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互聯網支持下的時尚類課程國際共享課堂模式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互聯網模式下,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及自媒體的普泛化,使得互動、共享式教學在教學領域得以推廣應用。高等教育資源也在信息一體化的國際背景下開始有效共享。該文通過闡述國際共享課堂開展的必要性,探討了互聯網支持下的時尚類課程新特征,并進一步討論時尚類課程國際共享課堂的開展模式。
  關鍵詞:時尚類課程  國際共享課堂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3(c)-0159-02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大力推動了教育資源的共享,高等教育資源在信息一體化的國際背景下得以有效共享[1]。國際共享課堂將不同國家時尚類院校的優勢及特色資源借助新媒體的傳播及自媒體的廣泛使用在網絡平臺上實時共享,將帶動更多的國際院校和學生參與,也有助于擴大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參與度和互動性。
  1  時尚類課程開展國際共享課堂的必要性
  時尚類專業學生個性鮮明,對新鮮事物感知敏銳,在移動互聯網與移動智能終端普及時代,課堂上學生往往被互聯網上海量信息所吸引,傳統課堂的關注度逐漸下降[2]。其次,傳統課堂著重講述理論,引入案例相對滯后,學生性趣不高。 因此,如何用學生關注的方式將多元化的教學資源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 轉移學生注意力到課程教學內容上,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2  互聯網支持下時尚類課堂的新特征
  時尚類課程要求培養學生多元化的視角、敏銳的嗅覺和超前的判斷能力,同時該類課程也因其行業屬性需具備一定的實時性、流行性、互動性。互聯網支持下時尚類課堂可將時尚資源快速共享,使學生便捷地得到第一手資訊。同時,互聯網支持下時尚類課堂具備區別于傳統課堂的參與性和直觀性,學生通過共享課堂可更真切地感受全球各地的時尚文化及時尚市場環境。另外,互聯網支持下時尚類課堂的互動性,學生通過共享平臺可接收到不同的時尚觀念,也能參與到對方課堂中的討論,進行快速思想碰撞。在全球信息共享的背景下,將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時尚類課程資源進行共享,可使課堂更加多元化、生動化、直觀化,同時,可進一步推進跨地區的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開展,對加強不同文化間學生及課程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3  時尚類國際共享課堂的模式探討
  3.1 課堂理念
  基于參與性、互動性的國際共享型課堂模式,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為根本。同時,共享課堂參與者要尊重不同背景下的思想和文化。共享課堂中教師主導的同時,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并積極地思考,使學生敢思考、敢表達、敢參與、敢實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多方共同營造生動、積極、活躍、平等的課堂學習平臺。
  3.2 開展原則
  基于參與性、互動性的國際共享型課堂模式的開展應遵循:共享課堂以雙方或多方教師為主導,更好地控制課堂節奏,避免發生組織失調、主題偏離、主要目標游離等問題[2];共同參與,避免參與度失衡;交流共享,相互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學生就同一主題發表觀點和態度,提出創新觀念,產生思維碰撞。
  3.3 師資團隊及分工
  以《時尚買手》課程為例,共享課堂教師由3人組成, 教學團隊共同設定教學目標、制定教學計劃, 結合雙方優勢資源共同商定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比例分配,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理論課包括2位主講教師、2位助教兼技術支持。主講教師組織課堂,雙方各負責部分教學內容的講授,雙方組織學生討論,助教負責答疑及輔導。實踐課共享課堂由助教負責組織,由一方助教主導,負責信息收集和傳播,另一方接收信息,并展開實時討論。例如:Pure London 買手實踐課堂,因為該展會舉辦地點在倫敦,因此由對方主導此次實踐課程,通過直播形式將最新信息分享,雙方學生線上實時討論。
  3.4 設備及技術支持
  穩定的網絡環境和應急處理方案是開展共享課堂的基礎。理論課堂需高清視頻會議軟件支持,做好課前調試。實時共享課堂需要雙方共享PPT畫面,同步共享文檔及相關程序等[3]。實踐課堂因教學地點不定,對設備的要求相對靈活,直播軟件和社交軟件等能傳遞實時畫面均可滿足需求。隨著互聯網科技和軟件技術發展,共享實時課堂更加具備可操作性[4]。
  3.5 課程設計
  國際共享課堂要考慮語言、文化、學習習慣、交流方式甚至時差等因素[3],在開展時注意以下方面:主講教師熟練掌握英語,準確講述和交流。學生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借助課前預習、課件等輔助后對準課堂內容,可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對課程有一定的教學經驗, 教師對雙方專業發展及學科優勢清楚了解;選擇高年級學生課程開展共享課堂更為合適,高年級學生通過前2~3年的通識課和專業理論學習,有一定的行業認知和思維體系;時差也是國際共享課堂要考慮的重要問題,選擇雙方都合適的時間進行教學體現人性化課堂。開展課程前教學雙方應多次探討?;谠撜n程的特點,根據各自的課程優勢,學生學習方式、教學大綱及目標等情況確定課程開展的流程及細節,使教學能夠切實促進學生用多元化的思維和國際化眼界去理解課程。
  3.6 課后交流及資料共享
  共享雙方可充分利用專業教學軟件如Blackboard、云盤、多媒體軟件、社交軟件進行信息共享[3]。例如,教師可將課件、參考書籍文獻、課后拓展閱讀等文件上傳至Blackboard或云盤,學生可以在其中互動或者快速下載閱讀。學生可將調研報告、數據分析等結果上傳與老師和其他同學共享。同時,借助社交軟件及直播軟件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加深交流,有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也促進學生了解多方的時尚文化和日常生活,這對時尚類課程教學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7 評價反饋
  雙方教師對此次課程的具體實施過程和成果進行行總結。雙方教師依據教學目標和大綱評價共享課堂目標達成度,評價課程體系建立的完整性、合理性、適用性,并進一步提出相關持續改進方案[5]。雙方教師依據各自學校專業的要求和學生的特性,分別進行學生課程表現的評價,考核結果是否按統一標準,依具體情況雙方協調決定。 反饋給學生相關意見和建議。
  4  結語
  互聯網模式下,新技術的支持讓國際共享課堂變得切實可行,開展時尚類課程國際共享課堂對該行業的人才的培養十分必要。先進的課堂理念和開展原則可以為共享課程的建立打下基礎。師資分工、課程設計、課后交流以及評價反饋制度保證了課程順利高效的開展??萍嫉陌l展將帶動更多的國際院校和學生參與共享課堂。時尚類國際共享課堂不僅擴了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興趣,提高了課堂參與度和互動性,同時,國際共享課堂也將推動行業的發展和資源的共享和交流。
  參考文獻
  [1] 陳璐.博洛尼亞進程下德國高等教育改革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5.
  [2] 鄭繼兵,方園.基于交流活動的共享型大學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5,30(20):40-44.
  [3] 付桂芳,陳彩琦.實時共享境外課堂的高校本土國際化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44):293-295.
  [4] 郭庚雄.高清視頻在“云教室”的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10):221-222.
  [5] 李建耀.指向應用性學習的校本網絡課程設計研究[D]. 江西師范大學,20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7484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