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后勤管理新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近年來我國高等院校的教育普及態勢越來越廣泛,高校的后勤管理的服務對象基數也越來越大,新時期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面臨著重重的挑戰和機遇。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是維護高校一切其他工作正常進行的前提保障,是承載著高校師生科研、教學、生活、學習以及業余服務的基礎性工作,新時期的高校教育改革離不開后勤管理工作的改革。本文結合當前我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現狀進行系統的分析,以建造“雙一流大學”為改革目標,全面探尋一條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新型后勤管理體制之路。
關鍵詞:新時期;后勤管理;改革
作為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后勤管理工作在促進高校教育科研工作穩步進行,維護高校基礎工作需求,支撐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新時期的市場競爭趨勢下,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正面臨著服務水平提升、社會化結構改革的重要變革,隨著高校工作對后勤管理工作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創建一套全新的后勤管理工作機制已經勢在必行。
一、 新時期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現狀
事實上,我國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實施社會化變革已經歷經幾十年,在這個時期內,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飛速發展,為高校提升辦學水平、擴大教學規模、提升辦學條件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新時期下,我國教育改革對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要求,然而絕大多數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依然保持原有的運行機制,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執行效率上都沒有較大的突破,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在高校人才培養、軟件服務水平、社會服務領域以及科學研究方面都不能與新時期下的市場競爭機制相匹配,無法適應當前我國全新形態下的社會經濟發展,不能夠釋放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全部潛能,這種“自閉式”的后勤管理工作不能夠有效運用人力資源和財務資源,后勤管理工作的公益性與經濟社會的利益性難以達到平衡,因此,我國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還存在很大的改進空間。
二、 當前我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2.1高校后勤管理工作體制與運行機制落后。
當前我國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無論在運行機制上還是管理體制上都缺乏一定的統一模式。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這種缺乏一定保障機制的后勤管理工作難以實現高水平的制度化和規范化的管理工作。當前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在運行機制上還缺乏數字化平臺的建設,管理工作的信息化進程可以幫助工作者作出科學、迅速、合理的工作決策,能夠有效兼顧高校自身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平衡,數字化平臺構建的缺失致使當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缺乏發展活力。
2.2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人力資源建設落后。
當前我國高校的后勤管理人員主要以社會用員工為主,編制內的后勤管理職工逐年減少,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由于受到高校人事管理體制的制約;另一方面受到高校的辦學經費制約,然而歸根結底在于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缺乏人力資源培養和建設過程。人力資源建設的缺失能夠造成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隊伍結構不合理、業務水平較低、人力資源梯隊建設不合理,從業人員還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對相關政策和行政法規的認識,嚴重影響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服務水平和管理質量。
2.3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資源短缺。
隨著我國高校擴招和教育資源的不斷拓展,多數高校呈跨越式發展,高樓林立的新校區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校區面積的增加給高校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管理都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無論學科建設、科學研究還是人才培養、職工待遇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這種斷崖式的發展使得高校的后勤資源很難滿足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需求。
2.4高校后勤管理在住宅建設和管理工作面前矛盾巨大。
隨著近年來我國高校的迅猛發展,新晉教職工逐年增加,而離退休人員也在不斷增加,這些日益增加的在職人口都給高校住宅建設提出了很大的難題。目前,我國的高校住宅區管理還在沿用傳統的福利化管理模式,加之高校住宅區的人口復雜程度增加,且并不能夠完全按照政府相關的物業管理規定實施物業管理,這些都給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帶來很大的矛盾。
三、 新時期高校后勤管理服務保障體系的構建
3.1構建與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相匹配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高校需因校制宜,依照本校所處區域的市場環境以及經濟實力為依據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構建要以服務為核心,凸顯高校管理工作的職能主體,運行的模式要以資產運營為發展手段,建立綜合性的后勤服務保障管理模式。例如:引進互聯網技術,加強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做好機制設計,使得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民主化、科學化、程序化、有效化。
3.2結合人力資源體制,完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要與人力資源管理深入結合,利用人力資源管理的優勢來解決后勤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各項問題。首先,深化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以國家勞動法規和相關政策為指引,建立適應高校發展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幫助高校解決人力資源結構不穩定、后勤管理人員素質不一的困境;其次,強化后勤管理隊伍業務培訓。高校要為后勤管理員工提供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多種類的相關管理業務培訓,保障高校后勤管理隊伍的業務素質和整體管理理念有著質的飛躍。
3.3合理調配高校后勤管理資源。
高校在執行后勤資源管理工作時需秉承減量約束、存量激活、增量激勵的工作原則來對高校的后勤起源執行動態性管理,并針對公共資源管理人員進行管理和監督的強化工作。高校資源管理過程中可自行籌備咨詢委員會,為資源管理相關制度的建設提供專業、可行、科學的依據,對校內的后勤資源實行優化配置,進而充分利用高校自身的現有資源,來實現高校教育事業發展的最大效益。
綜上所述: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對高校的教育、科研、生活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新時期下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難以滿足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高校的后勤資源難以得到充分的利用,高校需指定科學合理的后勤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結合人力資源管理的模式優勢,改進后勤管理工作方式,釋放高校后勤資源能量,來實現新時期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全新探索。
[參考文獻]
[1]王璨.關于深化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思考——談后勤規范化管理的難點操作 [J]. 淮北煤炭師院學報,2001(02):114-115.
[2]張源.高校后勤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7(14):238.
[3]黃文質.新形勢下高校后勤管理有關問題的探索[J].價值工程,2015,34(9):242-24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8989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