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胸部創傷的臨床護理與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觀察分析嚴重胸部創傷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 60例嚴重胸部創傷患者, 均給予抗休克、抗感染及相關手術治療, 并應用呼吸機支持技術, 術后給予創傷急救護理, 鎮痛、心理護理及飲食護理, 疾病監測, 氣管插管及切開護理及呼吸機應用護理, 術后胸腔、腹腔等各引流管道護理等。觀察統
計治愈率、并發癥發生率、死亡率及患者家屬滿意度。結果 經過綜合治療及護理, 治愈出院54例(90.00%), 3例(5.00%)病情加重轉院治療, 死亡3例(5.00%), 6例(10.00%)出現切口感染, 經換藥處理后治愈?;颊呒覍贊M意54例(90.00%), 基本滿意5例(8.33%), 不滿意1例(1.67%), 滿意度為98.33%。
結論 加強胸部創傷的急救護理、心理護理、疾病監測等, 掌握呼吸機支持應用技術等, 可提高嚴重胸部創傷的治愈率, 降低死亡率。
【關鍵詞】 胸部創傷;急救護理;心理護理;呼吸機;臨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8.098
嚴重胸部創傷是指以胸部創傷主的多發肋骨骨折、血氣胸、肺挫裂傷等一類復合型損傷, 如嚴重胸外傷合并腦損傷、骨折及內臟破裂等, 其臨床表現為呼吸困難、休克及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等。對于此類患者如何有效治療和科學護理, 是目前重癥醫學科醫護工作者關注的焦點。2015年8月~2018年7月本科共收治60例嚴重胸部創傷患者, 護理效果滿意, 現將具體內容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
嚴重胸部創傷患者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46例, 女14例;年齡22~68歲, 平均年齡45.5歲;胸部創傷原因:交通事故傷34例、工程墜落傷12例、砸傷10例、銳器損傷3例、其他損傷1例;胸部創傷類型包括多發肋骨骨折(連枷胸)23例、血氣胸38例、雙側血胸18例、心包積血2例、膈肌破裂2例、胸部創傷合并顱腦損傷12例、肝破裂2例、脾破裂4例;符合ARDS診斷標準[2]24例, 其中輕度2例、中度14例、重度8例。所有患者均由影像學資料或經臨床手術或穿刺引流確診。
1. 2 治療方法 按照創傷急救原則, 給予抗休克、輸血、止血、吸氧、心電監護, 若為開放性氣胸則立即用敷料封閉創口, 將開放性氣胸轉換為閉合性氣胸, 同時行胸腔閉式引流術。對于合并ARDS癥者, 給予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 應用呼吸機支持治療。根據不同創傷部位, 組織全院相關專科醫師會診并處理。同時應用廣譜抗生素預防感染, 及時送標本進行痰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 根據檢測結果, 適時調整抗菌藥物。
1. 3 護理方法
1. 3. 1 創傷急救護理 維持呼吸道通暢, 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包括霧化吸痰等;同時給于氧療, 包括鼻導管吸氧、面罩吸氧、人工呼吸氣囊及呼吸機供氧, 維持氧合指數基本達到正常400~500 mm Hg(1 mm Hg=0.133 kPa)。快速建立靜脈通路, 必要時進行鎖骨下靜脈或頸內靜脈置管等中心靜脈置管, 保證有效補液。
1. 3. 2 鎮痛、心理護理及飲食護理 劇烈疼痛可誘發或加重休克, 在診斷明確且不影響病情觀察的情況下應給予鎮靜止痛。由于創傷因素、軀體傷痛, 患者擔心自己生命危險或遺留后遺癥, 即可表現為恐懼、焦慮、抑郁等, 部分人員因經濟問題、家庭問題和其他社會問題, 可能產生不良情緒, 或者拒絕配合治療及護理等。護士應該詳細了解患者傷情、家庭成員及患者的社會角色, 給于關心愛護、心理疏導, 講解現在醫療護理的先進性和科學性, 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 使其積極配合治療, 促進創傷早期康復。對于昏迷者要進行鼻飼, 對于無禁食者, 可給予無渣流質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及纖維素飲食, 保持大便通暢, 保證機體營養需求。
1. 3. 3 疾病監測 專人守護重癥監護儀, 記錄各項監測指標, 分析判斷指標變化;嚴密觀察患者臨床表現, 特別是嚴重創傷懷疑有潛在損傷的患者, 觀察生命體征, 特別注意呼吸、血壓變化, 適時選擇實驗室及儀器檢測, 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處理。
1. 3. 4 氣管插管或切開護理及呼吸機應用護理 氣管插管或切開護理:患者取半臥位。采用氨溴索氧氣驅動霧化吸入, 以化痰濕潤氣道;在無菌操作下及時吸盡痰液, 保持呼吸道通暢;固定好插管, 防止脫落移位。詳細記錄插管日期和時間、插管型號、氣囊最佳充氣量等。在拔管或氣囊放氣前必須清除氣囊上的分泌物, 防止誤吸、嗆咳、窒息。妥善固定氣管套管, 松緊以固定帶與皮膚間能伸進一指為宜, 定時更換切口處敷料, 保持清潔無污染。嚴防外套管脫落和內套管落入異物, 注藥時沿管壁緩緩注入。保持口腔衛生, 做好口腔護理。呼吸機應用及護理:護士應該熟練掌握呼吸機使用方法, 了解各種參數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做好呼吸機維護, 觀察患者動脈血氧分壓(PaO2)及氧飽和度(SaO2), 保證PaO2≥60 mm Hg, SaO2≥90%。掌握呼氣末正壓通氣(PEEP)調節及小潮氣量的使用方法。
