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塊式”教學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中的實踐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文章通過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色彩基礎課程的教學現狀分析,提出“模塊式”教學的必要性,并從不同方面對其進行具體教學改革和實踐研究,旨在引導學生合理利用色彩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有機接軌,為學生后續的專業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模塊式”教學;視覺傳達設計;色彩歸納;平面
視覺傳達設計是目前相關院校開設的設計專業之一,它是指設計者以文字、圖形、色彩為設計創作的基本要素,來傳遞給接受者各種信息的設計,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色彩作為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重要的基礎課程,其目的是使學生了解色彩基本原理和知識,主觀地將大自然紛繁復雜的色彩現象還原成為最基本的色彩要素,能用色彩構成規律培養色彩的審美自覺性并能將其融會貫通于自己的設計之中,為學習后繼課程奠定基礎。因此,色彩基礎課程教學的好壞,將對視覺傳達專業學生后期的發展和設計水準產生深遠影響。本文將著重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色彩基礎課程“模塊式”教學實踐進行探討和論述。
一、視覺傳達專業色彩基礎課程“模塊式”教學改革的背景
1.高考美術培訓模式化導致學生對色彩的局限認知
自高校擴招以來,藝術類學生水平參差不齊, 為了升學率,美術高考教育越來越模式化,各培訓機構都各有“套路”。大部分學生在高考前靠記憶背熟了一些色調和固定的色彩搭配原理,以不變應萬變,形成了較為固定的色彩藝術觀念和審美習慣。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形成思維的“惰性”,限定了學生對色彩更深層次的探索與發現,勢必會影響到視覺傳達專業學生對色彩的感性認識,禁錮其思想,對以后的專業學習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要想改變這種現狀,就要求大學一年級的色彩基礎課程肩負起“洗腦”的重任,必須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實踐,有效地培養學生正確的色彩觀察方法,主觀使用色彩的能力,完成從繪畫性色彩思維到設計色彩思維的轉變。
2.色彩基礎課程教學形式和方法的局限性
有些高校在色彩基礎課的教學中,仍然采取常規寫生寫實的老方式和“填鴨式”“滿堂灌”等陳舊的教學方法,教師不注重針對專業對色彩課程內容進行深層發掘,其內容的枯燥和乏味很難激發起學生對于視覺傳達專業的興趣和愛好,甚至使其認不清色彩的真實用途。其實,色彩在設計專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商品包裝設計、企業標志設計、企業形象設計、廣告設計、書籍裝幀設計等等,都屬于視覺傳達設計的范疇,這些設計無不需要巧妙地運用色彩表達相應的主題和創意。這就要求基礎色彩教學應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緊密相結合,設置相應的模塊進行訓練,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利用色彩與其他專業課程接軌。
3. 色彩基礎課程之間的教學銜接不夠緊密
色彩基礎課程一般包括《設計色彩》《色彩構成》《色彩寫生》等,這三門課程既有內容上的相同或重復之處,又各有側重。常規的教學方式都是將這幾門課程分開上,或同一個班由不同的老師講課。這樣如果教師之間溝通不及時就難免會出現教學內容重復或者脫節的情況。
近年來,一些設計院校開始對色彩基礎課進行體系化的改革,將色彩理論知識在設計實踐中合理運用,強調藝術設計教學的藝術與設計應用雙重性,而且互融式、模塊式教學改革先后興起。雖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教學實踐效果,但是大多還局限在《設計色彩》和《色彩構成》兩門課程上,對《設計色彩》《色彩構成》《色彩寫生》三門課程的互溶性缺乏較好的整合研究,而且在課題模塊的研究上缺乏與設計專業課程的有效銜接,即便有所提及也缺乏合理詳實的實踐改革方案,從而缺乏合理的模塊式教學研究。因此,對色彩基礎課程進行“模塊式”教學改革和實踐的責任重大,意義深遠。
