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于五年制高職學生文學經典閱讀的指導策略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職學生在學好專業技能的同時,為適應現代職場對技能人才的要求,還應關注自身的精神建構,閱讀文學經典,能幫助學生開拓視野,陶冶情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在具備扎實的職業技能的同時也能提升人文素養。該文探討了該如何面對高職學生在閱讀文學經典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并尋找到積極的對策,從而幫助學生愛上閱讀文學經典。
  關鍵詞:高職學生  文學經典閱讀  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3(c)-0127-02
  閱讀是學生的個人行為,閱讀經典的動力來自于每個學生的內心,一個人選擇什么樣的閱讀內容是不應該得到過多干涉的。但是一個人的個人經驗畢竟是貧乏的,文學經典可以給人豐富的人生體驗。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在《為什么要讀經典》一文中這樣說:“經典作品是一些產生某種特殊影響的書,它們要么自己以遺忘的方式給我們的想象力打下印記,要么喬裝成個人或集體的無意識隱藏在深層記憶中。”但是,因為高職的學生文化基礎較差,大都存在著學習興趣不濃、不愛閱讀等問題,再加上網絡、電視、電影等新媒體的誘惑,使得高職的學生更加遠離閱讀。那么,要想讓高職的學生愛上閱讀文學經典,不能拋開職業這一特點,也不能完全繞開無處不在的新媒體的影響,要充分利用高職學生沒有升學壓力、有大量的課外時間等優點,對高職學生進行閱讀文學經典的指導。
  1  重申文學經典閱讀的重要性,激發學生閱讀文學經典作品的興趣
  高職學生閱讀文學經典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培養人文精神,以便更好地適應現代職場對高等職業人才的要求。所以,在進行經典閱讀之前,必須讓學生明白閱讀經典是對他們終身有利的事情,幫助他們明白經典閱讀的目的。只有這樣,高職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去閱讀文學經典,也才能將文學經典讀到心里去,從心里感受經典的魅力。
  1.1 摒除功利閱讀,弘揚經典閱讀
  近些年來,功利性閱讀已經是主流。學生為了應付考試和升學,整體埋頭于作業和試題的海洋中,根本沒有時間去閱讀和考試無關的書籍。高職的學生雖然沒有升學的壓力,但是他們所讀的書大多數以消遣娛樂為目的,或者根本就不看書。這種功利性的閱讀危害是無形的,也是客觀存在的。功利閱讀使得我們的人文關懷面臨著缺失,我們漸漸地不再去相信別人,不再去幫助別人。所以功利閱讀不應該成為學生閱讀的主流,教師指導學生學會正確選擇讀物就顯得至關重要。培根說過:史籍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不同的書籍有不同的作用,而經典閱讀則如細水長流,讓學生受益終身。閱讀文學經典是課外閱讀的最高境界,經典名著可以激發學生一生對文化的向往。從學生發展的角度來說,只有多讀文學經典,才能完善他們的人格,豐富他們的人生底蘊,引導他們走向健康積極的人生之路。
  1.2 拉近學生與文學經典的距離
  高職學生為什么不愛閱讀文學經典?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學生普遍所表現出來的:太難懂。由于歷史文化等知識的限制,學生對于一些文學經典的寫作背景不清楚,導致理解上有難度。還有的是因為有些文學經典的語言比較拗口,讀起來比較費勁,使得學生逐漸對這些經典失去閱讀的興趣。比如魯迅的《阿Q正傳》《狂人日記》等,學生看到這些作品都敬而遠之,大呼看不懂,不好看。因此,老師們在鼓勵高職的學生們閱讀文學經典的同時,還應該想辦法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愛上對文學經典的閱讀。所以,要使學生喜歡閱讀文學經典,老師應該對經典中所涉及的背景及歷史知識做一個全面的講解,讓學生對經典由畏懼到喜歡。老師也可以解讀閱讀經典能給學生帶來的啟示,比如閱讀《三國演義》,從中可以學到“一個人要想成功,必須要得到二三知己的幫助,要有團隊意識,要學會識人”,等等。也可以利用媒體資源,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的興趣有了,閱讀就不難了。
