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煙草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煙草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中國作為煙葉生產的大國,亟需發展現代煙草農業以提高煙草行業的競爭優勢和競爭力。本文分析了我國現代煙草農業的發展現狀以及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進一步提出了對策,以期為我國傳統煙草農業向現代煙草農業轉變提供方向。
關鍵詞 現代煙草農業;問題;對策;展望
中圖分類號 F326.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9-0244-03
Abstract The competition of tobacco industry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As a big country in tobacco production,China needs to develop modern tobacco agriculture to enhanc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ompetitiveness in the tobacco industry.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modern tobacco agriculture in China,as well a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and further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in order to provide a direction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tobacco agriculture into modern tobacco agriculture.
Key words modern tobacco agriculture;problem;countermeasure;prospect
作為農業大國,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了農業現代化的宏偉目標,而煙草作為農業發展中的重要組分,必然要推動自身發展、增強自身競爭力,為國家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國家煙草專賣局于2007年提出了發展現代煙草農業的戰略目標,旨在使傳統煙草農業轉變為現代煙草農業以適應農業發展形勢?,F代煙草農業要全面加快建設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努力實現“一基四化”的目標[1],即煙葉生產的規?;N植、專業化分工、集約化經營、信息化管理。
現代煙草農業作為煙草行業的重大轉型,應以減工、降本、增效、提質為目標,以創新煙草生產模式為核心,以滿足廣大煙農利益為出發點,最終實現國家利益至上、消費者利益至上[2]。但目前其發展阻力較大、困難較多,需要一個長期努力且非常系統的過程。針對我國現階段煙草的發展現狀提出可行性方案,有利于順利開展現代煙草農業發展工作,為煙葉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1 現代煙草農業的基本概念
現代煙草農業是通過實施集約化生產、規模化種植、專業化分工和信息化管理以及運用現代化機械設備、先進科學技術、適用的管理方法、便利的信息技術,加大生產要素投入,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實現煙葉生產可持續發展的一種煙草農業發展形態[3-4]。
現代煙草農業的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強煙田、煙區的管理及建設[5]。煙農作為煙葉生產的主體,是煙草行業發展的關鍵,政府是現代煙草行業發展的催化劑,起到橋梁和紐帶的作用。煙草企業與現代煙草農業發展的命運息息相關、互推互助[6]。發展現代煙草行業,應把煙田、煙區、煙農、政府、企業緊密聯系起來,實現煙田種植專業化,即專業化育種、專業化起壟、專業化耕種、專業化施肥、專業化植保、專業化烘烤、專業化分級等;提供煙草生產過程中的生產銷售服務、科學技術服務、信息服務、金融服務;保障煙農利益,使其消除后顧之憂。
2 存在的問題
目前,煙草行業發展面臨著諸多問題,如煙草種植品種單一,出現新品種研發、推廣滯后的現象;科研體系不全面、科研人員整體素質較低,并且缺乏國際交流[7];山區澇、旱、病、蟲、冰雹、低溫、大風等自然災害頻發,受災面積廣,經常造成煙葉減產甚至絕收;煙草常年連作,造成土壤養分供應嚴重不足;化學農藥的大量施入,嚴重威脅著煙葉的安全性。以上問題是我國發展現代煙草農業道路上的絆腳石,需要進行深入分析和及時解決。
2.1 機械化水平不高
由于地形地貌的限制,部分煙區很難實現機械化。一些山區地理條件復雜、經濟條件落后,嚴重制約著現代煙草農業的發展。如湘西山地面積比例超過90%[8],山區地塊小、坡度大,栽培、中耕培土、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煙葉采收等機械化程度較低,嚴重影響田間操作效率。云南煙區、廣東煙區和四川煙區的地形以丘陵或山地為主,受地形的限制,大型機器難以進行聯合作業,只能采用小型農機具、牲畜或人工作業,導致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工序復雜、規?;N植滯后和生產成本增加,因而地形已經成為阻礙煙草農業現代化進程的一個重要制約因素[9]。
