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疫病防控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從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入手,分析了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相關的控制策略。
關鍵詞:動物疫病;預防;控制;策略
中圖分類號:S8-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9)05-0046-01
動物疫病不僅事關動物本身健康,還與人類身體健康息息相關,所以,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工作極為重要,必須引起有關部門的重點關注。在我國畜牧業的發展過程中,動物疫病一直存在,而且其種類越來越多樣。為了使我國畜牧業得到良好發展,提高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工作成效勢在必行。
1 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問題
1.1 獸醫管理不科學
獸醫作為動物疫病預防和控制的主要參與者,在此工作中發揮著極大的所用。但是,現行的獸醫管理制度不科學,獸醫水平參差不齊且管理不完善,使得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工作質量難以提升。
1.2 養殖技術較落后
我國畜牧業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但是其現代化水平仍達不到國際標準。目前,仍有許多地區還使用著極為落后的養殖方法,這使得畜牧養殖公共衛生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為疫病滋生提供了溫床。
1.3 疫病控制不及時
許多養殖戶對于疫病的臨床癥狀并不了解,也缺乏警惕心,在疫病蔓延初期并沒有及時進行控制,使得疫病大范圍蔓延,造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和經濟損失。此外,相關部門監管力度不強、動物防疫設施和管理制度配置不全也是導致疫病控制不及時的原因。
2 對策
2.1 嚴格檢查,強化管理
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獸醫能力與工作質量的管理,并規范養殖業發展模式,實現對動物疫病的預防與控制。動物養殖過程中,養殖戶與獸醫要時刻保持警惕,一旦發現個例或小范圍的疫病臨床癥狀,應迅速對所有動物進行檢查,并立即實行無害化處理,以免造成更為嚴重的危害。同時,相關工作人員要及時對疫情進行溯源和追蹤,并嚴格監管市場,嚴禁帶病畜禽流入市場而對消費者身體健康造成威脅。
2.2 轉變模式,科學養殖
為了減少因養殖方式不合理而導致的疫病滋生,養殖戶應及時轉變養殖方式,選用科學養殖技術,讓動物養殖實現專業化與規模化。養殖戶應不斷學習科學養殖知識,并通過進修、查閱資料等方式,汲取國內外先進的養殖經驗,提高自身養殖工作的有效性,讓動物養殖的科學性和經濟性都得到大幅度提升。比如,某地養殖大戶在參與當地政府部門組織的養殖知識講座后得到了極大啟發。不僅將自家養殖場的環境進行了大改造,還引進了一系列的專業養殖機械,大大提高了養殖效率,并讓養殖場內的環境和衛生條件都得到了改善。在此條件下,動物出現疫病的幾率大幅降低,這樣就達到了科學養殖的目的,實現了對動物疫病的有效防控。
2.3 夯實基礎,加強防控
為了進一步實現動物疫病的預防和控制,需要加強防疫基礎設施建設,并逐步完善相關管理制度。相關工作人員應該明確各管理崗位權責,將每一環節的崗位責任落實到人,一旦發生問題則立即進行追責。同時,還需要加強信息化建設。當地獸醫站、動物檢疫監督部門、市場管理單位、養殖戶之間應該借助于互聯網實現實時溝通[1]。這樣一來,一旦發現疫病滋生的苗頭,各單位就會立即得到通知,進而根據自己的管轄范圍和工作職責做出反應,讓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工作可以有條不紊地開展。有關部門需要加強警惕、強化監督,做好動物疫病的預防與控制工作,為畜牧業發展和肉類產品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提供保障。
3 小結
加強養殖管理及動物疫病防控,可以有效地降低動物疫病發生的幾率,并合理地控制疫病的傳播范圍。相關工作人員應對當前的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工作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根據問題特性選擇適宜的解決方法,從加強防控、提高管理、優選人才等多方面著手,有效開展動物疫病防控工作。
參考文獻:
[1] 張寶云.淺析鄉鎮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科學與財富,2018(9):15-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626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