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國際化視野的海外藝術設計實踐教學探研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教育交流日益緊密,教育國際化已成為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藝術設計專業海外實踐,是國內外教育教學資源交流與共享的創新模式。海外實踐教學構建需要國內與國外教學機構共同合作,搭建交流平臺,開發多種海外實踐教學項目,培訓提升師資隊伍的國際化水平,引進國際優質教學資源,促進中外藝術融合創新,以此推動藝術教育的國際化、品牌化發展。
  〔關鍵詞〕教育國際化;藝術設計;海外實踐教學
  隨著世界區域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文化教育在經濟全球化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2016年,國家先后出臺了《關于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若干意見》《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等重要文件,對新時期教育開放發展指明了方向,教育國際化迎來了全新的發展階段,也成為當前推動中國高等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
  一、教育國際化的內涵
  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使得世界各國間的教育交流日益頻繁,形成教育國際化的大趨勢。從方法論的角度講,教育國際化,就是用國際視野來把握和發展教育,擴大教育的對外開放,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提高交流合作水平。教育國際化的本質,歸根到底就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充分利用“國內”和“國際”兩個教育市場,優化配置本國的教育資源和要素,搶占世界教育的制高點,培養出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高素質人才,為本國的國家利益服務。
  當前,世界范圍內的綜合國力競爭,歸根到底是創新型人才競爭,特別是培養國際化創新型人才。國際化人才的培養已成為各國政府和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務,成為彰顯高等教育辦學質量的重要標志。大學只有樹立國際化辦學理念,才能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以及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發揮好大學職能,才能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新形勢。
  二、高校海外藝術設計實踐的意義
  藝術設計專業海外實踐,是國內外教育資源交流與共享的創新教學模式。海外藝術實踐教學,可以借鑒國外藝術領域的先進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大大拓展師生的國際視野;通過藝術考察與訪學、合作研究與聯合培養、結成友好學校等多種途徑,為國際教育要素的流動提供載體。海外藝術實踐教學的開展,也為藝術設計專業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提高藝術教育的發展活力與社會聲譽,加快藝術設計專業的特色化建設。
  三、海外藝術設計實踐教學構建
  海外藝術設計實踐教學的構建是一個系統復雜的體系,需要多種條件與因素通力配合、共同發力才能見成效。國內與國外教學機構需要搭建交流與合作平臺,開發有特色的海外實踐項目,研發實踐教學課題和相適應的教學內容,引進國際優質教學資源,促進藝術教育融合創新,以教育的國際化推動藝術教育的特色化、品牌化發展。
  1.搭建中外大學校際間藝術交流與合作平臺 目前國內很多高校與國外大學簽訂了合作項目,創建交流機制,搭建雙方互動交流的教學平臺。這在很大程度上為海外藝術設計實踐教學提供了便利的條件。與留學不同的是,海外藝術設計實踐教學是短期的、靈活多時段的項目,屬于游學的范疇,所以教學交流平臺可以在留學的基礎上構建,也可以單獨列項。平臺建設需要國內國外大學(或教育機構)之間達成共識,共同參與建設,共同維護。既要完善教學合作機制,開發合作項目,又要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為學生咨詢、報名、差旅、食宿、消費等提供完善便捷的服務,同時創建能夠展覽、交流、觀摩、討論的展示空間與共享版塊。海外大學要安排好導師團隊,提供藝術實踐場地以及配套教學設施,為海外藝術設計實踐教學創造優質的環境與條件。
  2. 開發特色化、多元化的海外實踐教學項目 短期的海外實踐教學以靈活操作、方便快捷為特點,極大程度上滿足了大學生國內外課程兼修并舉的需求。一方面,在國內大學課程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兼顧國外實踐學習,將國內理論與國外實踐有機結合;另一方面,海外實踐的形式可以多樣化,根據國外大學特點和學生需求,設置針對性強、特色鮮明的實踐項目,選擇不同于國內實踐的教學模式,以彌補國內實踐教學單純化、重復化的缺點。
