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通風管沖壓工藝分析及模具設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通風管作為通風設備的零件之一,主要功能就是送風、通氣、散熱。因此通風管的沖壓工藝的安排及模具的設計顯得尤為重要。合理的工藝路線和模具設計能保證加工出尺寸合格產品,以及好的表面粗糙度。尺寸合格便于安裝,好的表面粗糙度更加有利于送風、通氣、散熱。該文就通風管沖壓工藝分析及模具設計做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通風管  沖壓工藝分析  模具設計
  中圖分類號:TU8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2(c)-0086-02
  1  工藝分析
  通風管作為通風設備的零件之一,廣泛運用于各類產品中,主要功能就是送風、通氣、散熱。圖1所示為零件通風管外形尺寸,此零件比一般的零件的外形尺寸大,材料為10鋼,料厚1mm,大批量生產。零件有多個臺階面,精度要求較高,需要安排多道拉深工序,壓筋加工凸耳,沖孔模沖壓出筒壁均布的孔4-φ4.2。
  零件沖壓成形方案分析及確定如下。
  該零件是筒型件,屬于階梯形工件,而且壁厚只有1mm,因此需要多道拉深,由大階梯到小階梯拉深才能成形,確保加工出合格零件。具體工藝路線如下:首先要下料→落料拉深1→落料拉深2→落料拉深3→退火→拉深4→拉深5→退火→校正→拉深6→平大端面→車底面→壓筋→車小端面→車大端面→沖孔→去毛刺→檢驗。此工藝路線安排了多道拉深,可以防止破裂,同時在拉深工序后增加了退火工序,避免了在拉深過程中材料發生硬化,塑性減弱,材料發生開裂。由于篇幅所致,此工藝圖略去。
  2  模具設計
  2.1 設備的選擇
  在生產設備及環境不變的情況下,該方案需要6套拉深模,1套校正模,1套壓筋模,1套沖孔模。拉深模均采用100T的液壓機,而其余模具選擇80T的壓力機。
  2.2 拉深模工作部分的參數
  工序圖按寬凸緣筒形件,寬凸緣筒形件的拉深常用的有兩種方法,而我們采用的是減小筒的直徑,增加高度,從而得到所需要的拉深件,而圓角半徑基本保持不變,它適用材料較薄的中小型零件(d<200mm),首次拉深獲得的凸緣直徑,以后各工序逐步減少筒形部分直徑,同時需要在第一道工序中拉入比工件最后拉深部分所需的表面積多5%左右,即展開直徑時,除了考慮修邊余量外,還要增加這部分面積,這樣計算的寬凸緣直徑是φ220.7mm。首套模具是落料拉深復合結構(見圖2)。
  此套模具不僅要沖壓外形還要拉深,屬于復合結構的模具。拉深模工作部分的參數確定主要是圓角半徑和間隙的確定。此落料拉深模的第一道工序是帶凸緣筒形零件拉深時,在首次拉深的過程中壓料圈一直壓住凸緣部分,故不會起皺。凹模圓角的半徑即是零件所要求的凸緣處的圓角半徑圓角半徑R9,或者根據公式:
  拉深間隙的確定、拉深模的凸模及凹模之間的單面間隙,影響拉深力與拉深件的質量。間隙大,則摩擦力小,能減少拉深力,但間隙大,精度不易控制;間隙小,摩擦力就大,增加拉深力,因此需用拉深系數值較大。間隙如果小于材料厚度,就帶有變薄拉深的影響,拉深件的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至就低。所以合適的間隙也是拉深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第一次拉深的單面間隙可按公式計算:
  
  后續工序的模具時壓筋模和沖孔模的設計主要是考慮的定位裝夾,壓筋模采用斜塊和定心件裝夾成形零件,采用此類結構便于在模具使用過程中調整,沖孔模設計時主要考慮裝夾過程中防止零件受力變形,并且沖裁過程中零件發生移動。
  3  結語
  綜上,通風管的沖壓工藝路線及模具設計經過實踐的生產運用,合理可行。大幅度提高了公司的生產效率,為類似產品的工藝路線安排和模具設計提供可借鑒的模板。
  參考文獻
  [1] 虞傳寶.冷沖壓及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資料[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2:158.
  [2] 陳鎮庭,劉世安.拉深模設計手冊[M].上海:上海市虹口區科學技術協會,1983:92-9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2860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