注速度要嚴格把控好, 以穩定患者的血壓, 讓其恢復到正常值。
1. 2. 2. 5 飲食指導 叮囑患者養成飲食規律的良好習慣, 多食用粗糧與優質蛋白, 脂肪與鹽的攝入量要嚴格控制。告知患者少食用蛋黃與動物內臟, 盡量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
1. 2. 2. 6 運動護理 建議每天適當運動, 依據病情, 護理人員制定有針對性的運動方案, 對于年齡較大的患者, 建議選擇散步、慢跑、練太極拳等活動;對于年齡偏小的患者, 建議選擇游泳、競走、打籃球等活動。護理人員應當安排在午后讓患者開展活動, 如果天氣寒冷應選擇室內活動, 避免患者 感冒。
1. 2. 2. 7 藥物應用指導 叮囑患者遵醫囑服用藥物, 不可自行任意改變藥物劑量。密切觀測患者用藥過程中的血壓水平與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老年患者通常記憶力有所下降, 治療過程中會忘記服用藥物。為此, 護理人員應當叮囑患者按時服用藥物, 同時給予指導和監督, 告知患者不同藥物存放在不同顏色的盒子當中, 以利于區分, 增強記憶, 以能夠保證按時服用藥物。
1. 2. 2. 8 排便照顧 排便時, 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壓會明顯上升。所以, 護理人員應當對患者的排便開展護理, 告知其切勿選擇蹲位進行排便, 且在排便時切忌過度用力, 告知患者排便結束后, 不可以立刻起身, 以避免血壓迅速上升。
1. 2. 2. 9 出院指導 在出院前, 護理人員應當把關于高血壓、冠心病的視頻播放給患者觀看, 與其約定好復診時間。詳細記錄患者的信息, 以利于之后的隨訪, 患者出院后, 護理人員應定時通過電話展開隨訪。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及護理滿意度。護理效果判定標準分為顯效、有效、無效3個等級, ①經護理后, 舒張壓下降于70~80 mm Hg (1 mm Hg=0.133 kPa), 或收縮壓維持在120~129 mm Hg, 為顯效;②經護理后, 舒張壓下降80~90 mm Hg, 或收縮壓維持在130~140 mm Hg, 為有效;③經護理后, 患者血壓無變化, 或血壓呈上升態勢, 甚至出現并發癥, 為無效[2]。總有效率= (顯效+有效)/總例數×100%。采用本院自行設定的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 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3個等級, 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 經護理后, 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8.28%(57/58),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31%(46/58),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4825, P=0.0012<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非常滿意32例, 一般滿意24例, 不滿意2例;對照組患者非常滿意21例, 一般滿意22例, 不滿意15例;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55%(56/58),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4.14%(43/58),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6483, P=0.0006<0.05)。見表2。
3 討論
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 對人體心臟、大腦、腎臟等重要器官均會造成嚴重損害, 影響著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 尚未有根治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僅能夠控制病情, 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高血壓的特點是發病率高、難以控制, 是誘發冠心病的常見危險因素, 成為心血管疾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冠心病的發生是血壓連續、逐步上升的重要因素。相關研究實踐發現, 高血壓與冠狀動脈狹窄有著緊密關聯, 成為冠狀動脈狹窄的重要原因, 與非高血壓患者相比, 高血壓患者發生冠狀動脈狹窄的風險更高, 所以, 治療高血壓、冠心病的有效途徑就是有效控制血壓在合理范圍之內[3]。
優質護理是新型護理模式, 旨在向患者提供系統、優化的護理, 最大限度地滿足患者需求, 構建良好、和諧的護患關系;與此同時, 優質護理推動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讓其盡早恢復健康, 以確保患者生命安全[4-8]。向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 有利于改善病情情況。綜上所述, 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實施優質護理, 可以調節血壓水平, 能夠提高護理效果, 提升護理滿意度,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秉玲. 優質護理在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8, 11(15):153-155.
[2] 孫培克. 高血壓合并冠心病優質護理效果觀察.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4):600-602.
[3] 王彩霞, 張輝, 武艷艷. 優質護理在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6, 16(23):193-194.
[4] 袁小靜. 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應用優質護理的效果分析.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6, 4(3):152-153.
[5] 張英. 高血壓合并冠心病優質護理效果觀察.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 7(6):133-134.
[6] 王愜秋. 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觀察.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 2015, 14(7):122-123.
[7] 韓翠華. 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施行優質護理干預的可行性研究.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7, 9(8):205-206.
[8] 古麗斯坦·巴圖, 蔣茜. 高血壓合并冠心病臨床優質護理干預體會.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 2(6):124.
[收稿日期:2018-11-3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9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