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OC的旅游英語教學模式構建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互聯網時代網絡平臺已成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以SPOC為基礎的翻轉課堂設計為旅游英語教學開辟了新的途徑。結合線上線下教學,進行形成性評價,構建學生的學習過程,彌補傳統教學之不足,優化整合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形式,靈活學習時間,增強學生的旅游英語實踐能力,最終達到提高學習效果,實現學以致用的目的。
關鍵詞:SPOC 旅游英語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2(c)-0124-03
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大學課堂越來越頻繁的開展了以網絡平臺為支撐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進來年,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作為一種新型的在線教學形式已被廣泛接受,并給高等教育帶來了改革性的影響。然而,MOOC提倡的線上教學,在實際操作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個性化發展體現不足、課程完成率不高、評估監管不力,以及對學生的情感培養和人文關懷缺失。為了解決MOOC的不足,美國Armando Fox教授于2013年提出了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課程,SPOC課程是針對小規模教學的在線課程,體現了混合式教學模式,可實現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效結合。SPOC課程可作為MOOC的補充,SPOC主張網絡平臺與課堂教學的全面對接,實現教學資源、教學平臺和學習環境的創新。
旅游英語是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的一個分支,旨在培養涉外旅游人才。貴州作為一個旅游大省,旅游英語專業也在當地經濟文化發展推動下應運而生。旅游英語則是該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它是建立在旅游學基本理論和旅游管理之上的特色課程。在旅游英語教學過程中借助SPOC課程,可以幫助學生在具體語境中使用外語,使學生的英漢語言轉換能力得以提升。SPOC課程和ESP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將專業與課程相結合,使旅游英語學生在學習旅游相關理論時習得英語知識,學習英語知識時習得旅游相關理論,快速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SPOC課程的完整設計使教學難度降低,該文以旅游英語為研究對象,探討課程模式構建,為ESP教學改革提供參看。
1 基于SPOC的旅游英語課堂建構
在旅游英語教學過程中,采用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混合模式。將旅游學、旅游管理基本理論以及旅游英語基本知識置于線上教學,線下教學則主要針對學生語言技能和旅游情景英語的訓練。線上教學采用微課知識講解、平臺師生討論、線上練習的方式進行,線下教學以任務教學法為主導,采取小組合作的情景操練教學模式。在以SPOC為基礎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通過線上教學了解學生的英語語言知識基本情況和旅游學理論知識掌握情況,根據每位學生的特點進行線上輔導,并以此為基礎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將大量時間投入到線下教學輔導。在線下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情景操練情況進行必要輔導,對語言問題給予及時糾正,對旅游英語經典句型進行加強練習,反復操練,并幫助學生掌握專業內涵。
基于SPOC的旅游英語課堂建構采用翻轉課堂模式,教師將基本理論知識和英語語言知識做成資料包上傳至網絡課堂,并通過預先錄制好的微課進行講解。學生可自行安排時間通過閱讀資料和觀看微課的方式進行線上學習。在線上學習過程中,學生可在網絡平臺上和同學老師討論學習中的疑問。在線下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將線上學習獲取的理論知識進行綜合應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開展角色扮演等。在學生小組操練結束后,教師進行及時點評。
大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SPOC主張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對傳統的課堂教學進程進行翻轉,將原有的“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復習”模式翻轉成“課前預習、線上學習、課堂運用”的教學模式,實現課外“學”與課堂“教”的翻轉。SPOC模式還對教師和學生在學習中的角色進行翻轉,教師從教學的主導者變為了引導者、監督者和管理者,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自主學習,成為學習活動的主角。圖1描繪了旅游英語課程的SPOC翻轉教學模式。
2 基于SPOC的旅游英語教學設計
旅游英語課程涵蓋旅游業的方方面面,將旅游英語基礎知識、專業知識、溝通技巧等融為一體。通過SPOC進行課堂翻轉,可將大量知識性的講解移至課外,從而為課堂教學進行知識綜合應用提供了大量時間。