1. 3. 5 術后胸腔、腹腔等各引流管道護理 保持引流管皮膚創口清潔干燥, 觀察有無出血、感染、固定是否牢固。觀察記錄引流液的性質和引流量, 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處理。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統計治愈率、并發癥發生率、死亡率及患者家屬滿意度。滿意度評價采用本院自制的患者家屬滿意度評分問卷表(包含20項問卷, 每項5分), 滿意≥95分, 基本滿意≥85分, 不滿意<85分。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2 結果
經過綜合治療及護理, 治愈出院54例(90.00%), 3例(5.00%)病情加重轉院治療, 死亡3例(5.00%), 6例(10.00%)出現切口感染, 經換藥處理后治愈?;颊呒覍贊M意54例(90.00%), 基本滿意5例(8.33%), 不滿意1例(1.67%), 滿意度為98.33%。 3 討論
嚴重胸部創傷多因較強的直接暴力撞擊或胸部擠壓造成。對于合并ARDS者, 病死率可達26%~44%[1]。在重癥醫學科對于各種嚴重胸部外傷, 都必須嚴格執行護理規范。做好各種急救護理是保證救治成功的關鍵。
保持呼吸道通暢、建立有效靜脈通路, 是保證心肺功能的首要護理措施[2]。對于急性胸部創傷患者, 鎮痛及心理護理可以緩解其心理緊張, 改善焦慮狀態, 對疾病恢復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3]。加強病情觀察, 可以及時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避免病情進展。對于ARDS患者, 根據氧合指數(PaO2/FiO2)判斷低氧血癥程度, 給予無創正壓通氣, 無效或病情加重時盡快行氣管插管有創機械通氣。
適當水平的PEEP可使萎縮的小氣道和肺泡再開放, 防止肺泡隨呼吸周期反復開閉, 使呼氣末肺容量增加, 并可減輕肺損傷和肺泡水腫, 從而改善肺泡彌散功能和通氣/血流比例, 減少肺內分流, 達到改善氧合和肺順應性的目的。ARDS機械通氣采用小潮氣量, 即6~8 ml/kg, 旨在將吸氣平臺壓控制在30~35 cm H2O(1 cm H2O=0.098 kPa), 防止肺泡過度擴張[4-6]。為保證小潮氣量, 可允許一定程度的CO2潴留和呼吸性酸中毒(pH 7.25~7.30), 即允許性高碳酸血癥。合并代謝性酸中毒時需適當補堿。迄今為止, 對ARDS患者機械通氣時如何選擇通氣模式尚無統一標準[7]。壓力控制通氣可以保證氣道吸氣壓不超過預設水平, 避免呼吸機相關性肺損傷, 因而較容量控制通氣更常用[8]。對于經過嚴格選擇的重度ARDS, 以體外膜肺氧合(ECMO)進行肺替代治療有望改善存活率[1, 5]。
本組60例嚴重胸部創傷患者, 通過重癥醫學科科學護理, 治愈率為90.00%, 死亡率則僅為5.00%。與文獻[5]報告的24%死亡率相比, 有顯著降低。特別是經過鎮痛、心理護理, 很好的改善了護患關系, 贏得了患者及家屬認可, 滿意度高達98.33%。最大限度降低醫療糾紛發生率, 為患者快速康復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 加強胸部創傷的急救護理、疾病監測、心理護理、合理膳食及氣管插管或切開護理, 熟練掌握呼吸機應用等可提高嚴重胸部創傷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參考文獻
[1] 葛均波, 徐永健, 王辰. 內科學. 第9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8:130-133.
[2] 徐睿. 探討43例胸部創傷導致急性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診斷標準及護理措施. 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28):237-238.
[3] 周俊汝. 探討胸部創傷并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的護理方法.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8, 8(1):154-155.
[4] 石秀娟. 嚴重胸外傷并發ARDS患者機械通氣的護理干預. 中國實用醫藥, 2014, 9(17):198-199.
[5] 黃宇英. 嚴重胸部創傷的臨床護理體會. 基層醫學論壇, 2017, 21(18):2423-2424.
[6] 鄭再英. 嚴重胸部創傷并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觀察與護理. 護士進修雜志, 2011, 26(4):327-328.
[7] 李萍. 嚴重胸部外傷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救治中的呼吸道護理. 護士進修雜志, 2016, 31(7):658-660.
[8] 田永青, 郭菲. 嚴重胸部創傷并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護理體會. 東方食療與保健, 2015(10):123.
[收稿日期:2018-12-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9140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