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居模式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改革開放40年,我國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富裕起來的農民對居住條件和環境也有了新的要求。農民的住宅規劃和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頭戲。因此,新農村住宅建設必須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充分結合農村居住習慣及環境特點,建設農村特色基礎設施,提高農民居住質量,探索新的農居模式。
1、新農村住宅特點
新農村住宅使用功能較為復雜,所處的環境貼近自然,具有獨特的鄉土文化:其主要特點。
?。?)使用功能的雙重性。 由于農村及農民的特殊性,其住宅具有雙重性。一方面用于居住和生活,另一方面用于生產,如生產用具和糧食的存放的空間及涼嗮活動的場所。
?。?)持續發展的適應性。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走向生活富裕之路的農民迫切需要改善居住條件,其住宅應與時俱進,建設應具有適用性、靈活性和可改性,既要滿足當前的需要,又要適應可持續友展的要求,盡可能避免反復建設勞民傷財。
(3)服務對象的多變性。在農村,農民對于生產方式、生產關系和生活習俗、鄰里交往都有著不同的理解、認識和要求,其鄰里關系極為密切,十分重視代際關系。因此,在農村住宅建設中要根據農民的實際情況而定。特別在規劃設計中,要立足實際,滿足農民的生活和生產需要,設計適合農村農民需要的住宅。
(4)建造的復雜性 。農民住宅的復雜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住宅功能復雜,既需有生活空間,又需有生產空間,還需各種工具及糧食的的儲存空間,還需活動空間等。二是農民發展及生活生產情況差異很大,貧富懸殊,有不少農民想建房而力不足。三是客觀條件的限制,如自然風景、土地資源和鄉土文化等。因此,農村住宅規劃設計建設要堅持因地制宜、節約資源、彰顯文化特色、宜居適用的原則,建設美麗鄉村。
(5)地方風貌的獨特性。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有十里不同俗之說。農民在住宅建設中,常常受到諸多影響和制約,如歷史文化、地域文化、鄉土文化和生活生產實用等。因此,在農村農民住宅規劃設計建設中必須注重保留原有地方風貌,留住鄉愁,創造富有地域特色的現代農村住宅。
2、新農村住宅規劃設計建設原則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把“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弊鳛樾罗r村建設的目標,農民住宅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點環節在規劃設計建設中要堅持以下原則:
?。?)立足當地實際,突出自然環境和自然景觀,保護好生態,留住鄉愁。突出宜居適用美觀,突出地方特色,建設宜居幸福新農村。
?。?)優化村莊建制和結構,增強服務功能,加大發展空間,實行規模發展,節約開發土地,實行可持續發展。
?。?)聽取農民的意見,尊重農民的心愿,尊重農民的生活習慣和需求,堅持以人為本,滿足農民的生活生產需求,做到農民不同意的事不做,決不能把好事做壞。
?。?)要以進一步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為標準,設施完善,既要有生活生產區,也要有活動區。要突出農村特色,留住鄉愁。
3、新農村住宅的合理規劃與設計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新農村建設的目標和標準。因此,新農居要圍繞這一標準合理規劃和設計。
?。?)合理規劃 。規劃是建設的第一步,只有好的規劃才能建設好的住宅。因此,新農居規劃要突出其合理性。一是規劃要突出住宅的整體性、節能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從農村農民實際出發,充分考慮農民的生產生活情況和鄉風鄉俗,堅持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留住鄉愁,彰顯地方特色。三是保護好生態環境,根據本地氣候特征和地理環境,對住宅、戶外活動場所、公共設施、道路、綠化和購物等綜合規劃,通盤考慮,整體設計,把各種問題解決在規劃中,建設幸福宜居村居。四是要堅持科學規劃,積極探索農村住宅建設新模式。政府相關部門必須要優先抓好縣域村莊布局規劃、村莊建設規劃、農村新村建設空間布局,處理好戶外交往空間與景觀節點的關系,做到美化、亮化、綠化、凈化,追求與自然和諧共處,改善人居環境。最后,還要積極探索以城鎮―集鎮―中心村為框架的農民住宅集聚新平臺,在城鎮、集鎮、中心村邊緣劃出一定面積作為農民住宅集聚用用現有的地形地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的優化布置,力求平面布局生動活潑、空間布局錯落有致,凸顯地方特色。
?。?)合理設計。新農村住宅設計要堅持“以人為本、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原則”,牢固樹立既要青山綠水,又要金山銀山的理念,整體規劃設計布局,突出新穎、美觀、實用。在體現現代氣息和現代文明,同時彰顯農村特色,兼顧住宅單體建筑設計以及村鎮總體規劃,將二者有機融合。進行農村住宅設計要堅持地、節約耕地,并盡可能做到實用,采取多種單元類型,進行系列化拼接,與此同時還要充分利用節能材料,達到良好的建筑節能效果。并要做到生活功能區和生產功能區嚴格分區,保證農民舒心幸福生活。對于影響生活質量的生產功能要盡可能劃分出住宅居住區之外。建立科學合理的新農村家居功能模式,確定適用、安全、方便、衛生、舒生產功能與生活功能的明確分區,對于影響生活質量的生產功能要盡可能劃分出住宅居住區之外。建立科學合理的新農村家居功能模式,突出適用、舒適、安全、衛生等綜合因素。在保證必備的生活空間的同時,要根據農民的不同職業保證一定的輔助功能場所。除此之外,要盡可能使用成熟的節能體系和節能環保建材,采取節能設計和節能施工技術,提高房屋節能效果,還要充分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做到節能降耗。
?。?)積極探索新農村住宅建設新模式。要堅持科學性的態度,用長久性的眼光,科學規劃設計新農村住宅建設,積極探索新農村住宅建設新模式。要優化村莊建制工作,優化調整200戶以下的行政村,調整后的村要達到300戶以上,實現以城鎮——集鎮——中心村為框架的居住模式。通過優化村莊建制規模,破除農村空心化、土地經營分散、基層治理乏力乏效困局,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鄉村。
總之,做好新農村住宅的規劃與設計,要充分了解農村住宅的特點,堅持以人為本、因地制宜,針對農村以及農民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充分和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促進新農村建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ㄗ髡邌挝唬?66617山東省萊西市馬連莊鎮人民政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877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