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在生態城市建設中的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進步,生態城市建設受到了廣泛關注,如何有效應用多元化規劃管理手段,需要各級政府深入思考。在生態城市建設規劃內,要對環境影響因素進行綜合評價,從而建立更加完整且有效的管理規劃,促進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的共贏。本文簡要分析了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內涵和基本工作程序,并對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意義予以闡釋,最后集中討論了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在生態城市建設中的應用路徑,僅供參考。
關鍵詞:規劃體系;環境影響評價;生態城市建設;應用
中圖分類號:F29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08-0018-02
0 引言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HJ130-2014)的修訂使得相應內容更加具有可操作性,重點突出了“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工作的要求。
1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概述
1.1 內涵
在對城市規劃管理工作進行全面分析后可知,要想進一步提升生態城市建設的水平,就要積極建立完整的評價機制,尋找重點因素的同時,確保能和諧化處理相關內容。所謂環境影響評價,就是對城市建設的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會出現的環境影響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并且要建立完整的預測和評估機制,從而針對具體問題提出減輕或者是預防危害擴散的方針策略,對跟蹤監測的具體要求完善制度約束機制。
1.2 工作程序
在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要按照標準化流程完善相應工作,結合環境影響評價法中的相應管理要素,確保能對規劃分析、規劃調查、分析評價以及環境影響因素識別等內容進行集中監督,從根本上提高環境影響評價的實際水平,夯實管理基礎,維護管控項目的基本價值。
?。?)要進行規劃分析。在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對規劃編制背景、規劃目標、規劃對象以及實施方案等進行集中管理和分析判定,有效結合分析內容以及法律法規提升具體工作的時效性。(2)要對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和綜合評價,為了有效維護環境影響評價的時效性,就要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針對較為突出的地域特征進行綜合分析。(3)要對環境影響識別和確定環境目標等指標內容進行分析判定,因為環境影響評價的最終目的就是尋找影響環境的因素,因此,要將其設定為評價的內容和具體指標,有效提升檢驗規劃工作的力度。因為規劃工作本身就是戰略決策層面的內容,所以要充分結合經濟因素、社會發展因素等進行綜合評估從而對可持續發展能力進行分析[1]。(4)要對環境影響進行預測和分析,正是因為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規劃層次有所差異,其實際涉及的行業領域也會出現偏差,規劃的社會經濟活動并不一致。
1.3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意義
之所以要高度重視環境影響評價的過程,不僅僅是因為建設生態城市是我國近幾年行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關鍵,也是因為生態城市建設是城市可持續性發展的戰略目標,相關部門要積極整合城市階段性發展結構,確保能依據管理制度和管控措施開展相應工作,在明確規劃思路的同時,也能發揮環境影響評價保障作用[2]。
2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在生態城市建設中的應用
在生態城市建設中有效落實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就要依據具體流程完善相應工作,確保能夯實管理控制基礎,發揮評價內容的實際價值和優勢,共創良好的城市建設發展環境。追溯環境影響評價的發展,我國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對相應問題進行研究,并且在九十年代針對戰略環境評價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明確且深入的了解。為了有效貫徹落實環境影響評價機會,確保具體評價體系能落實到位,就要進一步踐行規范化和科學化約束體系,也因此制定了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相應技術要求,為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保障。
2.1 評價目標拓展
環境影響評價是貫徹落實預防為主的環保政策的關鍵,不僅僅是城市進步和經濟發展項目評價以及控制工作的基本約束力,也是落實生態建設保障機制的重點。基于此,相關部門在完善具體工作的過程中,就要結合環境影響評價的要點,落實相應的管控內容,維護生態城市建設的綜合水平[3]。在生態城市建設工作中,生態維護過程是關鍵,若是從生態的角度分析,生態城市的建設就是將生態學原理作為基礎,有效規劃和建設城市,確保城市內的發展結構和基礎系統能類似于生態學理論中的生態系統[4]。并且,生態城市建設也要充分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確保能建立新形勢下的資源節約型城市作為關鍵,維護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工作的基本水平,保證城市建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能滿足生態需求。另外,城市建設要從生態角度出發,就要完善評價規劃過程,將自然生態學和人類生態學原理進行融合,借助度量判定的方式對生態學原理要求進行綜合監督,只有維持規劃中的生態性才能提升綜合管控效率,確保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發揮其實際價值和優勢。環境影響評價是推動生態城市管理工作全面進步的關鍵,是基于經濟效益傳統發展模式向著多元化可持續發展模式轉型的重要推動力,也是重要的環境管理工具,在環境影響評價體系內,要依據法律要求和重要的指標參數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從而維護環境和發展的綜合決策。
2.2 評價對象篩選
