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國山水畫實踐教學在高等師范院校教學中的探索與改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傳統中尋求革新向來都是美術教育領域最受關注的問題,如何在美術本身與教育方法兩方面實現雙重革新成為其發展瓶頸。文章以中國山水畫實踐教學作為背景,結合高等師范院校當前在該教育領域的教學發展現狀,深入探討了通過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對山水畫認知、技藝水平的重要性,并探討了在當代語境影響下山水畫實踐教學的創新嘗試做法。
  關鍵詞:中國山水畫;實踐教學;高等師范院校;教學現狀;當代語境
  高等師范院校多年來在中國山水畫實踐教學方面存在重技法輕史論、重筆墨輕色彩、重當下輕傳統等弊端,這嚴重制約了大學生對中國山水畫文化內涵的理解,喪失了其應有的文化品格品位。這也是當前高等師范院校為何要基于當代藝術文化語境革新中國山水畫實踐教學的原因所在。
  1 高等師范院校的中國山水畫實踐教學發展現狀與反思
  當前,隨著高等師范院校的不斷擴招,學生人數急劇增加,學校的學科教育也相應發生了變化。以美術專業的中國山水畫實踐教學為例,它對于美術藝術的追求偏向于程式化,對山水畫所蘊藏、承載的文化內涵與人文精神關注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在山水畫實踐技法上的大量訓練,如通過臨摹范本與實地寫生兩種方式實現硬性的教學質量提高??陀^地講,這種教法正在漸漸偏離傳統美術意蘊內涵,導致學生創作出的山水畫呈現出現代山水畫特色。他們只能在技法范圍內做文章,不但內容空洞、媚俗,更有以畫欺人的感覺。這種純筆墨、純技巧的實踐教學訓練,過分分離了實踐與史論,導致學生在繪畫歷史知識上的嚴重匱乏,對山水畫的片面認識限制了學生的創作和發展。
  嚴格來講,高等師范院校的山水畫教學應當注重針對性,即針對中國畫專業學生的現實學習狀態、思想心理狀態和專業技術表現來進行人才培養,傳授學生正確的中國畫山水觀,傳承山水文化概念知識與作品意識,引領他們正確表現山水筆墨語言、山水意識想象力和美術藝術形式語言,避免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感覺迷惘。所以筆者認為,當前高等師范院校的中國山水畫實踐教學是值得反思的,將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山水畫及美術教育三者聯系起來,更有利于當代大學生深入學習中國美術以及中國傳統文化內容,對中國山水畫擁有全新的認識。
  2 當代語境對中國山水畫實踐教學的影響分析
  當代語境對高等師范院校的中國山水畫實踐教學產生了極大影響,它完全打破了傳統中山水畫教學的封閉系統,建立了一個相對開放、冷靜、客觀、基于不同文化層次與不同創新思想的實踐教學體系。
  具體來講,就比如說中西方文化的深度融合與二度創造過程,它實現了多種文化的交融與相互碰撞,很長時期內影響甚至改變了中國山水畫的藝術表現形式,甚至是基本屬性。例如,在傳統語境中的中國山水畫實踐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在創作傳統形態的山水畫時能夠學會融會貫通,將西方美術基礎中所強調的素描、色彩、空間感全部融入到繪畫內容中,特別強調對學生繪畫語言符號能力的訓練。這也是對傳統形態繪畫的重新審視過程,它可有效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研究傳統并追求傳統與現代審美的有效結合,提升創作力??偨Y上述高等師范院校中中國山水畫實踐教學的發展現狀,它確實是受到當代語境影響較深(特別是受西方美術藝術影響)。造成如此現狀的原因體現在以下三點:第一,高等師范院校的中國山水畫實踐教學欠缺開放心態,教學參照體系存在局限性;第二,中國山水畫實踐教學的主題局限導致其在藝術表現上喪失了多元化表現功能,且表達題材也有限制,因此許多實踐教學往往會限于程式化所制定的主題與技法中;第三,實踐教學中過分注重山水畫的純技法與純筆墨教學形式,導致教學從一開始就陷入了模式化思維環境中。綜上所述,不得不承認在當代新語境中,高等師范院校的中國山水畫實踐教學必須在教學理念與教學表現上有所轉變,在教學結構上有所更新[1]。
  3 高等師范院校中國山水畫實踐教學的改革教學路徑探索
  高等師范院校的中國山水畫實踐教學改革還應該注重學習、借鑒傳統,在基礎課程、題材創作與筆墨形式三個方面做到創新突破,發揮學生的山水畫實踐創作綜合應用能力,最終滿足“三位一體”的教學思想理念。