  2  幫助學生制定經典閱讀計劃,保證學生有閱讀經典的時間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幫助高職的學生制定符合實際的文學經典閱讀計劃,能有效地避免他們在閱讀文學經典時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也能保證學生有閱讀經典的時間。制定計劃,先讓學生明確讀書的目的,樹立“以書為友”的思想,將“讀書是一種需要”上升為“讀書是一種樂趣”。通過讀書,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然后根據學生們的特點給學生列出計劃閱讀的書目,比如需要閱讀的古代經典《史記》《詩經》、四大名著等,還有當代的《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禮》等。計劃每周至少讀書2h,根據體會寫寫讀書心得,在班會課或者利用語文課進行交流。經常去圖書館查閱資料、讀書等,在書的海洋中自有翱翔,接受書的熏陶。計劃可以根據學生的課業負擔、個人的興趣變化適當做出調整,或者是讓學生自己嘗試制定計劃。自己定的計劃更有力量去執行,也在潛移默化中明白了什么是誠信。
  3  向學生傳授閱讀與欣賞經典的方法
  方法正確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閱讀文學經典也是如此。閱讀經典,不能像分析一篇課文一樣,分段落、分析主題等,而是要用“心”去讀,即以己之心與作者之心、與作品中人物之心交流、碰撞。要設身處地地感受、體驗他們的人生境遇、他們的苦與樂,這是閱讀經典的基本要求,走馬觀花式的閱讀還不如不讀。閱讀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一口吃成個胖子”的想法是不正確的。文學經典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能夠提升學生儒雅、淳靜的氣質,但這種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所以閱讀文學經典必須要堅持,不能3min熱度。要將所讀到的知識一點一滴積累在腦海中,能做筆記、寫讀后感當然更好。漸漸地將所讀到的知識潛移默化為一種“常識”,運用的時候就能隨手拈來、對答如流。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厚積而薄發”。
  4  教師定期給學生推薦文學經典作品的閱讀書目
  古今中外的文學經典數不勝數,所以要有選擇地去讀。別林斯基曾指出:“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一種本領,選擇最優價值、最適合自己需要的讀物?!毕蚋呗毜膶W生推薦適合他們讀的優秀讀物,能夠完善他們的心靈和人格,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
  高職的學生不存在升學的問題,所以不用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來推薦閱讀書目,最好是分析高職學生的年齡特點及他們的興趣愛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才能培養起閱讀的原動力,才能使閱讀成為學生的一種自覺的、常態的行為。給高職的學生推薦閱讀書目,還要考慮到他們的專業特點?,F在的高職學生,因為家庭教育等原因,普遍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沒有堅強的意志,卻心比天高,對將來工作的要求是既不吃苦,又要收入高。針對學生的這種心態,可以給學生推薦《平凡的世界》,讓學生從孫少安、孫少平的身上,學習他們堅持夢想并為之奮斗的精神。有些學生對歷史比較感興趣,可以給他們推薦《史記》,里面豐富的歷史故事和名人的事跡,可以讓學生對春秋戰國的歷史有所解,還能從一些名人的身上學習他們很多高貴的品格。
  高職教育不僅僅培養技術類的人才,還應該關注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高職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只能從閱讀中得到,從閱讀文學經典中獲取。讓高職的校園處處都洋溢著人文精神的關懷,讓人文精神如春風化雨滋潤學生的心田,讓高職的學生在學得一身過硬技術的同時,自身人文素養也有一個很大的提升,是我們高職教育工作者的心聲,也是高職教育不可或缺的工作。
  參考文獻
  [1] 王余光.論閱讀傳統經典[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1.
  [2] 伊塔洛.卡爾維諾.為什么要讀經典[J].全國優秀作文選(初中),2013(9):4-8.
  [3] 石曉靈.在經典閱讀中成長[J].新語文學習:教師,2011(1):18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7487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