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皮甜瓜新品種‘海蜜9號’的選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海蜜9號’是以自交系‘E’(‘Y9609-108-16’) 為母本、‘L’(‘Y9711-105-9’)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中晚熟雜種1代厚皮甜瓜新品種。該品種全生育期115 d左右,果實發育期50 d左右,植株生長勢強,抗逆性較強,抗病性較強,抗枯萎病;易坐果,果實短橢圓形,果皮底色為墨綠色,覆粗密網紋,單瓜質量1.8 kg;果肉黃綠色,果肉厚度4.5 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5.9%,邊部8.9%;肉質脆,口感好;耐貯運性強,平均667 m2 產量2 881.5 kg。適宜江蘇省及其周圍地區春季保護地栽培。2018年通過農業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
關鍵詞: 厚皮甜瓜; 新品種; ‘海蜜9號’; 雜種1代
Breeding of muskmelon variety ‘Haimi No. 9’
BAO Weihong1,LU Jin1, XIE Zejun2 ,CHEN Wenqian1,ZHANG Yan1 ,LU Hui1
?。?. Haime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imen 226111, Jiangsu, China; 2. Haimen Zhangjian Vocational-technical School, Haimen 226100, Jiangsu, China)
Abstract:‘Haimi No. 9’ is a middle-late-maturity hybrid muskmelon variety, developed by crossing two inbred lion‘E’(‘Y9609-108-16’) and ‘L’(‘Y9711-105-9’).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is 115 days and the fruit development period is about 50 days. It is highly resistant to fusarium wilt. The fruit is easy to set .The fruit is short elliptic shaped with dark green skin and green netting. The flesh is green with 4.5 cm in thickness. The soluble solids contents of the flesh in center and near skin are 15.9% and 8.9%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fruit weight is about 1.8 kg with good storage and shipping ability. The yield per 667 m2 is about 2 881.5 kg. It is suitable for greenhouse production in spring at Jiangsu province and surrounding areas.
Key words: Muskmelon; New variety; ‘Haimi No. 9’; F1 hybrid
1 育種目標
我國栽培的甜瓜分為薄皮甜瓜和厚皮甜瓜兩大生態類群(亞種)[1]。厚皮甜瓜起源于中亞干旱地區,抗病耐濕性差,但產量高、貯運性好。20世紀90年代開始在我國東部地區塑料大棚、日光溫室等保護設施內大面積種植的光皮類型的厚皮甜瓜,如‘伊麗莎白’、‘西薄洛托’‘玉菇’等[2-4]。脆肉型的哈密瓜通過生態育種和設施栽培,實現了東移南進[5],但適宜江蘇種植的品種比較少[6-7]。隨著市場的變化和發展,具有哈密瓜風味的脆肉型網紋甜瓜成為熱門的育種目標[8]。針對市場需求,我們將育種目標確定為適于保護地栽培的肉質脆、耐貯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5%以上,單果質量1.5 kg以上,抗病性好、豐產性好的網紋甜瓜新品種。經過多年的選育,育成了符合育種目標的‘海蜜9號’。
2 選育經過
2.1 親本選育及其特性
母本‘E’ (‘Y9609-108-16’)是海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1996年把泰國引進的甜瓜品種‘網430’(F1)自交分離,經6 a(年)12代選育而成的優良自交系。該自交系中晚熟,全生育期115 d,果實發育期約45 d。兩性花(結實花)第1朵花著生節位較高,一般著生在第7~第9節子蔓的第1節上。果實圓形,平均單果質量1.5 kg,皮色青白,網紋均勻,肉色青,肉質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5%,邊部8.7%,肉厚3.9 cm,抗病性較強。
父本‘L’(‘Y9711-105-9’)是海門市農科所1997年利用日本引進的甜瓜品種‘タヵミ’(F1),經8 a 12代自交分離選育而成的優良自交系。該自交系晚熟,全生育期116 d,成熟期約50 d。植株生長勢強,葉較大,葉色深。兩性花(結實花)第1朵花一般著生在第8~第9節子蔓的第1節上。果實高圓形,平均單果質量1.8 kg, 皮色墨綠,網紋細而較勻,果肉綠色,肉質硬脆, 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8%,邊部10.6%。植株抗病性強,抗枯萎病,較抗白粉病、葉枯病。
2.2 選育過程
2011年秋季從春季試配的20個組合中,初步篩選出優良組合‘H21105’(‘E×L’),2012—2013年在海門市農科所甜瓜科技示范園區內進行品種比較試驗,確定組合植株健壯,果實網紋均勻,美觀,肉質脆,耐貯,產量高符合育種目標?!C?號’(‘H21105’)2014—2015年參加江蘇省甜瓜新品種區域試驗,表現優秀,通過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的鑒定,鑒定編號為蘇鑒甜瓜201501;2018年通過農業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登記號為GPD甜瓜(2018)320370。 3 選育結果
3.1 品種比較試驗
