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圖書出版與新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的幾點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新時代的到來,知識經濟滲透到我國的各行各業,新媒體的興起也給我國傳統圖書出版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數字化時代的人們更加偏愛在電腦或手機進行無紙化閱讀,紙質圖書的競爭力逐漸下降,給出版業帶來了巨大的危機。因此,傳統圖書出版急需改變傳統模式進行轉型優化,開辟與新媒體相融合的發展模式,促進出版業的可持續發展。文章主要講述了傳統圖書出版面臨的困境,分析了傳統圖書出版業與新媒體融合的發展方向以及融合的具體方法和對策建議。
關鍵詞 傳統圖書出版;新媒體;融合發展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9)236-0162-02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行業發展一路向好,新媒體的興起也為傳統的媒體行業帶來全新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同時圖書出版業作為傳統媒體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媒體熱潮對傳統出版行業也帶來巨大沖擊,傳統出版業應該抓住時代的機遇,迎來改革的浪潮。
新媒體的出現不僅影響了各行各業的發展,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1]。受影響最大的傳統圖書出版業出版在近幾年不升反降,線上線下實體書店銷量減少,部分報紙、雜志甚至面臨??奈kU[2]。因此傳統圖書出版業必須要做出改變,摸索新時代下全新的發展模式,積極與新媒體相融合,且發展模式要適應如今的互聯網時代,不然只會被時代拋棄,從而走向滅亡。
1 傳統圖書出版業面臨的困境
1.1 創新能力不行
現如今,傳統圖書出版業之間的競爭還處于淺層的價格競爭,沒有上升到內容創新和形式創新層面的競爭,雖然有與其他行業融合發展的意識,但是面對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大多數傳統出版企業還是認為二者處于對立面,難以找到融合的方法。如果企業仍然沒有打破傳統行業觀念的限制,也沒有意識到傳統圖書出版業與新媒體有融合發展潛質,那么傳統圖書出版業的發展將危機重重。
1.2 傳統出版行業產能過剩
我國國內圖書出版社有近600家,年度圖書出版種類有近30萬種,是10年前圖書出版產量總量的10倍以上[3]。傳統的圖書出版業雖然看似十分繁榮,但是紙質圖書的行情卻沒有像數據表現得那么好,甚至日漸蕭條。實體書銷量持續走低造成的產能過剩,只會導致出版社的圖書積壓在倉庫無人問津,實體書店越來越少的銷售額讓越來越多的實體書店面臨倒閉的悲慘結局。這不僅是由于國家對傳統出版業的宏觀調控力度過大,使得紙質書籍的市場化程度較低,市場競爭力較小,實體書籍的真正價值沒有充分表現出來,而且也是由于消費者對紙質化書籍的購買欲望降低,對新書也缺乏購買興趣,從而使得傳統圖書出版業日漸凋零。
1.3 發行渠道面臨多種新型平臺威脅
互聯網的資源庫內容豐富且廣泛,傳播速度也十分迅速。而傳統圖書的線下銷售一般都是在實體書店里,其常備圖書種類只是所有書籍種類的很小部分,有很大一部分圖書沒有進入流通市場參與銷售,傳統圖書出版社的銷售渠道具有單一性和覆蓋范圍的有限性,將制約傳統圖書出版行業的發展[4]。而且,很多新型平臺渠道的出現也給傳統圖書出版業的發展帶來較大威脅,比如網絡原創文學網站和淘寶、當當網等電商平臺都具備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和自身的獨特優勢,可以不斷開發新型圖書和新型的銷售渠道,搶占了大量的市場份額。
1.4 缺乏優秀專業人才
人是推進傳統圖書出版和新媒體相融合的最關鍵因素。由于將傳統與創新現結合的模式十分復雜且風險大,需要具有大局意識、冒險精神和專業素養的高素質人才進行操作。但是現在的經營管理者都缺乏長遠眼光和創新能力,也沒有掌握圖書行業的發展規律,市場上缺少優秀人才來執行推進傳統圖書出版和新媒體融合的事業,制約了傳統圖書出版行業的發展。
2 傳統圖書出版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方向
2.1 融合技術
由于傳統的圖書出版技術已經不適應市場的實際需求,其出版質量和效率大打折扣。而數字出版技術是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的等新技術來提高圖書出版的質量和效率,促進了出版業的發展[5]。因此,傳統的出版業必須運用新技術來提高自己的出版質量和效率,從而提升市場競爭力。
2.2 融合理念
由于我們步入了信息時代,各種數據信息都在網絡上用數字的方式呈現出來,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帶來全新的體驗。傳統的出版業與數字理念融合起來,創新出版方式,轉變出版模式和理念,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提高自己的出版水平,促進出版業的創新發展。
2.3 融合營銷
