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微博應用于新聞傳播的優勢和意義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信息時代的來臨,數字化技術、網絡化技術和智能化技術發展神速,微博作為新時代的產物,因其便捷性、實時性,分享簡短實時信息,近年來,微博平臺用戶與日俱增,成為獲取信息資源的重要途徑。新聞傳播是對當前發生的新聞事件報道和評論的傳統媒體,通過和微博相結合,就能夠提高對重要事件的反應速度和擴大新聞源,將會吸引更多的觀眾,增加收視率和新聞流量。該文主要探究微博在當今的發展形勢,分析和探索微博在新聞傳播應用中的優勢和意義所在。
  關鍵詞:微博  新聞傳播  優勢  意義
  中圖分類號:G21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3(b)-0180-02
  隨著3G手機的投入市場,微博應運而生,作為新時代的產物和網絡時代的代名詞,微博作為一種新穎的交際方式,在手機客戶端實時分享新鮮事,瀏覽、評論和轉發信息,便捷實時傳播,吸引了眾多的用戶。據統計,在2018年上半年中國微博用戶數據分析,全國的微博用戶3.37億,移動客戶端微博用戶3.16億。微博逐漸成為重要的信息和新聞傳播平臺,其優勢在于用戶眾多、傳播速度快、新聞源廣和實時性,另外,對于新聞傳播中隨時可以給予回復和評論,增強了新聞的閱讀體驗和閱讀樂趣。所以微博作為新時代的新聞傳播媒介,其應用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也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有必要對微博應用于新聞傳播的優勢和意義進行分析和闡釋。
  1  微博的概念及發展
  微型博客(MicroBlog),簡稱為微博,源于美國Twitter,用戶可以通過實名制認證,隨時隨地分享新鮮事,更加注重時效性和隨意性。2009年,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內測版,成為提供微博服務門戶網站的領頭羊,隨后網易、騰訊也推出自己的微博服務網站,微博正式進入網民視野,微博效應正在逐漸形成。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4G網絡的普及化,微博已經成為人們分享日常動態、了解新聞信息的重要平臺。微博平臺不僅為廣大網民提供了不一樣的信息閱讀體驗,而且還增加了有趣的人際交往方式,例如取消140字發布限制、推出段視頻APP等。微博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信息交流方式,增添了人們生活的樂趣。目前為止,微博更加廣泛地應用于新聞傳播,國家相關部門和政府部門都開設了微博服務平臺,第一時間將最新的新聞發布在微博上,有效地提高了新聞傳播速度,也能夠通過評論了解網民的想法和意愿,加強了與網民的溝通。如此看來,微博具有傳統媒體所沒有的優勢。
  2  微博應用于新聞傳播的優勢分析
  2.1 新聞傳播更為便捷快速
  隨著手機和電腦的更新換代,功能逐漸強大,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用戶只需一部手機、一臺電腦和一個微博賬號就可以隨時隨地發布實時信息,記錄當時的情感和想法、新鮮事或者轉發自己關注的新聞事件等,信息傳播速度快,所發布的信息在瞬間就傳播給幾十萬人,甚至幾百萬人。傳統新聞傳播主要是通過定時的新聞播報、收音機傳播或者報紙傳播等,口耳相傳的新聞播報模式極可能造成信息的失真,以至于產生謠言或者不必要的誤解。再者傳統的新聞傳播速度慢,真實感以及實時感差,都影響著信息的傳播范圍。類似于一些重突發事件或者重大新聞等,如果利用微博發表出來,其實時性、真實性以及傳播速度將大大超過傳統新聞傳播。通過微博的便捷性和零時間傳播,新聞或者事件同步傳播,有效地提高了新聞的傳播速度和廣度,也有效地避免的信息的失真。
  2.2 新聞來源更為范圍廣泛
  微博平臺擁有著龐大的用戶群體,將會大大的增加新聞來源。每一位微博用戶都可以是新聞的發布者,可以充分發揮廣大用戶的力量,利用簡單便捷的微博平臺對新聞事件進行現場報道。這種微博實時播報新聞模式極大地拓展了新聞的來源,從小事件到重大事件,隨時隨地、隨手記錄、隨手發布,彌補了新聞材料不足的問題。傳統新聞來源主要是靠當地記者,接到事件發生的消息以后,及時去現場跟蹤報道,有可能延誤時機,致使新聞報道出現片面化問題。另外,傳統新聞來源都是較為重要的事件或者既定的事件,并不能涉及到民眾的些許小問題和小事件。相較于傳統新聞媒體,微博應用于新聞傳播當中,其新聞來源具有更為廣泛的優勢。