SPOC教學模式分為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兩個部分。線上教學設計如下:(1)確定教學內容;(2)制定教學方案;(3)制作線上學習資料包;(4)制作微課。線上教學準備根據旅游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分為旅游準備、旅行社、機場、到達、交通、觀光、酒店等主題。每個主題可分為5個板塊,即旅游英語專業知識、情景導入、示范對話、句型操練和專業術語講解。旅游英語專業知識圍繞涉外旅游涵蓋的技能知識、職業知識和本土文化知識。素材選自真實語境,形式結合音頻、視頻、PPT課件,并以微課呈現。線上教學資料的上傳不是零散的,而是系統的、循序漸進的,要進行資源的合理整合和配置,而不是簡單地將材料數字化。在線上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利用SPOC教學平臺,對學生的線上學習進行管理、監督和評價,確保每位同學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達到學習效果。同時,利用SPOC平臺,建立學習社區,搭建生生交流、師生交流平臺,鼓勵學生在該平臺上大膽提問,教師給予學生及時幫助,答疑解惑。學生們還可在該平臺上進行學習討論,分享學習心得,使學生間形成較為濃厚的旅游英語學習氛圍[1] 。在線學習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教師扮演著學習的主導者、解惑著、組織者、監督者、管理者的作用。 線下的課堂教學不再是教學主要場所,而是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操練的舞臺。教師則是舞臺的導演,學生是編劇和演員,將自己置身于旅游英語模擬場景中,扮演者涉外旅游工作者的各種角色。線下課堂教學給予學生充分的語言練習和操練的機會。線下學習旨在幫助學生將線上知識進行應用,提升學生的旅游英語綜合實踐能力。在課堂上,教學環節包括角色扮演、模擬情景、課堂反饋、交流總結。圍繞旅游英語各個單元的主題,利用圖片、視頻等輔助工具,營造真實交際環境,盡可能讓學生身臨其境。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團隊合作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操練,在操練中學生自行設計場景,互換角色。每次課堂訓練結束后,教師根據單元主題對學生進行指導和評價,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鞏固,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
基于SPOC教學平臺的課程評價根據旅游英語課程特點,以形成性評價為導向,進行該門課程的評價機制。評價采用過程性評價和完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過程性評價涵蓋線上學習評價和線下學習評價兩個部分。線上學習評價包括任務完成情況、討論參與度情況以及同伴互評情況。線下學習評價包括出勤情況、課堂表現情況、團隊合作情況組成。完成性評價為期末任務完成情況,具體內容為以小組為單位的旅游準備、登機、到達、酒店入住、景點介紹、返航一整套完整的模擬導游角色扮演。模擬導游根據現場表現的情節設計、語言使用合理度、語音語調、表達流利度進行評分。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綜合性評價,使學生也參與到評價中,過程性評價和完成性評價的結合使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在老師和同伴的幫助下及時提高。形成性評價呈現出多角度立體化的特征,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單一評價主體的評價機制,學生在對同伴進行評價時也可以對比自身的表現,對自己知識掌握進行及時加強。
3 基于SPOC的旅游英語教學設計反思
將SPOC應用于ESP教學,改變了老師和學生在教學中的角色,將教學過程進行翻轉。學生成為了教學的主導者,教師承擔策劃、監督和管理工作,教師將改變以往的模式化教學方式,根據線上線下反饋情況實行個性化教學。SPOC的小規模教學更適合旅游英語專業的小班模式,可實現教學效果的優化。
在SPOC教學平臺幫助下,首先,教師可首先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動機、學習方法以及學習期望進行了解,做到有的放矢。在此基礎上建立和學生特點相適應的網絡學習模式,學生可根據各自的基礎和時間自行安排學習進度,在教師的引導下組建學習團隊。教師借助SPOC平臺,對學生學習的每個環節進行實時監督、輔導、跟蹤、評價,確保線上學習的順利實施。其次,在線下的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對其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式、鼓勵式教學。幫助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掌握知識核心要點,鼓勵學生參加旅游英語相關情景操練。對于基礎相對較好的學生,則鼓勵其進行較為復雜的情景設計和操練,強化其職業跨文化交際能力。再次,基于SPOC平臺,建立“教、學、用”三位一體的旅游英語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途徑。為滿足用人單位對旅游英語的人才需求[2],提高學生的旅游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在“教”中,教學內容涉及要緊扣實際需求,無論是網上學習資料準備、微課設計還是線下情景模擬都需要在掌握行業動態需求的前提下進行,盡可能地采用真實案例演練。在“學”中,鼓勵學生“即時及時”,將碎片化的時間進行有效利用,積極投入線上學習,并多和教師同伴互動交流,增強學習效果。在“用”中,場景設計要具有真實性,使學生在模擬情境中可以學以致用,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打好基礎,實現旅游英語的教學目標[3]。最后,在教學評價和反思環節,教師要進行及時總結和反饋,針對學生線上線下表現給與建議,并及時調整教學形式、教學材料和教學方案,優化課堂設計。
4 結語
基于SPOC平臺,對旅游英語課程教學模式進行翻轉設計,目的在于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生能力、開拓創新精神、培養團隊溝通合作能力[4]。SPOC教學模式更符合小班教學特點,在SPOC模式下,教學形式更加豐富,學習時間更加充分。學生參與評價過程,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赟POC設計旅游英語設計教學模式,可實現學習時間的優化,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旅游英語綜合訓練,最終提高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娜,陳娟文,張丹丹.大學英語SPOC翻轉課堂:一種有效學習模式建構[J].外語電化教學,2016(6):52-57.
[2] 許嵐,陳鈞.西部發展戰略環境下貴州民族地區英語人才需求調查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133-135.
[3] 王鑒.論翻轉課堂的本質[J].高等教育研究,2016(3):53-59.
[4] 呂婷婷,基于翻轉課堂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研究[J].中國外語,2016(3):77-8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285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