  海外實踐教學項目只有特色明顯、多元化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一個項目可包含多個子項目,可讓學生在短期的實踐中嘗試不同的動手模式,激發學生參與實踐的熱情和積極性。如海外手繪設計訓練營,可從工具上分為水彩類、馬克筆類、彩鉛類等,也可從實踐場地材質不同分為墻繪類、地繪類、幕布繪類、商業類、公益類等,還可以從實踐目的性分為“海外大師手把手”“海外工坊零距離”“跨國搞創意”等體驗式模式。另外,也可以一次海外實踐包含多個項目,如包豪斯德國之行,可以安排考察包豪斯之旅、包豪斯手工設計體驗、“大師面對面”、德國某設計公司助理設計師體驗等,每個項目根據需要既可有序進行,也可靈活穿插,各模塊實踐時間、教學量不等。
  在開發實踐教學項目基礎上,要積極打造短期、中期多層次海外藝術精品班,以利于團隊出行。精品班的組成盡量控制學生數量,以10-30人為最佳,人數太少不利于集體任務的有效完成,人數太多會影響個體學習效果。同一批次成員的實踐能力及水平盡量保持一致,專業類屬大致接近,差異太大會影響團隊的合作與分工。
  3. 制定與海外實踐緊密契合的培養方案、教學大綱與評價標準 鑒于國內與國外教學理念、教學環境、
  實踐場地、評價標準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在制定培養方案上要統籌規劃、全面考量。
  首先,培養方案尋求國內教學與國外的共同點。例如藝術課程前后順序設置,國內大學較多是先理論后實踐,而某些國外大學較多采用的是邊理論邊實踐,甚至有的是先實踐后理論。不過在實踐教學目標上都是培養學生的應用操作與創新能力。找到這個契合點,就可以在培養方案中將學分、學時比例重點傾向實踐課程方面,減少理論課程比例。其次,實踐課程的主干課程與輔助課程要匹配。海外實踐項目包含的課程不能平均分配,這樣不利于達到最佳的實踐效果,特別是時間較短的游學計劃,應該設計一個主干課程,匹配靈活有趣的輔助課程。例如景觀設計實踐,主干課程定位公園景觀設計,輔助課程可以安排園林植物考察、景觀雕塑體驗、水景創意等。再次,教學大綱與評價標準要靈活寬松。海外實踐課程內容一般較為寬泛,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設計理念與審美標準。教學大綱可以設計為選擇性的模塊型,學分學時可以根據模塊相應調整。成績的評定可采用導師評級或民主參評,這樣更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順利完成海外實踐任務。
  4. 培養精通國際藝術交流與合作的師資隊伍 教師既是海外實踐教學的策劃者、引領者,也是教學質量的指導者、踐行者。熟練的外語交流僅僅是教師必備的基本條件之一,更重要的是迅速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專業技能過硬、擅長藝術合作與交流的青年教師。在派往海外的教師培訓方面,具有海外留學或游學經歷的教師一般要優先選擇,對于專業素質優秀、積極接納國際化教學經驗的老師要重點培養。當然,在師資培訓中不但要注重吸納國外優秀藝術形式,而且要注重民族藝術的傳播與發揚,推動中外藝術融合。
  5. 借鑒與引進國際優質的教學經驗和教育資源,積極推進藝術實踐教學品牌化建設 海外實踐教學
  可以拓寬多種渠道培養更具國際競爭力和跨文化領導力的創新型藝術人才,并以國際化標準構建藝術教學體系,促進藝術教育的特色化、品牌化發展。海外實踐教學等于打開多扇教育開放的窗口,國外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可供我們參考借鑒,國外先進的教學媒介與教學手段可以引進,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藝術教學的升級,成為擴大高校知名度、推動高校招生就業發展的一個“靚麗”品牌。
  總 結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發展離不開改革與創新,海外實踐教學的開展無疑能為其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海外實踐鍛煉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設計視野,豐富學生的藝術感知,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藝術思維,激發藝術創意,從而提高他們的藝術審美素養。隨著“一帶一路”貿易文化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校會擴大海外實踐教學規模,更多的學生會選擇海外藝術設計實踐獲得拓展鍛煉。 (責任編輯:楊建)
  本論文系2018年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教改項目《基于國際化視野的藝術設計專業海外藝術實踐教學模式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YJ182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82314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