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等院校實驗室安全管理與評價體系建設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實驗室是為高校教學活動以及科研活動實踐提供空間與場地的重要物質載體,其安全性對高校教學與科研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而隨著高等院校的發展,實驗室建設水平以及內部儀器設備的精密性也在不斷提升,從而對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過探究高等院校實驗室安全管理與評價體系建設策略,以便能夠針對高等院校實驗室特點提供全方位的有效管理,保障實驗室安全。
  關鍵詞:高等院校;實驗室;安全管理;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1-0209-02
  高等院校實驗室在學校的發展以及教學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為教師以及學生提供實驗教學、科學研究等服務,是學校發展過程中重要的空間場所,因此,其中存放著大量的精密儀器、實驗工具,是學校的重要固定資產集中地,同時,也是人員密集度較高的空間場所,保障高校實驗室安全不僅是保障學校的財產不受影響,也保障著學校的安全穩定發展?;诖?,高等院校應不斷提高對實驗室安全管理的重視,但是面對學校的不斷發展,安全管理的不斷更新,需要有完整的評價體系及時發現安全管理上的缺陷,以便提升安全管理的先進性與科學性。為此,探究高等院校實驗室安全管理與評價體系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高等院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現狀分析
  當前大部分高等院校都意識到了實驗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針對實驗室安全管理成立了專門的管理部門,組織專業的技術隊伍,對實驗室環境以及設備展開專業管理。但是目前仍然并未完全規避高等院校實驗室的安全事故,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國高校實驗室的安全管理起步較晚,基礎薄弱,管理制度、方法、經驗上還存在很多不足,從而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1]。其中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嚴重阻礙著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的進步:
  一是,對安全管理的認識不深刻,安全意識差。由于高校對實驗室安全管理的認識不到位,導致很多安全隱患都無法得到及時處理。現階段,大部分高校的發展仍然將重點集中在實驗與科研上,很多安全工作只停留在表面,甚至有時為了能夠獲取實驗成果,加速成果產出,直接忽略安全管理,而這種行為也得到了高校的默許,對于很多不符合規定的發展行為高校并未制定嚴格的管理規定作出規范[2]。同時,師生雖然意識到實驗以及科研中可能存在影響實驗室安全的行為活動,但是只要未發生安全事故就抱有僥幸心理,而且發生了安全事故后,也并未總結經驗,而是采取與我無關的態度,這種思想認識都為滋生安全事故提供了契機。
  二是,管理制度不健全,導致安全管理工作的運行不暢通?,F階段,高校實驗室高校管理制度不健全問題十分突出,導致管理部門之間經常因工作交叉、職能交叉等情況出現沖突,而一旦出現問題則互相推諉責任。例如,當前高校負責實驗室安全管理的職能部門不同,有的學校為保衛處,而且有的學校則為教務處或資產管理處、科研處、后勤部等,并且有些學校還涉及到多職能部門的交叉管理,但是當前高校管理部門之間的聯系并不強,經常因溝通不暢導致安全管理工作落實受到影響。
  三是,安全管理設施落后。隨著高校的發展,高校專業遞增、擴招導致實驗室用房一度被擠壓,從而導致很多安全管理設置無安裝空間,這就導致實驗室安全管理很多工作難以實踐,而且嚴重的影響安全管理水平。例如,學校專業遞增,實驗設備的完善,重新進行了安全管理規定編制,這需要更新安全設施進行配合,但是受空間、資源、條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安全設施更新并無法實現,從而導致安全管理新規無法有效落實[3]。
  四是,安全教育工作未落實到位。安全教育是強化高校以及師生安全意識的關鍵手段,其具有系統性的特征,但是當前安全教育仍然作為一項臨時性的教育活動,并未融入到課堂教學體系中,未受到學校以及師生的重視,從而導致安全管理教學工作只能停留在表面,簡單的向師生普及常識性的知識。
  2 高等院校實驗室安全管理措施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雖然實驗室安全管理在當前高等院校的日常發生重有所實踐,但是管理工作力度以及效果并不明顯,因此,仍應完善當前的管理制度、環境檢查、編制嚴謹的操作規程等方面出發,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以及科學性。
  首先,加強思想認知教育,展開專業的知識培訓。安全教育應融入到高校教學體系中,實現常態化,以此來不斷強化師生的安全意識,明確自身在使用實驗室過程中的責任,并始終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展開各項科研活動、實驗、教學活動等。同時,管理層以及校領導也要將實驗室使用安全教育作為學校常規性工作落實到日常事務議程中,并提升管理手段的科學性以及全面性,以便在發生安全事故后,可以及時做出有效的判斷以及正確的處理[4]。此外,學校應組織實驗室安全使用的知識培訓,聘請專業人士向學生普及實驗室使用的專業知識、規范的行為活動,并深入到實驗室進行現場指導。
  其次,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設,明確管理部門的責任范疇,保障運行機制的暢通。制度是安全管理工作落實的指導依據,因此,針對當前高等院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況,學校應積極爭取教工、實驗員、專業人士、學生等的意見,針對其提供的意見作出科學論證,以便補充到安全管理規章制度中,以便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性。例如,完善實驗室準入原則建設、儀器使用規定建設、實驗行為活動準則、藥品使用標準、“三廢”處理方式等多方面的規定,并根據管理制度內容落實各個部門的責任,涉及到職能交叉部分要求部門之間必須通過有效的溝通才能展開工作的落實[5]。