二、視覺傳達專業色彩基礎課“模塊式”教學改革措施
視覺傳達設計是指利用視覺符號來傳遞各種信息的設計,它為設計師對圖形圖像的擴展和應用提供無限的可能性,對多元化的視覺創意和視覺語言的表現有著特定的要求。因此,教師在色彩課程的“模塊式”教學中需要注意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相結合,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革和實踐,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1.設置合理的教學模塊,注重知識的聯動性
視覺傳達設計的重點在于對圖形、文字、色彩這三大視覺元素的創新以及這三大元素相互之間的美學性構成的創新。色彩作為三大視覺元素之一更是重中之重,如何針對視覺傳達專業的特點設置合理的教學模塊,成為本次色彩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
首先需要將三門課程打通,進行互融式教學。比如三門課程都需要講色彩理論知識,就會造成三次不必要的知識點重復現象。還可能由于課程安排導致課程開設前后不合理,知識點順序混亂。如果采用“模塊式”教學,打通三門課程之間的壁壘將課程內容融會貫通,適當調整課題順序,設置合理的聯動的課題模塊既能使內容連貫,又能避免知識點脫節。
另外,除了常規性的知識模塊外,根據視覺傳達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設置合理的課題模塊。如課程前期著重研究平面性色彩、色彩性格與情感的表達、解構與重構性色彩、變調訓練等課題。中期階段在注重畫面構成意識的同時結合地域性色彩、民間傳統色彩等裝飾色彩進行研究與應用;后期段進行專題設計訓練,如掛盤設計、主題性海報設計等。整個授課過程循序漸進,環環相扣,聯動合理,為以后專業課程的學習打好基礎。
2.加強色彩歸納與限制,注重平面裝飾性的表達
“從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進程來看,在很大程度上,它是興起于19世紀中葉歐美的印刷美術設計(GraphicDesign,又譯為“平面設計”“圖形設計”等)的擴展與延伸”。因此,為了契合專業發展必須注重平面性色彩模塊的訓練,突出設計作品色彩的強烈對比和畫面的裝飾性,以表達和傳遞設計意圖??梢詮囊韵聝蓚€方面安排訓練:首先,加強色彩的歸納能力,主要要求對色彩進行歸納限制的能力。也就是說在訓練中要求有豐富敏銳的感受力和觀察力,還需要理性分析和主觀處理的能力。即將特定的物象(靜物)能經過梳理、提煉、夸張、變形等處理,表現于畫面上。盡量排除光的干擾,弱化光影變化,弱化透視空間,把復雜的立體形態做平面化處理,將層次豐富的色彩做整色的提煉。具體可用分階和限色的方法來進行訓練,由多套色過渡到少套色,甚至是黑白兩極,以達到最為整一極致的效果。 其次,注重平面裝飾色彩手法的表達。在教學中梳理和分析對當代設計有影響的色彩大師的作品,例如蒙德里安幾何數理性色彩的表達、馬蒂斯剪紙色彩平面化的運用、克里姆特鑲嵌色彩中的裝飾效果;還可以從我們中國傳統藝術中學習裝飾色彩的原理,如民間年畫、剪紙、臉譜、敦煌壁畫等等。這個模塊的訓練采用弱化靜物的光影、立體、空間,而將重點放在如何主觀構成(分割)畫面、強化平面性的裝飾性色彩的表現,追求一種富有表現性的裝飾感畫面。老師在擺靜物時可以加入一些具有平面裝飾色彩的襯布、陶罐、包裝盒(瓶)等設計感較強的物品,讓學生自然而然采用平涂勾線的方式表現裝飾色彩,有助于加快學生對平面裝飾色彩的訓練與專業設計相結合的理解。
3.強化現代構成觀念,注重色彩的設計意識
視覺傳達設計尤其注重畫面構成和創意表達。在色彩基礎教學中應該加強色彩構成模塊和設計創意模塊的練習。
色彩構成關注的是畫面色彩關系的美感結構。畫面各個抽象的點線面交織組成的色塊組合在一起,必須有一種內在的美感秩序,即畫面的色彩結構。在色彩構成模塊中變調訓練尤其重要,主要是讓學生以相同的構圖作“升調”和“降調”等不同色調的練習,從色相、明度、純度、冷暖方面進行延伸,分別可以完成多幅系列變調色彩作品。作為視覺傳達設計,無論是后續的專業課程,還是將來作為設計師,都需要設計系列色調的作品,如系列海報設計、系列包裝設計、系列書籍裝幀設計等,因此,變調訓練課題必不可少。
