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擬聲詞的修辭功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擬聲詞的主要修辭功用在于繪聲,無論是用擬聲詞來寫人、寫事、寫物、或寫景,都能加強形象,增加語言的表現力。
  關鍵詞:擬聲詞;修辭功用;語言表現力
  擬聲詞又叫象聲詞,是一種摹擬物體聲音的詞。擬聲詞和擬聲是不一樣的。擬聲是一種修辭手法,是用相應的語音去摹擬自然的聲響,陳望道在《修辭學發凡》一書中對其定義為“是吸收了聲音的要素在語辭中的一種辭格”。而擬聲詞則是“在單詞方面利用擬聲手段反映外物(包括‘人’)的聲音的節律、歷程。”(張弓《現代漢語修辭學》)。擬聲詞與擬聲的關系非常密切:擬聲通常由擬聲詞來表達,擬聲詞的作用就是擬聲,但擬聲和擬聲詞并不相等,擬聲詞是用來擬聲的,然而擬聲不一定非用擬聲詞不可。
  擬聲詞的主要修辭功用在于繪聲,通過繪聲使語言具體、生動、形象。
  一、用擬聲詞寫人,可以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能夠突出人物的某些特點
  例1:隔壁王老五要隨地吐痰,他當然一輩子還在哈——啵;對門李大嫂愛包小腳,當然她令愛小姐的鴨子日見其金蓮花。(劉半農《老實說了吧》)
  在例1中,使用了擬聲詞“哈——?!保坍嬐趵衔逋绿档穆曇簦惯@位不講衛生的王老五躍出紙面,讓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例2:于是莫名其妙地闖到了自己房屋,牙齒緊咬著,發出嘶嘶嘶的聲音。(張天冀《清明時節》)
  例2運用了擬聲詞“嘶嘶嘶”,使這個人物的外表和激動的情緒充分地表達出來了,使讀者也受到感染,為之震驚。
  例3:周大勇問:“老鄉,你是哪里人?”那老鄉牙關子格嘣嘣響:“榆,榆,榆林城……城邊的?!保ǘ霹i程《保衛延安》)
  例3使用了擬聲詞“格嘣嘣”,配合著“榆,榆,榆林城……城邊的”飛白運用,把那老鄉驚恐之態刻劃得十分傳神。
  擬聲詞用于寫人,還能將人物之間的差別簡捷地表現出來。
  例4:他穿著小短褂兒,光著兩條小腿兒,小腿兒亂蹬著,哇哇地哭。(魏魏《誰是最可愛的人》)
  例5:哈拜徑直來到阿西古麗的氈房,翻身下馬,掀開氈簾進門,就耳聞一片嚶嚶的哭聲。(許特生《新綠》)
  在例4和例5中都用到了表哭?的擬聲詞,在這兩個例句中,“哇哇”和“嚶嚶”雖然都同是擬聲詞,而且同是哭聲,但卻大不相同?!巴弁邸笔峭庑沟模潜┌l式的,“嚶嚶”是內向的,是抑制性的。用“哇哇”地哭來寫受驚遭禍的孩子,用“嚶嚶”地哭來寫悲戚傷感的青年婦女不僅是貼切準確的,而且寫出了人物之間的區別。
  二、擬聲詞寫事的修辭功用是可以使敘述的事件具體化
  例6:北面的高空有三架飛機,蜻蜓那么大,雌趕雄似的在那里繞圈子。忽然排成一行了,漸漸兒大了,胡胡的聲音也聽得清。待到李先生看明了是銀灰色的,而且有兩點紅,那聲音就是軋軋軋軋地叫人發抖。(茅盾《右第二章》)
  例6是敘說抗日戰爭初期日本飛機瘋狂掃射上海市閘北區居民的情景,作者用“胡胡”的飛機聲和“軋軋軋軋”的機槍掃射聲生動地寫出了空襲的經過,讀來扣人心弦。
  例7:話音剛出門,一個戈什哈就打開了門簾,另幾個人把鞭子抽得啪啪響,羊群象潮水一樣涌了進來。(鄧友梅《煙壺》)
  在例7中,擬聲詞“啪啪”把滿清王爺鬧茶館叫隨從驅趕羊群涌入店堂的過程和氣勢全寫出來了,生動具體。
  例8:當哈拜追上望風而逃的阿不列孜,如咬傷的獵人同被捕的野獸相逢,橫馬擋住他的去路,兇煞煞地舉起鞭子,“啪”的一聲,阿不列孜的頸脖登時皮裂肉腫。(許特生《新綠》)
  在例8中,擬聲詞“啪”,把哈拜“落鞭”和阿不列孜“著鞭”的全過程寫得簡潔明白,使讀者從這聲“啪”中領會到這“落鞭”的迅捷和“著鞭”的結實。
  三、用擬聲詞寫物的修辭功用是可使被寫物的動態鮮明突出
  例9:枕頭邊那個火車表在的達的達的達地響,象在給她急促的呼吸打拍子。(張天冀《笑》)
  例9用“的達的達的達“聲來寫放在枕頭邊的掛表的走動,不僅是貼切的,而且使無生命的火車表帶上了濃郁的人情味。
  例10:搖動的車輪,旋轉的錠子,爭著發出嗡嗡嚶嚶的聲音,象演奏弦樂,象輕輕地歌唱。(吳伯簫《記一輛紡車》)
  例10用擬聲詞“嗡嗡嚶嚶”來寫紡車的紡線活動,讀來感到十分親切,即使是從未見過紡車紡線的人,也以由此悟出紡線的情景來。
  用擬聲詞寫無生命的物體還往往帶有比擬的性質,能使被寫物通過擬聲詞而活動起來。例如:
  例11:他把身子往前一挺一挺的,那張方桌就咕咕咕地叫。(張天冀《包氏父子》)
  特別值得指出的是用擬聲詞寫物也包括寫動物,用擬聲詞寫動物,能寫出被寫動物的動態,甚至能反映出某些變態來。例如:
  例12:它“嗚”地叫著跳到院子里,并不接受教訓,也許是無法克制自己,它把聲音壓在喉嚨里,結果變成了一種極其猛烈的咆嘯聲,一邊還用爪子抓著那扇門。(茹志娟《阿衛》)
  在例12中,狗的典型叫聲是“汪汪”,這里卻用“嗚”來寫阿衛的吠叫。阿衛是一條兇猛守職的看門狗,當它發覺門外有動靜急于出去時,怕事的主人又偏不讓它出去,還用棍子敲了它,所以它發出的不再是平日的叫聲,而變成了“嗚”的咆嘯。一個擬聲詞,把這特殊情況下的情態巧妙地摹寫出來了。
  另外,用擬聲詞寫景,可以形象地把環境和景色烘托出來,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例13:到了夜半就刷刷地刮起西風,園里半枯的樹木颯颯地亂抖。(曹禺《北京人》)
  在例13中,半夜里,怎知園中的樹木在亂抖?因為有“颯颯”的聲響。當然,這“颯颯”的聲響,是由于“唰唰”地刮起了西風。擬聲詞“唰唰”和“颯颯”在這一寫景中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從上面幾點可以看出,擬聲詞生動性強,是加強形象的手段,無論是用來寫人、寫事、寫物、或寫景,都能明顯地表示出來,正因為擬聲詞有這樣的修辭功用,所以即使沒有聲音也能用擬聲詞來增加語言的表現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90679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