  2.3 新聞互動性增強
  微博新聞互動性是指用戶可以在微博平臺發表對于新聞的真實性、新聞發生的地點以及原因進行互動,各抒己見,補充要點。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對新聞實時理性的剖析和評價,對新聞真假理性分析和提出疑點,集思廣益,眾人拾柴火焰高。例如微博打拐、尋親等新聞傳播,廣大用戶都參與其中,提供諸多線索,為很多家庭帶來了福音和團聚,也為案件的發展和告破提供了線索。同時,微博互動中還可以普及相關法律和規定,提高國民素質。
  3  微博新聞應用于新聞傳播的意義
  3.1 有利于新聞傳播模式的創新
  微博具有便捷性、自主性和隨意性等特點,為新聞傳播打破了傳統的語音播報和文字描述等方式,開辟了新的簡潔、實時、互動的新聞傳播方式。新模式下的新聞傳播使得人們自身作為新聞發布者、新聞評論者以及新聞轉發者,改變了人們自己作為被動收聽新聞的方式,實現了信息的實時共享和內容真實。其中,通過微博發布新聞或者簡短的事件,包括自身的感悟及心情,可以使自己感受到新聞傳播的樂趣以及參與新聞事件評論所獲得滿足感。人們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內容去了解自己感興趣的新聞事件,微博傳播可以通過視頻、圖片和文字形式,可以收藏或者二次觀看,提高了人們對新聞內容的掌握程度。   3.2 有利于新聞獲取效率的提高
  傳統的新聞傳播是依靠電視播報、報紙播報或者語音播報,由于傳統播報新聞的對象是全體群眾,播報內容包含的范圍廣、層次深度不同、針對性不強,這就會造成很多人對播報的內容不感興趣,也就慢慢地失去了興趣,不再繼續觀看電視或者閱讀報紙。而微博新聞就可以打破這些弊端,微博新聞通過用戶個人喜好,對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定制,推送用戶喜歡的內容,這樣就可以吸引用戶的眼神。微博新聞根據大數據推送出用戶喜歡的新聞內容,使得用戶能夠迅速找到自己喜歡的新聞內容,還可以提高用戶獲取新聞資源的提取效率,避免時間的浪費。另外,微博新聞還可以對有價值的新聞進行分享和轉發,確保了信息的有效傳播,使新聞事件能夠極大程度地傳播和擴散,轉發的過程也是將新聞信息的最大化傳播和信息的最大化提取。
  3.3 有利于人們對新聞事件的互動
  傳統的新聞傳播途徑中,一般情況下,人們作為新聞信息被動接受者,對新聞信息只是單純的知道和了解,并不能參與相關新聞的互動,所以對于新聞發生的事件記憶不深刻,這樣新聞傳播就失去了傳播的價值所在。將微博應用與新聞傳播之后,人們成為新聞傳播的主體,并能通過微博進行評價新聞事件或者與發布者進行交流和溝通,一方面人們能夠增加自己的新聞廣度,另一方面改變了自己在新聞傳播中的地位。另外,發布者發布的新聞可能存在著不完整信息,通過人們對于新聞事件的參與互動,大量的事件分析和思想分析,就可能將不完整的碎片信息整合成完整的信息,新聞事件就會復原真相。所以,人們對于新聞事件的互動將有利于新聞信息快速傳播和保證新聞事件的真實性。
  4  結語
  微博作為新時代的產物,因其獨特的特點而擁有著眾多的用戶,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具有巨大的優勢及意義。我們應該不斷優化微博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使得優勢更加突出,提高人們對于微博新聞傳播的參與程度和認可程度,并制定相關的政策和法律,引導微博新聞傳播的科學持續健康發展,切實使人們群眾更加便捷、快速和真實有效地接收新聞信息。
  參考文獻
  [1] 白曉晴.微博應用于新聞傳播的優勢與意義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0,22(13):91-92.
  [2] 孫安然.微博應用于新聞傳播的優勢與意義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5,6(10):109-110.
  [3] 李波.微博應用于新聞傳播的優勢與意義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5,6(15):232,250.①作者簡介:孫楠(1986—),男,漢族,河北承德人,本科,助理編輯,研究方向:新聞傳播。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3524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