另外,通過打散重構的課題鍛煉學生探索畫面分割、主觀重構畫面的能力,從而加強對畫面中點線面的構成、色彩面積比例和整個色調的把握。具體要求學生從自然生活、民間藝術、繪畫藝術、建筑中提取和學習和諧的色彩搭配元素和原理,并結合聯想、分割、移位、局部放大、肌理夸張等手法將其運用到新的設計當中去。
在設計創意模塊訓練中,充分運用色彩對比與調和、色彩的心理與表達、解構與重構等各種色彩構成知識做一些相關設計專題基礎訓練,如掛盤設計、城市海報設計、logo設計等來體會色彩和運用實際魅力,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調動專業學習的興趣,對他們今后從事專業視覺傳達設計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4.綜合運用材料與媒介,注重表現形式的多元化
“從造紙術、印刷術的誕生到攝影、電影、電視的發明,再到電腦多媒體的出現,伴隨著傳達技術的不斷創新,視覺傳達設計的領域和表現方式不斷擴大。”奧地利籍美裔著名設計師施德明經常把各種東西,比如切斷的香腸、警用的膠帶、抽油煙機等,作為商業設計的主題元素。他曾為著名牛仔褲李維斯設計海報,將牛仔布分解分成藍色和白色的棉線,并事先將褲子上的紐扣、銅釘、拉鏈、標簽等拆解下來,最后又把分解后的原料重構還原成了一條全新的牛仔褲,這樣賦予了平面媒介新的意義,對我們的教學有很大的啟示作用。
因此,視覺傳達專業的色彩基礎教學除了用基本的色彩工具——紙、筆和顏料之外,我們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各種媒介和材料,運用生活中常見的、人們熟悉的物品,借用拼貼、拓印等方法來做不同課題的訓練,諸如運用黑卡紙、有色紙表現畫面的黑白和色彩層次,取得更加簡練的塊面抽象表達效果;運用皺紋紙的粗糙、報紙的懷舊特質表現豐富的質感等。這樣能夠促進學生學會主動思考和選擇,鍛煉他們的主觀創新意識,以實驗精神,研究材料帶給設計的多種可能性,為今后的創意設計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教學評價
當每個教學模塊完成后,教師都認真組織好學生進行成績考核評定,以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綜合評價的方法進行。課程結束時,同學之間以小組的形式互相交流學習經驗,分享作品制作的成功與喜悅。課程作品以展覽形式對外展出并接受同行教師和學生的評價。這種教學評價模式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臨場發揮的能力,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參與性,教學效果較好。
結 語
筆者經過兩年多的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計劃中調整了色彩基礎課程的設置,有針對性地對視覺傳達專業運用“模塊式”教學,使學生無論從理論層面還是色彩表現方面的能力都有了明顯提高。總之,根據視覺傳達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需要教師在色彩課程的教學改革中將專業要求與基礎教學進行有機結合,根據不同的課題模塊注入現代教學觀念和大量的知識信息儲備,引導學生合理利用色彩與專業課程有機接軌,為學生后續的專業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ㄘ熑尉庉嫞簵罱?)
參考文獻:
[1][馬建華、辛志亮.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設計色彩》課程教學研究[J],包裝世界,2015.5:58-59
[2]周瀟、鄭冠宇.模塊式教學在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5.4:167
[3]平面設計的拓展與新生——從觀念藝術角度解讀施德明的平面設計[J],美術觀察,2015.:127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6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模塊式’教學在高校設計專業中的改革與實踐研究——以色彩基礎課程為例”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SJG1601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8682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