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對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對象進行集中分類和管理,并且結合相應的專項規劃開展具體工作。正是因為不同的專項規劃或者是規劃中的內容都會對環境評價相應的配套法律法規產生影響,因此,要對專項規劃進行篩選和判定[5]。例如,生態市建設指標分為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第三產業占據GDP比例、森林覆蓋率以及城市空氣質量等,要依據能源有關的專項規劃、交通有關的專項規劃等項目進行綜合判定,合理性分析篩選項目的基本水平,確保能夯實管控模式的綜合價值。
在國外,環境影響評價也被稱為戰略性環境影響評價模式,是環境影響評價戰略層面上的應用機制,主要是借助政府部門的職能進行戰略決策行為的監督和管理,從而有效完成環境信息的監督。最重要的是,環境影響評價能有效避免或者是降低一些不利于環境發展的因素產生的不良影響,從而實現社會經濟環境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進步。 2.3 評價指標建立
在生態城市建設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結合建設目標對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內容進行監督和管理,依據生態城市建設理念完善相應的規劃,并且構建更加完整的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指標,從而提升工業規劃過程、能源規劃過程以及自然資源開發規劃過程等項目的綜合評價,有效維護并且預防規劃項目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一定程度上推動生態城市建設工作的進程,為生態城市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較為規范的建議[6]。
(1)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增加了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等項目,建立健全完整的系統化分析模式和機制,需要注意的是,在法律法規應用的過程中,要將重點集中在和環境相關的法律方面,對規劃以及決策層規劃內容有明確的認知,從而提升具體內容的處理效果。除此之外,規劃分析階段要對規劃可能引起的建設項目以及活動進行綜合判定。(2)在新導則中,進一步突出了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的要求,并且,將評價流程分為工作流程和技術流程,規劃分析章節,刪除了規劃不確定性分析的內容。最關鍵的是,增加了分析區域“三線一單”的相關內容和要求。明確指出要結合多元化影響因素進行綜合判定,尤其是對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要給予更多的重視。(3)強化了結合情景方案開展預測與評價的要求,增加了對優化調整后方案預測與評價的內容,明確了規劃實施后能否滿足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要求的分析內容。盡管我國多數地區生態城市建設的模式和格局存在差異,但是,作為城市衡量生態指標的相應體系都將生態環境評價內容作為關鍵,有效建立完整的識別基礎,將綜合規劃、環境背景調查以及規劃涉及的區域環境保護目標作為關鍵,依據專家咨詢、理論分析以及公眾參與等方式就能完成評價指標的判定和處理。
2.4 環境可行推薦方案
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依據實際問題進行統籌分析,有效整合相應內容的同時,確保能依據環境實際情況建立可行性分析,真正建構符合規劃目標以及環境目標的項目,從根本上夯實環境維護管理基礎,從而促進是生態城市建設工作的全面進步。需要注意的是,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體系內,要結合多方案進行綜合評估,確保能依據情境分析和規劃項目目標管理體系等進行綜合評價,從而有效利用相應的指標維護管理項目,并且能建立預防機制、修復機制以及補償機制,從而將規劃實施項目的不良環境影響對策作為根本發展機制,有效提升跟蹤評價的綜合效率[7]。
2.5 評價技術選擇
一方面,傳統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機制,其中,矩陣法、網絡法以及費用效益分析法等都是較為常見的應用機制。另一方面,規劃和政策評價體系中,可持續性目標以及環境目標的設立分析都較為關鍵,替代方案的優化也能全面判定環境承載力,從而制定更加貼合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綜合要求的應用模式,維護生態城市建設工作的綜合水平[8]。
3 結語
總而言之,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將環境因素和生態因素作為關鍵,有效落實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推進生態環境建設進程,從而結合評估決策對基礎信息、環境影響因素以及環境損益等展開深度判定,為生態城市與和諧人居環境建設工作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吳賽珍.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在生態城市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8(28):82-83.
[2] 汪惠陽.環境影響評價在生態城市規劃中的應用研究[J].環境與發展,2018,30(5):23+25.
[3] 郝敏.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若干問題分析與探討[J].區域治理,2018(48):143+177.
[4] 林嬌紅,阮仁增.基于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在生態城市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8(6):7.
[5] 林友華.城市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中生態適宜性分析及運用[J].低碳世界,2017(21):148-149.
[6] 余凱.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在生態城市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20):3616.
[7] 周春燕,宋敏.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在生態城市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裝飾裝修天地,2017(5):97.
[8] 袁慧.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在生態城市建設中的應用探討[J].區域治理,2017(3):90-9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380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