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聞標題提升報道吸引力的方法淺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刷屏時代,信息海量化,閱讀碎片化,好的標題是自帶流量的吸“粉”器、快閃秒殺的吸睛術。有統計顯示,新媒體流量的70%來自標題;而傳統媒體更有“看文先看題”之說。標題必備,金句難得,如何“眾里尋他千百度”為報道畫上點睛之筆呢?本文筆者將從三部分加以分析。
   關鍵詞:新聞標題;傳播效應;標題“設計”
   中圖分類號:G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05-0121-02
   隨著新聞傳播手段和方式的多樣化,傳統媒體里那些注重時效、形象和思想深度的新聞報道同樣受到新媒體的沖擊,那么,媒體如何在保持新聞本色不變的情況下,使新聞報道既能抓住受眾的視線又能實現最大的傳播效應?在標題“設計”上,我們有哪些方法可以嘗試?筆者總結了以下三個方面。
   一、沙里淘金找亮點
   標題是對報道的概括和提煉,有兩種通病需要回避:一是大而全,顯得空泛;二是模式化,顯得陳舊??梢圆扇∫韵氯N方式加以改進。
   (一)開門見山
   將總結式概括具體化、形象化。如:國際化讓某企業“東方不亮西方亮”:四家研發中心開到歐美,一半一線工人開上轎車;海關之間不再你“關”我“卡”了,東北四省區海關實現通關一體化。
   (二)善說“俗話”
   “俗話”,既有耳熟能詳的詩詞歌賦,也有朗朗上口的群眾語言,將它們用到標題之中,有如源頭活水,自然清新。用詩詞: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沿海經濟帶邁向高質量發展。用歌詞:2018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晚一些。用群眾語言:干出廢品,丟人!用被采訪者金句:一是“狠”話——誰給投資環境抹黑,我們說把誰拉黑!二是“軟”話——你們想的,正是政府要做的;三是“新”話——用“鍵對鍵”減少“面對面”;四是說順口溜——“老賴”不還錢,法院出重拳。
   (三)力求“金句”
   那些意味深長的名言警句式“金句”,總會讓人過目不忘、印象深刻,這既要靠作者或編輯自己提煉,也要靠學習借鑒、搜集積累。最為常見的抓落實,就有如下“金句”:千條成條,不落實就是白條;三十六計,干為上;苦干實干,刮目相看;不怕說狠話,就怕沒后話;規劃規定,重在執行;少“摞挑子”,多“挑擔子“;少當“二傳手”,多做“主攻手”;可以沒奇跡,但得有奮斗向上的軌跡;做老實人,不做“老練”人等等。將這些“金句”運用到標題中,必定會產生點石成金的效果,報道也會熠熠生輝。
   二、鳳凰涅槃劃重點
   新聞報道不是某個單位和地方的黑板報、宣傳單,別人怎么干怎么說,你就怎么寫,而是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來劃出重點,把真正的新聞點找出來,為此要去工作化、去抽象化、去陳舊化。
   (一)去工作化
   要從工作總結式的語境中走出來,擺脫工作調、文件味、八股腔,只選取其中最有新聞價值的部分。曾經有篇稅務部門推出10項簡化辦稅新舉措的報道,記者均衡發力,挨個述說新政的好處,筆者在審稿時發現,只有一枚公章基本辦妥所有涉稅事項最符合改革潮流,于是要求記者推倒重來,圍繞這一主題重新采寫,其它9項新政概略提及,以《一枚公章基本辦妥所有納稅事項:市稅務局推出簡化辦稅新舉措》為題播出。
   (二)去抽象化
   報道離不開概念和數據的運用,但是不是有了概念和數據,報道就更精準呢?當然是不一定。概念和數據只有更加具體、貼近,才會更加生動鮮活。例一:原題《農村環境連片整治 改善村民生活環境》,現題《曾經垃圾靠刮、污水靠蒸發,如今小橋流水人家、山青水秀美如畫》;例二:原題《創新創業春潮涌:全年新增注冊企業8萬多家、初創企業6萬家、發明專利申請9千件》,現題《創新創業的大連“速度”:每天誕生200多個老板、每百人有1名創業者、每小時有1項發明專利在申請平均》。
   (三)去陳舊化
   標題要讓人眼睛一亮、一見鐘情,自然不能老生常談,力爭語不驚人誓不休。例一:原題《少種玉米多種果菜,今年全市調減大田種植面積20萬畝》,現題《再見,玉米!你好,果菜!今年全市調減大田種植面積20萬畝》;例二:原題《土地集約利用 一產三產融合;向應街道:盤活“綠水青山”扮靚“最美鄉村”》,現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向應街道:從金州最窮變為“中國最美” 走上“綠富美”發展新路》;例三:原題《市行政服務中心推出無休窗口》,現題《午休雙休?便民不休!市行政服務中心推出無休窗口》。
   三、機智幽默有賣點
   網絡時代,喜歡風行,抖料有趣的新聞,總會帶來“自來水”(自發喜愛的免費水軍),恰當的風趣幽默與新聞的客觀準確并不矛盾,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說文解字
   圍繞某一關鍵詞進行闡釋或引申。一是圍繞本意引入,如:云計算,助力企業騰云駕“物”,帶來降本增效“及時雨”;告別“野路子”,引入專業隊,讓野廣告不再任性“撒野”。二是取其諧音,如:哎呀霾!霧必小心?。òパ綃?!務必小心?。?春節餐桌,能否盛宴不剩?
   (二)巧設疑問
   懸念總是吸人眼球,提問式標題就是通過設置懸念、埋下伏筆,讓人產生猜想、想一探究竟,因而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啟發性和趣味性,只要問的是公眾關切、時下關注的熱點難點,都會產生較好的效果。例一:2018年,大連實施天然氣置換煤氣工程,當年10萬戶,由于大連石化公司家屬區早就用上自產天然氣,并且在幾年前出過幾次閃爆事故,因此用戶最擔心的是安全問題,記者有篇題為《相關部門嚴把天然氣入口關》的報道,筆者覺得太空泛,于是改為《天然氣容易閃爆?放心吧!從氣源到管道、灶具、掛表都是先裝“安全閥”,再接天然氣》;例二:成立家庭農場是件新鮮事,家庭農場成立黨支部又是件新鮮事,兩件新鮮事加在一起,當然是個好的新聞素材,記者就此提交一篇題為《家庭農場黨支部唱響黨群共富好聲音》的報道,題目也不錯,但沒有突出兩件都是新鮮事及其疊加效應,于是筆者改為:《家庭農場成立黨支部:新鮮×新鮮=?》,是不是更有韻味?
   參考文獻:
   [1] 中國應用電視學編委會.中國應用電視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3.
   [2] 曹林.時評寫作十講[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3] 張錦力.解密中國電視[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1999.
  [責任編輯:楊楚珺]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80064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