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微信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時代的轉變,我國各個領域突破性的發展,很多領域越來越趨于信息化、技術化,當然,教育領域也不例外。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方式,包括購物、交流、獲得消息等渠道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互聯網成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關鍵樞紐,利用互聯網工具使得很多交流工作變得更加高效,鑒于當下最火熱,使用用戶最多的軟件―微博微信使用的普遍,尤其是青少年階段,微博、微信的信息傳播已經很大程度上影響并決定著他們價值觀、人生觀的建立,其中包含積極方面,也包括消極的一面。那么,本文,我將就當代大學生接收消息的途徑進行現狀分析,再以微博微信作為傳播工具的特征進行分析,探討兩者對于大學生思想建設的影響,與微博、微信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并對此提出相關改善措施。
關鍵詞:微博微信;網絡環境;高校教育;思想政治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19)04 — 0065 — 03
一、網絡環境下信息傳播現狀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信息傳播確實有了更多的渠道和方式,信息豐富性得到了提高,信息在分布領域上也更加廣泛,傳播速度也更加快速,甚至難以實現人為控制信息傳播。作為網絡環境信息傳播的參與者,其中大學生占了較大的比例。如今,信息傳播的載體,即智能手機的普及,潛移默化地促進了大學生參與到信息傳播多元化的發展過程中,另一方面,大學生課余時間充足,生活與學習的自主性較強,在心理上,他們也更愿意接收豐富多彩的信息,從行為上,他們同樣具有自主檢索信息的能力,但由于網絡環境并非處于一種完全健康的狀態,大學生在信息海洋里必然會接觸到一些不利于自身思想政治理念發展的內容,因此,不得不說,網絡環境下大學生的信息傳播現狀并不樂觀。再者,微博、微信網絡環境成為了大學生思想與言行舉止建設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這取決于信息傳播方式和渠道的變化,當下,微博、微信已經成為大學生最受青睞的網絡交流方式,它們促進了大學生對外界信息的接觸面積擴大,例如能夠幫助他們及時關注新聞動態、發表個人意見、參與到新聞事實中,甚至成為推動新聞傳播的一員,另一方面,微博微信等信息,無論是對大學生思想建設有利還是有害等價值觀念,都更容易動搖大學生成長之路,建立健康正確人生觀等因素,甚至直接引導大學生沉迷于網絡世界,消磨了他們的優良意志和品質,總之,網絡環境下,信息傳播存在更多的不確定性的利弊因素,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參與到學生生活中。面對,如此現狀,教育部門在新課改的要求下,不斷要求高校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加強高校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加強隊伍保障、制度保障,健全學生思想教育的制度體系,時刻保障學生個人發展始終處在正確的道路上。
二、微博、微信網絡環境下的教育方式特征
(一)微博、微信作為交流工具
1.微博交流
微博作為很多青年大學生喜愛使用的社交平臺,這個平臺的優勢在于,它可以通過關注與收藏的功能,及時獲取想要的信息,信息共享程度達到并突破了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信息傳播的高效性。另外,微博作為交流工具,它可以提供基本的溝通對話框給用戶,對于接地氣的交流也是很適合,不需要用戶有很強的語言組織能力。微博交流內容限制在140字內,對于日常交流和信息傳播完全足夠了。
2.微信交流
七年前,騰訊公司推出了現有的微信聊天工具,原本很多人并不看好微信,而當下微信已經遍及各個年齡段的用戶,微信同微博一樣,作為更純粹的聊天交流工具,它的安全性高,對客戶隱私相對保護的比較好,多功能聊天方式也是很受大家喜愛。同微博相同,微信的信息傳播功能也是巨大的。
(二)微博、微信教育方式的特征分析
微博、微信作為交流工具,對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以及未來的成長都有一定的影響,當下微博、微信的存在和應用,已經引起了教育部門的關注,教育部門收集調查結果證明,微博微信確實已經成為大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它們也已經影響到學生們的思想教育。不得不說,微博、微信的存在對大學生教育的影響是有利有弊的。微博、微信上信息的傳播,都讓學生們更有選擇、更直觀地接受到感興趣的信息,而這些信息直接改變著大學生的思想,成為大學生個性發展的因素之一,這點較傳統教育觀念上來看是讓人難以置信的,可如今網絡時代的到來,讓一切都成為有可能。事實證明微信、微博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群體的信息需求層次,成為大學生自我發展的內在推動力。因此,發展微博、微信網絡環境下的教育是勢在必行的。那么,微博、微信教育方式的特征表現在那些方面呢?讓我們一一來列舉一下。
第一,微博、微信教育方式順應了當今時代的主流,通過參與到大學生的需求,將教育融入到學生傳播信息的媒介中,從而將思想教育賦予虛擬世界的信息屬性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第二,微博、微信技術要求低、信息傳播范圍廣、使用便捷性強,這也是微博、微信擁有眾多用戶的直接原因。第三,微博、微信沖破時間界限、空間界限使信息傳播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當然,人們也能更好的利用自己碎片化的時間實現信息傳播,因此,微信、微博的第四個特點就是將信息和知識變成碎片,人們可以利用閑暇時間,對信息進行碎片式的生產和接收。所以,大學生在校園生活中,除了學習時間,課余時間比較豐富,而通過微博、微信表達自我心情,接收新人新事,當他們參與到網絡生活中時,就一定會被網絡改變著自身的價值觀、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和思想道德。
三、微博、微信參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的優勢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設在于幫助學生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避免心志上正在趨于成熟的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出現偏差,一個人的思想道德修養意味著這個人未來對于社會發展貢獻的好壞,總之,根據當下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人人通過微博、微信交流等傳播信息的現狀來看,微博、微信參與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中,肯定會大大提高高校大學生思想建設工作的效率,向新課改下的教育目標邁進一步。 (一)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性
微博、微信參與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中,較傳統的教育方式,最大的優勢在于,微博、微信作為一個簡單的社交軟件,它具有平等交流的屬性,學生接收思想教育內容也變得更加具有主動性,不存在地位不平等現象,思想政治的教育內容傳播是雙向的,也給了學生們發言的機會,學生們可以隨時表達自己的觀點,也讓教學部門更加了解學生們心理思想存在的不足,及時對思想政治教學課程設計做出修改??傊?,微博、微信參與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設工作中,不僅加強了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相互性,還為學生營造了一種學生與教學之間具有相互影響的關系氛圍,從而抵消學生們對灌輸傳輸知識的反感,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加快速地普及化。
(二)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
