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農村中小學書香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農村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對深化教育改革,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針對農村中小學書香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有如下思考。
關鍵詞:農村學校; 校園文化建設; 思考
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展現校長教育理念、學校特色的重要平臺,是規范辦學的重要體現,也是德育體系中亟待加強的重要方面。農村中小學校園文化通過校風教風學風、多種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人文和自然的校園環境等給學生潛移默化而深刻的影響。大力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對于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實施引導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這一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努力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 怎樣創設優美的校園文化環境
優美的學校環境能調節學生因學習而帶來的緊張情緒,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且還會對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校園文化之美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自然環境之美、人文環境之美。
(一)創設優美的自然環境。各個學校各具特色,學校領導應根據各自特點,發揮群智群策,因地制宜,精心布局,統一規劃,使學校大片綠化與小景布置結合,平面綠化與垂直綠化相交,樹木與花卉并存,無論是校園綠化、美化,還是室內布置,都要協調統一,構成和諧的整體,使人進入校園猶如進入了花園,賞心悅目,心情舒暢。另外,農村中小學大多經費緊張,因此建設校園文化環境時切不可片面追求檔次,影響學校的整體發展。因此,我們更應該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講究清新的自然之趣,追求高尚的文化品位。
(二)創設優美的人文環境。一些農村中小學忽略了人文環境的建設,其實人文環境之美才是學校美化的關鍵。人文環境之美主要來源于教師之美。教師的儀表、言談、人格、風范是美的表現,同時又是學生最直觀、最好的榜樣。因此,在農村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中,學校領導應對教師之美有正確的引導,恰當的定位。同時作為教師不僅要注重外在美,還應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加強師德修養,更好的承擔起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重任。
二、怎樣使校園文化更深刻
青少年正處于人生中心理可塑性極強的時期,彌漫于校園中的文化因素采用引導、感化、激勵、凝聚等多種方式制約著學生身心素質發展的水平和性質,這種教育發揮得當,就能取得深刻而持久的教育效果。
(一)營造文化氛圍。學?!拔幕L廊”,既懸掛有治校之策(校風、教風、學風、培養目標等),又張貼有各類報紙及學校生活剪影、優美的書法和繪畫作品,以及定期更換的板報。師生一進校門就能感覺到撲面而來的文化氣息,課余飯后既方便的學到了知識,又感受到了藝術的熏陶。農村中小學在建設校園文化時,學校應合理地利用空間,巧妙的安排教育、熏陶的時機,校園的墻壁、樓梯、樓道、窗臺、花草樹木等都可以是文化的載體,多方面優化了校園文化環境。
(二)創設文化情境。有的農村中小學校園、教室標語遍布,走廊、窗臺花畫俱存,但卻難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校園文化不僅靠熏陶,還靠感化、引導、凝聚、激勵等方式發揮作用。這項隱性工程更需要智力開發,需要巧妙設計校園文化情境。
1.標語的魅力。各種標語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但缺乏特色、千篇一律的標語使人感到枯燥、呆板;而簡潔親切、典雅傳情、新穎深刻的標語卻世代傳承、歷久彌新。因此,首先從標語設計開始,從標語的創新與深刻,富有教育性、人文性的構思開始,達到持久的教育效果。
2.文字與墻壁、花草樹木。文字與墻壁、花草樹木等的巧妙搭配同樣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標語幽默、親切、激勵人心而又讓人產生無限珍惜之情。所以創設校園文化情境,就是要使學校的每一處景觀都巧妙地滲透著育人的目的,一草一木、一墻一垣都深情地向學生展示什么是真、善、美。
?。ㄈ┳非蠖鄻踊男@文化建設。一個學校有了個性,這個學校才具有生命活力。因此,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不需要統一的盡量不要統一。應多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年齡階段、班級的特點、班風建設的內容等進行創新設計,使校園文化建設呈現多樣化,多樣化的設計,科學、合理,增強了教育的實效性。
三、怎樣使校園文化得以傳承
有些農村中小學校領導追求創新,有新的想法,往往就廢棄原來的傳統。這對于校園文化建設來說,也是災難性的。一所學校在教育教學、科研、管理以及其他活動中,根據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經過倡導、培養和鞏固,步形成的觀念和行為方式。這種觀念和行為方式被鞏固和保持下來就會成為學校的優良傳統,傳之久遠而不衰,顯示出巨大的社會效果。雖說隨著時代的發展一定會有新的思考,但校園文化不能不傳承。這就需要校本制度的保障,學校文化活動的拓展,校本課程的深化。
(一)制度與文化。好多農村中小學校都有《制度匯編》這一類東西,校本制度不僅要為教學管理服務,還應為校園文化建設服務。這樣校園文化才能得以傳承,才具有生命力。
(二)校園文化活動。校園文化活動有利于學生的品德培養;有利于學生的智力發展;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校園文化活動不僅能促進學習,更能使學校的精神得以傳承。既能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又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校園的文明、精神得到了傳承。
(三)校本課程。校本課程是校園文化的具體體現之一,也承載著校園文化的部分內容,同時也彰顯著校園文化的內涵。它具有濃厚的地域特色,以它作為校訓、?;?、辦學理念的載體再合適不過了。
總之,在全面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共建創新型社會的今天,讓我們群智群策、集思廣益、巧妙設計、科學規劃,共創一個美好文明的文化校園、和諧校園、書香校園。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8989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