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伐沙班治療房顫合并穩定性冠心病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觀察利伐沙班治療心房顫動(房顫)合并穩定性冠心病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80例 房顫合并穩定性冠心病患者, 按照患者入院診治的時間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4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華法林進行治療, 研究組患者采用利伐沙班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國際標準化比值(INR)水平及治療后INR達標情況和腦栓塞、腦出血發生情況。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腦栓塞發生率為5.00%(2/40), 與對照組的7.50%(3/40)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腦出血發生率為2.50%(1/40), 低于對照組的20.00%(8/4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 兩組患者的INR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研究組患者的INR水平高于對照組, INR達標率82.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2.50%,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房顫合并穩定性冠心病患者選擇利伐沙班治療效果顯著, 可有效減少腦出血事件發生, 安全可靠, 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利伐沙班;心房顫動;穩定性冠心病
房顫合并穩定性冠心病發病機制復雜, 因血栓形成后會造成纖維蛋白大量聚集, 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 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方案極為重要, 臨床中治療房顫合并穩定性冠心病主要以抗血小板和抗凝為主, 但治療后的效果不理想。因此, 本研究針對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0月診治的40例房顫合并穩定性冠心病患者實施利伐沙班進行治療, 探究其臨床效果和價值,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0月接收的房顫合并穩定性冠心病患者80例作為觀察對象, 根據患者入院診治時間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每組40例。對照組中男22例, 女18例;年齡最小40歲, 最大70歲, 平均年齡(56.56±11.23)歲;合并原發性高血壓18例, 合并糖尿病12例, 合并冠心病10例。研究組中男24例, 女16例;年齡最小42歲, 最大72歲, 平均年齡(57.11±11.42)歲;合并原發性高血壓16例, 合并糖尿病13例, 合并冠心病11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合并癥等一般資料對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對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 2. 1 納入標準 ①年齡40~72歲;②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癥狀;③經本院心電圖檢查確診為房顫合并穩定性冠心病患者;④經倫理會審核批準以及患者家屬知曉并同意, 簽署同意書。
1. 2. 2 排除標準 ①治療依從性差, 不能配合本院醫護人員試驗研究的患者;②嚴重精神病、惡性腫瘤等疾病的患者。
1. 3 方法
1. 3. 1 對照組 患者采用華法林(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1022123, 規格:2.5 mg)進行治療, 用量用法:口服(飯后30 min), 2.5 mg/次, 1次/d。治療2~3 d后通過INR測量并進行調整劑量, INR值達2.0~3.0后, 每次可加0.5 mg 進行加減劑量。治療時間為4周。
1. 3. 2 研究組 患者采用利伐沙班(Bayer AG, 國藥準字J20180076, 規格:15 mg)進行治療, 用量用法:口服(進餐時或飯后服用), 10 mg/次, 1次/d。治療時間為4周。
1. 4 觀察指標 定期隨訪觀察, 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INR值和治療后INR達標情況。對比兩組患者腦栓塞和腦出血發生情況。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腦栓塞和腦出血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腦栓塞發生率為5.00%(2/40), 與對照組的7.50%(3/40)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腦出血發生率為2.50%(1/40), 低于對照組的20.00%(8/4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INR水平及治療后INR達標情況比較 治療前, 兩組患者的INR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研究組患者的INR水平高于對照組, INR達標率82.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2.50%,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房顫進展緩慢, 而血栓栓塞作為房顫患者較為嚴重的并發癥, 當出現心房不協調的激動會導致心房出現收縮, 造成身體受到危害。隨著年齡的增長, 房顫患者出現致殘和死亡的幾率不斷增加??鼓委熆捎行ьA防血栓形成, 其中藥物治療、射頻消融治療及起搏治療等作為臨床常見的治療手段, 而我國目前主要以華法林和利伐沙班等藥物進行治療, 可有效抑制血栓栓塞[2]。因此, 本文旨在研究房顫合并穩定性冠心病患者實施利伐沙班的療效進行探究。
將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0月確診為房顫合并穩定性冠心病患者80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 通過對華法林和利伐沙班治療房顫合并穩定性冠心病患者的效果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組患者的腦栓塞發生率為5.00%(2/40), 與對照組的7.50%(3/40)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腦出血發生率為2.50%(1/40), 低于對照組的20.00% (8/4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房顫合并穩定性冠心病患者應用利伐沙班進行治療可減少腦出血事件發生, 并且不增加腦栓塞事件的發生, 但利伐沙班的服用劑量需要控制和把握, 服用過多會造成出血幾率, 情況嚴重的甚至引發致死性出血事件, 所以需要做好對該藥物的評估風險工作, 確保藥物的合理性及科學性[3-6]。研究結果還顯示, 治療前, 兩組患者的INR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 研究組患者的INR水平高于對照組, INR達標率82.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2.50%,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利伐沙班作為全新的抗凝藥物, 通過抑制凝血酶從而達到改善臨床癥狀, 多適用于預防靜脈血栓及治療冠狀動脈疾病[7-10]。
綜上所述, 利伐沙班對房顫合并穩定性冠心病患者具有良好效果, 可有效降低腦出血發生率, 且腦血栓發生率不會增加, 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宮明蓮. 分析利伐沙班治療房顫合并穩定性冠心病患者的臨床療效.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8, 12(1):92-93.
[2] 金鵬, 周琪, 石向明, 等. 利伐沙班和達比加群酯治療高齡非瓣膜性房顫病人的安全性及療效觀察.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6, 14(13):1504-1506.
[3] 劉新兵, 黃紅漫, 馮六六, 等. 高齡穩定性冠心病合并心房顫動患者不同強度華法林抗凝治療研究.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6, 18(2):132-135.
[4] 張萍, 張虹. 利伐沙班在房顫患者抗凝治療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山東醫藥, 2016, 56(48):109-112.
[5] 王艷. 控制不同INR對老年穩定性冠心病合并房顫患者的臨床觀察.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8, 29(3):317-319.
[6] 張冬梅, 張后民. 控制不同INR對老年穩定性冠心病合并房顫患者的臨床觀察. 重慶醫學, 2017(24):114-115.
[7] 張媛. 利伐沙班在房顫合并冠心病患者中應用的探索. 中華心臟與心律電子雜志, 2017(2):15-17.
[8] 陳富軍, 王冰, 牟海萍, 等. 老年心房顫動合并穩定性冠心病患者抗栓治療的效果. 中華老年醫學雜志, 2018, 37(11):1213.
[9] 李群, 陸首玲, 劉尚, 等. 華法林和利伐沙班治療心房顫動臨床療效對比分析. 內科, 2015, 10(4):463-465.
[10] 張舟, 宗堯慶. 不同用量華法林治療高齡穩定性冠心病合并房顫的療效.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6, 4(21):1-2.
[收稿日期:2018-11-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6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