當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識比較廣泛,不具有教育針對性的特點,學生們不能選擇自己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不足進行學習,來針對性地發展自己,而微博、微信這兩個信息傳播工具,一大特點正好彌補了這一點,微博微信互聯網交流平臺其本質是基于人的利益與需求所存在的,因此,每個用戶上的信息推薦都是基于他們的需要,對特定的個體、群體展開有著針對性的推薦機制,進行更合理化的信息傳播,大學生使用到微博、微信接收應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對教育內容進行篩選,讓學生進行有目的地學習,反而會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傳播方式變得更加人性化。
四、微博、微信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善措施
(一)建設高校專有的微博、微信平臺
要想全面建設高校利用微博、微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體系,就要從基礎教育督導工作,首先,學校應當聘請網站建設人才,為高校建設專門的微博、微信平臺,根據學校教學特色和學術研究背景對該平臺進行良好的運營。微博、微信平臺還應當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需要,讓學生有興趣關注本校微博、微信平臺,在平臺板塊設計上,以學校教學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設為主,多發布一些相關的專家講座、宣傳視頻和課程內容,另外設置溝通交流對話欄,鼓勵學生踴躍發言,影響他們發展自我思想政治修養的積極性??傊?,微博、微信可以為高校所用,以學生們喜歡的方式灌輸并且成為一種教學知識傳播工具。
(二)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多元化教育體系
不得不說,互聯網時代下很多傳統的學習、交流與教育方式已經有些落后于時代,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下,網絡的利用幾乎成為每個領域發展的重點和突破點。教育領域也在嘗試利用網絡,例如微博、微信創建更加多元化的教育方式,開發更多渠道進行教育知識傳播,這也是很多高校正在尋求教育工作進步的突破點。借助青少年對微博、微信的依附性和黏貼性,高??梢岳镁W絡建設更為全面明確的教育方式,實踐教育與理論教育之間的網絡教育。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學??梢远喽嗬梦⒉?、微信所具有的互動功能,通過視頻、音頻、圖片等形式與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們通過觀看生動直觀的視頻素材,體會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這樣,就可以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從中獲益。
(三)創新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大學生作為一個被新時代潮流沖刷的集體,互聯網下的信息時代也造就了他們思想與思維方式獨特、與時俱進的特點,他們更喜歡具有時效性、創新性的內容,因此,創新網絡環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也成為了未來教育所達成效果的參考準則。因此,各大高校應該積極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與形式,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與時效性,打造更為優秀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為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建設提供文明環境,確立大學生網絡行為的道德規范,并促進大學生生活行為與網絡行為的文明禮儀發展。另外,高校要充分結合時代發展的特點,聘請網絡人才組織教研,利用網絡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發現做出及時引導,利用多種方式對大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行實時掌握,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據學生思想道德標準,對教育策略做出及時修整。
總之,我國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需要創新,結合網絡傳播教育知識的教育體系中,其存在的問題和運行需要更加合理規范化,最終強化大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和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促進大學生樹立自律意識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結論:互聯網發展下,出于社會交往和網絡互動的需要,各種各樣的社交平臺得到開發并投入使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微博和微信兩大社交平臺。這兩大平臺也是高校大學生最為關注且頻繁使用的,微博和微信傳播信息的便捷性和交友的廣泛性能夠滿足大學生了解和傳達信息的需求。同時,微博、微信已經成為互聯網時代下信息傳播的關鍵載體,他們的價值不僅僅存在于突破了信息傳播的便捷和及時,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思想建設的方式與途徑,互聯網融入教育領域,發揮其輔助教育教學的作用,這一教育趨勢也已經成為教育部門關注的重點,嘗試將微博、微信融入到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能夠根據學生們的知識需求,定位推薦知識內容,進行高質量的教育知識傳播和汲取。利用微博、微信教育方式,通過將知識滲透到大學生們的日常生活中,來對大學生營造良好的思想政治覺悟和學習氛圍,為社會提供高技術、高品質的全能人才,也正是我國教育發展的宗旨。
〔參 考 文 獻〕
〔1〕楊立淮、徐百成,“微博”網絡生態下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J〕.中國青年研究,2013,(11):114-116.
〔2〕劉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現代方式――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2):103-106.
〔3〕王虹,劉朋.近十年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評〔J〕.教學與研究,2016,(11):75-82.
〔4〕唐亞陽,楊果.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探析〔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1):115-118.
〔5〕吳文靜,淺談微博、微信網絡環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才智,2015,12(15):12-15.
〔6〕邢文婷,周方元,淺析微博、微信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J〕.發展,2015,(01).
〔7〕劉靜,試析微博、微信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人才資源開發,2014,(09).
〔8〕陳燕藝,微博、微信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6,(03).
〔9〕劉云達,孫怡靜.淺談微博、微信網絡環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6,(05).
〔責任編輯:侯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30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