傳統出版業的銷售渠道單一、圖書種類少且受諸多限制,大多是線下實體店銷售,傳播范圍狹窄。隨著新時代的到來,傳統出版業的營銷模式需要從單一模式轉變為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可以聯合線上線下一起銷售,整合資源,優化結構,擴大傳統出版業的傳播和銷售的范圍。數字出版物對于企業來說主要包括硬件成本和內容成本,成本雖然比傳統出版業較多,但是收益也更大,不僅包括產品收入、設備收入和廣告收入,還有出版增值和檢索方式等內容,獲利方式靈活多樣,利潤發展空間也更大。另外,由于數字平臺內容豐富且綜合性強,更容易獲得投資者青睞,從而消費者群體的覆蓋面[6]。
3 對傳統圖書出版的建議措施
3.1 打破傳統觀念限制,提高創新意識
若要成功推進傳統圖書出版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我們必須除舊迎新,打破傳統觀念的限制,提高創新意識。傳統圖書出版業的管理者必須轉變觀念,認識到新形勢下傳統出版行業必須做出改變,不再將新媒體作為對立面,而是聯合起來一起發展,攜手并肩。新媒體也可以利用傳統出版業長久以來的積累優勢,結合發揮出“1+1>2”的最大優勢,開創媒體行業的繁榮時代。
3.2 利用新技術優勢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新技術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傳統圖書出版與新媒體的充分融合,所以我們必須借助新技術的優勢,從而更好地促進融合的進程。在傳統圖書與新媒體的融合過程中,傳統出版業可以運用到大數據的力量,將數據庫中的大量信息進行整合,加深對現今的市場需求和市場熱點的認識,了解各個實體書店所擁有的圖書種類和數量,與書店做好交流和溝通;同時開展線上線下的銷售平臺,做好線上推廣和運營,創新營銷模式,從而擴大市場份額,促進傳統圖書出版企業日常工作的有效開展和穩定運營。而且,互聯網社交平臺信息傳播速度快且范圍廣,傳統圖書出版還可以借助這一優勢,在社交平臺投入廣告,擴大消費者群體,或者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消費觀,從而明確企業的出版方向和出版目標[7]。 3.3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由于缺乏專業的優秀人才,傳統的圖書出版業很難有創新的發展,因此,我們應當加強對人才隊伍的建設。第一,挖掘優秀人才。加大資金投入,積極引進具有創新意識又有圖書出版相關經驗的專業人才;第二,培養已有人才[8]。重視對已有人才的培養,定期安排企業內已有人才參加相關培訓課程,有條件的可以將已有人才送到國外進修或參加研討會,帶回國外的先進技術和創新理念。由于時代進步神速,知識和技術更新速度也比以前快很多,只有圖書出版行業人員不斷通過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術,了解新理念,才能緊跟時代的步伐,促進傳統圖書出版和新媒體的融合發展。
3.4 建設和拓寬傳統圖書出版業的傳播平臺
在互聯網時代,網絡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傳統圖書出版業要打破傳統限制,就要利用互聯網打造線上銷售平臺,不僅線下擁有固有的消費群體,線上還拓寬了自己的傳播渠道。這種多渠道的銷售模式不僅可以擴大企業規模,增加企業利潤,還可以形成品牌效應,提高企業形象。
4 結論
總之,在新形勢下,只有將傳統圖書出版和新媒體融合發展,才可以緊跟時代潮流,促進出版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胡怡.論傳統圖書出版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9-04-01(004).
[2]丁洪濤.傳統圖書出版與新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的幾點思考[J].新媒體研究,2018,4(17):100-101.
[3]李尚.新時代傳統出版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探析[J].傳播力研究,2018,2(27):85,98.
[4]梁紫巖.淺議我國出版業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現狀與對策[J].傳播力研究,2018,2(26):72.
[5]關欣.關于我國傳統圖書出版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思考[J].中國傳媒科技,2018(5):116-117.
[6]陳浩東.媒體融合時代圖書出版業的發展策略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8,9(1):210,238.
[7]李馨馨.我國傳統圖書出版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研究[J].傳播與版權,2017(12):91-92.
[8]高坤.傳統圖書出版與新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的相關問題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7,8(23):25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73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