  3.1 強調學以致用,為基礎課程設計針對性教學方案
  高等師范院校的中國山水畫實踐教學還應該強調學生能夠合理運用各種繪畫技法并學以致用,深刻掌握中國山水畫的筆墨結構特征與創意用心,將山水畫中的意境、情調、風格都客觀且直接地反映于教師教學過程中。例如,在基礎訓練方面,教師可利用筆墨表現形式做教學基礎,引導學生從入門到升華深層次學習山水畫中的基礎技法,并要求他們能夠學以致用。
  下文專門設計一點教學案例:
  通過帶領學生系統學習訓練“勾皴點染”,幫助學生在創作中靈活地學以致用。首先,教師教授學生學習“勾”的相關技法,期待學生可以通過了解中國山水畫中的勾勒技法,深刻感知工筆山水畫中對線的合理運用。其次,教授學生臨摹山水畫中“勾勒”的相關技法,在練習過程中不斷為學生總結各種“勾”法,要求學生能夠大致明白“十八描”技法,并鼓勵他們盡量自由發揮,表現出不同的勾勒繪畫樣式。在“皴”這一技法教學中,教師首先教授學生掌握中國山水畫中最為經典的“皴”法運用,通過理論配合訓練讓學生將皴法基本原理熟記于心,并鼓勵他們在山水畫臨摹過程中應用并感受“皴”法。如此一來,學生能夠對不同類型的“皴”法擁有相對清晰的認識,并懂得如何加以區分,在把握山水畫基礎學習內容之余真正了解了影響“皴”法的各種筆墨環境[2]。
  3.2 追求搜盡奇峰,注重山水畫的創作題材豐富
  中國傳統山水畫的山水思維比較零散、山水體驗較為豐富,所以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應該盡量為學生創造山水觀察的學習條件,讓學生能夠切實感受、體驗山水畫學習,領悟寫生教學過程。在教學課例中,教師首先帶領學生熟悉各個時期名家的山水畫作品,為學生解讀在傳統山水畫創作中作者會遇到哪些問題,需要如何解決。在教學方法上,教師要求學生查閱大量的史論類書籍,分類歸納梳理不同時期不同作家的山水畫作品,大致上弄清楚山水畫的脈絡。在教學中,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用自己感興趣并擅長的技法進行山水畫臨摹,充分體會時代背景與地域風貌對畫家風格所形成的影響,深刻領悟山水畫的風情意蘊[3]。
  3.3 崇尚我用我法,嘗試創造全新筆墨形式
  我國清初畫家石濤曾經說過,“筆墨當隨時代”,中國山水畫也應該與時俱進,加入新的表現技法與材料,不斷展示新的繪畫內容。這就是當前我國高等師范院校中國山水畫實踐教學需要做到的。教師還應該思考并激發學生的創作意愿與筆墨繪畫想象力,堅持“我用我法”的個性化原則,引導學生通過大量的材料與新技法實驗、實踐,跳出傳統筆墨學習的狹隘認知牢籠。具體來講,教師要在教學中歸納近現代山水畫的創新技法,與學生共同收集各類筆墨技法并思考各類技法形成的原因,弄清楚各種筆墨技法之間的承接關系。教師要鼓勵學生嘗試各種自己感興趣的筆墨技法,選擇自己擅長的技法進行創作。這種個性化的實踐教學模式完全跳脫了傳統純筆墨、純技巧的刻板教學課堂,為學生的藝術個性化發展創造打下有利基礎[4]。
  4 總結
  高等師范院校的中國山水畫實踐教學不僅僅要遵循“筆墨當隨時代”的教學發展指導,還要理解“教學當隨時代”,擺脫原有教學思想與教學實踐模式束縛,大膽探索創新教法、尋求改革創新,研究山水畫專業教學改革的現實意義價值,培養新一代美術人才,將中國山水畫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陶亞萍.山水畫創作中墨法的形式語言研究[J].美苑,2014(6):52-55.
  [2]蘇廣元,劉芹.寫生——中國山水畫創作的靈魂[J].中國美術,2012(3):108-109.
  [3]陳煌.中國山水畫創作教學的若干維度[J].美術教育研究,2018(7):121.
  [4]龔旻.“筆墨當隨時代”——高校山水畫教學的探索與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尚麗娟(1979—),女,講師,碩士,研究方向:中國畫。
  【課題名稱】山西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高等師范院校中山水畫創作教學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ZJ-1704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84837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