  再次,完善安全設施建設。當前諸多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硬件設施與條件都不足以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先進性與科學性,因此,完善安全設施建設十分關鍵,可以參照國際上先進國家的管理案例,根據高校自身的發展需要完善安全管理基礎建設,從而為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實提供堅實的保障。
  最后,完善評價考核機制,制定科學性應急預案。評價考核機制的建設對于督促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實,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水平都有著重要意義。根據各個級別管理責任確立責任體系,采取分類管理的方式,將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責任落實到各個部門以及各個工作崗位上,根據工作目標、工作標準、工作制度等內容制定考核機制,評價安全管理工作的完成情況,以便激發廣大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以及責任意識,實現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6]。此外,安全管理工作的目的是控制安全事故的發生,并在發生安全事故過程中及時采取有效的手段,降低損失與影響,但是安全管理事故的發生充滿不確定性,一旦發生安全事故,處理措施的科學性會直接影響事故處理效果,因此,制定科學的應急預案,根據安全事故的起因以及事故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處理手段,以便切實降低事故的危害與影響。   3 高等院校實驗室安全管理評價體系構建策略
  為了保障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應構建完善的評價體系指導安全管理工作體系的建設與完善,及時發現管理工作隱藏的風險隱患或缺陷,從而真正發揮安全管理預防實驗室安全事故的作用,針對實驗室安全問題采取主動管理。具體來講,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評價體系的構建應基于以下四項原則:一是,首要性原則,安全第一應是高校實驗室建造、使用、管理所有工作的首要宗旨,制定評價體系中每項評價標準都要從安全角度進行考量;二是,先進性原則,評價體系構建要與時代發展接軌,能夠為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建設提供先進的指導;三是,基礎性原則,評價體系的構建應全面考慮基礎性安全指標,保障評價原則以及機制的全面性、廣泛性、普遍性;四是,可行性原則,評價體系構建必須具備可操作性,內容規范、表述清晰、方便理解與實踐[7]。
  基于上述原則,以安全管理、管理人員、管理設施、管理物料、環境作為一級評價指標,展開對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評估。其中安全管理評價包括規章制度評價、安全教育評價、隱患與事故處理能力評價、師生配合評價;管理人員評價包括安全意識評價、工作實踐能力評價、安全培訓效果評價、健康狀態評價;管理設施評價包括儀器設備可靠性評價、使用狀況評價、安全防護評價、維護工作評價;管理物料評價包括分類標識評價、存儲狀況評價、安全標識評價、跟蹤流向評價;環境評價包括實驗室環境評價、環境規范性評價、安全文化建設評價等[8]。構建評價體系中可以對每項評價指標進行分析,確定其權重,從而制定評價標準,以便保障評價的客觀性、真實性。同時,根據權重表示每項指標的評價等級,讓師生以及工作人員能夠對實驗室的安全水平有清晰的了解,從而自覺的遵守實驗室的規則以及要求,規范自身行為活動,實現實驗室使用規范化與標準化[9]。
  4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發展水平與教育事業的發展,高校實驗室規模也會不斷擴大,這將極大的提高實驗室安全管理難度,因此,面對該挑戰,高等院校應對當前實驗室安全管理情況與狀態有清晰的認識,明確其中存在的不足與缺陷,從思想認知、管理制度、管理設施、考核評價等多角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與實力,切實在實驗室管理上落實安全第一的準則,以便為高校創造安全、和諧的實驗環境,推動科研工作、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 孫晶.高等院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實驗室安全管理的研究——以吉首大學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1):88-89.
  [2] 畢玉水.地方高等院校實驗室安全管理與評價體系建設探究[J].山東化工,2018,47(1):124-125,127.
  [3] 崔國印,黃剛,郭盛,等.經濟全球化視角下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構建與實踐[J].中國市場,2018,33(34):112-113,115.
  [4] 赫桂丹,陳珊珊,石晶,等.高等院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實驗室安全管理探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26(1):88-89.
  [5] 劉立明.高等院校計算機實驗室建設和管理中云桌面技術的研究與運用[J].科技資訊,2018,16(24):5-6.
  [6] 唐西西.基于信息技術的高校實驗室安全風險評估體系建設[J].科教文匯,2019,41(6):22-23.
  [7] 張弓,陳曦.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在檢測/校準實驗室中的應用[J].計量技術,2017,20(11):63-65.
  [8] 雷紅艷.“三標一體化”安全質量管理體系在瓦斯災害防治實驗室中的應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8,37(7):308-312,322.
  [9] 莎日娜,葉劍新,唐俊峰,等.校院兩級管理體制下加強高校實驗室廢棄物處置管理的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35(5):267-26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8210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