2012—2013年春季在海門市甜瓜科技示范園6 m寬大棚內進行品種比較試驗,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每小區15株, 小區面積7.2 m2,株距0.4 m,行距1.2 m,立架式栽培,單蔓整枝,12~14節留果,以‘海蜜8號’(CK1)、‘佳蜜’(CK2)為對照。結果表明(表1),‘海蜜9號’產量顯著高于2個對照,平均667 m2產量2 832.5 kg,比‘海蜜8號’增產32.4%,比‘佳蜜’增產22.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低于對照,但是其肉質脆,口感優于對照。
3.2 區域試驗
3.2.1 產量、品質、果實性狀比較 2014—2015年春季在海門、鎮江、南京、阜寧和南通大棚內進行區域試驗,小區面積5 m2,每小區20株,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以‘佳蜜’為對照,采用立架式栽培。結果表明(表2),2014年‘海蜜9’號667 m2產量2 800.1 kg,比對照增產17.3%;2015年為2 962.9 kg,比對照增產8.4%;2 a平均為2 881.5 kg,比對照增產12.6%?!C?號’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穩定,2014年5個試點的平均值16.2%,對照高2.7個百分點;2015年為15.5%,比對照高2.2個百分點;2 a平均15.9%,比對照高2.5個百分點?!C?號’邊部略低于對照。‘海蜜9號’果實為短橢圓形,果形指數1.2,果皮底色墨綠色,覆粗密網紋,果肉黃綠色;果肉較厚,平均4.5 cm;果肉脆,口感優于對照‘佳蜜’;耐貯運性強。
3.2.2 區域田間性狀調查 區域試驗表明,‘海蜜9號’植株生長勢強,易坐果,一致性好,耐逆性較強,抗病性強(表3)。
3.3 生產示范
2016—2018年在江蘇海門、海安、蘇州吳江、無錫江陰、上海崇明等地大棚或溫室進行生產示范試驗,面積6.67 hm2左右?!C?號’表現植株生長勢強,葉色深綠;抗病性較強,霜霉病、白粉病等常規病害發生輕,平均單果質量1.8 kg,667 m2產量2 500 kg,其中優質商品甜瓜率達98%,果實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18%,肉質脆,耐貯運,商品性好(見彩插8)。
3.4 抗病鑒定
2017年海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委托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對7個甜瓜品種進行苗期抗病性鑒定,鑒定病害為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技術方法參照NY/T 1857—2010。鑒定結果(表4)表明‘海蜜9號’高抗枯萎病,中抗霜霉病、白粉病。
表4 ‘海蜜9號’苗期抗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鑒定結果
[品種 霜霉病 白粉病 枯萎病 病情
指數/% 抗性
反應 病情
指數/% 抗性
反應 病情
指數/% 抗性
反應 海蜜2號 42.2 中抗 54.2 中抗 72.1 高感 海蜜4號 38.6 中抗 65.4 感病 4.8 高抗 海蜜5號 44.4 中抗 45.7 中抗 2.9 高抗 海蜜6號 69.3 感病 66.5 感病 88.0 高感 海蜜8號 37.0 中抗 64.8 感病 0.0 高抗 海蜜9號 47.4 中抗 44.8 中抗 0.0 高抗 海蜜10號 56.6 感病 48.3 中抗 53.3 感病 ]
[注] 病情指數為3次重復的平均值。
4 品種特征特性
‘海蜜9號’為中晚熟厚皮甜瓜品種,全生育期115 d,果實發育期50 d左右。植株生長勢強,抗逆性較強,抗病性較強,一致性好,易坐果;果實為短橢圓形,果皮底色為墨綠色,覆粗密網紋,單瓜質量1.8 kg,果肉黃綠色,果肉厚度4.5 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9%,邊部8.9%,肉質脆,口感好,耐貯運性強,667 m2平均產量2 881.5 kg。適宜江蘇及周圍地區春季保護地栽培。
5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江蘇及生態相似地區大棚、溫室春季栽培。(2)適時播種,培育壯苗:在長江三角洲播種期一般春季1—3月,春季苗齡35 d左右。(3)密度和施肥:立架式栽培,667 m2定植1 300~1 500株。一般667 m2施腐熟廄肥2 000~3 000 kg,硫酸鉀型高效復合肥50 kg。(4)栽培方式和整枝:立架栽培時精細整枝,定位留果,有利于提高產量,提高優等品率,提高效益。單蔓整枝,第12~第14節留果,子蔓結果,1株1果。第25片葉打頂,頂端留1~2個子蔓作為營養枝。開花時需人工輔助授粉或在留果枝開花前2 d棚室內放入蜂箱,利用蜜蜂授粉,及時疏果。(5)肥水管理:栽培前期適當控制肥水,以防徒長,幼果雞蛋大時,適當追肥灌水,注意均衡供給水分,使網紋均勻美觀,果實發育后期注意控制土壤水分,提高果實品質。(6)注意防治霜霉病和白粉病。(7)適時采收:一般從雌花開放到果實成熟約50 d左右,成熟時瓜位開始正??萁?,同時果柄基部四周出現黃斑,具體視果實發育情況而定。
參考文獻
[1] 林德佩. 中國栽培甜瓜植物的起源、分類及進化[J]. 中國瓜菜,2010,23(4): 34-36.
[2] 羊杏平,徐潤芳. 厚皮甜瓜東移研究之進展與展望[J]. 中國西瓜甜瓜,1994,7(4): 15-16.
[3] 張明方,蔣有條,李雪華,等. 南方多雨地區厚皮甜瓜引種初報[J]. 浙江農業學報,1995,7(3): 242-245.
[4] 王寶海. 江蘇省西瓜甜瓜產業發展現狀與展望[J]. 中國瓜菜,2006,19(3): 49-50.
[5] 吳明珠,伊鴻平,馮炯鑫,等. 哈密瓜南移東進生態育種與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研究[J]. 中國工程科學,2000,2(8):83-88.
[6] 孫國勝,孫青春,戴忠良,等. 厚皮甜瓜新品種‘春圣’的選育[J].中國瓜菜,2017,30(1):26-28.
[7] 李蘋芳,朱凌麗,姚協豐,等. 哈密瓜類型甜瓜新品種‘蘇甜4號’的選育[J].中國瓜菜,2017,30(11):21-23.
[8] 懷燕. 日本網紋甜瓜產業發展概況[J]. 中國瓜菜,2006,19(5):31-3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892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