2.2 基礎設施體系不完善
煙葉生產基礎設施主要包括煙水、煙路、煙電、煙機、煙房、煙葉收購站等綜合配套設施[10],是煙葉生產的重要保障。湖南寧鄉的煙水、煙房、煙葉收購站等設施不完善[11],水資源不足,電力設施、道路及網絡建設不能滿足烘烤集約化、生產機械化的要求,收購場地、倉儲設施建設也不能滿足需求。與平原地區相比,湘西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成本高,同等投入配套范圍相對要小,長期以來,由于投入的建設資金少,基礎設施體系薄弱。貴州開陽縣煙田綜合治理、煙地保護、煙水、煙路、煙房、防災減災設備等基礎設施落后的局面沒有在根本上得到改善[12]。湖南永州煙水設施有了較大改善,但煙區排灌設施仍然落后[13],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也較弱,同時煙葉收購站和煙房亟需加強建設。山地煙區育苗設施落后,缺少煙機,煙站、煙水、煙房、煙路等配套設施不完善[14],與規模化種植的要求差距很大。 2.3 煙草種植不具規模性
煙草規?;N植受土地、資金、技術、勞動力等因素的制約,多以家庭為單位的分散種植為主[15]。農村土地實行承包責任制,農戶土地分散,不能形成種煙規模。土地流轉難度大、土地租金逐年提高、土地流轉周期較短,嚴重影響現代煙草農業種植的規模。
此外,農資價格上漲,租賃費、地膜、機械燃油費、農家肥等其他物質與服務項目成本均有所上升[16]。種煙效益降低,與其他農產品比較,競爭優勢逐漸減少,煙農種煙積極性有所下降。
2.4 專業化水平較低
實現現代煙草農業,專業化人才及煙農的素質尤為重要[17]。隨著城鎮化建設的推進,農村多數青壯年農民外出打工,大學生畢業后不愿回到農村發展,導致煙農整體素質下降、勞動力短缺。大多數農民文化素質低,思想守舊,對新事物、新政策、新技術接受較慢,嚴重阻礙了煙草農業的發展。煙農沒有堅實的理論基礎,知識結構、文化結構、操作技術及對新思想的領悟能力較低,缺乏具有較高權威性、較強技術能力的綜合人才,不能滿足現代煙草農業發展對人力資源的素質要求[18]。
2.5 煙葉生長環境惡化
煙葉的生態條件逐漸發生改變,主要表現在水土流失、農田土壤肥力下降和土壤污染嚴重[19]。土壤pH值偏酸或偏堿,長期連作導致土壤中營養元素偏耗嚴重、土壤養分供應嚴重不平衡、煙葉質量下滑、病蟲害嚴重等。土壤質量的改良和農田水利改造需要消耗較大的成本[20],普通農民無力承擔昂貴的改造費用。如四川涼山地區為了解決灌溉問題,雖然已經修建了大量水窖,但仍無法滿足煙株正常生長的需水要求,靠天收現象尤為突出,不少農田的劣勢條件沒有得到改善,甚至惡化。
3 對策
傳統煙草行業向現代煙草行業的轉變是一個長期且曲折的過程,既需要制度的改變,也需要思想的扭轉。煙田管理不再單純依靠傳統的人力勞動,其要求較高程度的機械化[21]。種植規模不是一家一戶的小生產模式,而是利用土地流轉、租賃等政策實現大規模種植和專業化管理[22]。需要做好科學規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運用信息化管理技術,培養煙草生產專業化人員,提高廣大煙農的素質;需要利用先進的科學制度,完善各種基礎保障制度。
3.1 科學規劃煙草生產,實現規模化種植
種植煙草前要對煙草品種選擇、煙葉采收及分級、肥料施用、病蟲害防治、種植規模等進行科學規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煙草規模化種植和集約化經營[23]。自2005年國家實施基本煙田配套建設以來,我國煙葉基礎建設逐漸完善,為形成現代煙草農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4]。要計劃好資金投入,保證資金流通。湖南永州在統一規劃基礎上,以“田成方,路成網,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為原則進行土地整治,全面配套林、路、橋、涵、閘、溝、渠、田等設施,提高煙田的產出效益以及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25]。河南省通過采取部分有效措施加快了土地流轉,實現了土地的承租者和出租者雙贏[26]。同時,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允許農民以轉包、互換、出租、股份合作、轉讓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27]。
3.2 培育優良煙草品種,實現煙草多元化
敢于創新,培育出煙堿含量適中、香氣足、質量優、產量高的新品種[28]。運用漂浮育苗培育無病壯苗;生產高效、低毒、低殘留、無公害的農藥或生物農藥;選育抗病、抗蟲、抗逆等優良品種,種植有機煙草,減少危害[29]。
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煙草運用多元化[30]。提取煙堿制成人類需要的藥品[31];煙草中的胡蘿卜素[32]和檸檬酸[33]是治療心臟病所需藥物的重要成分;從煙草中可提取制成食品的蛋白質[34]、高純度煙草蛋白質和煙草糖[35],可作為21世紀解決糧食問題的途徑之一[36]。
3.3 加強宣傳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
做好宣傳教育工作,通過電視、網絡、講座等形式讓廣大煙農了解煙草發展形式,傳遞正能量,以此來激勵煙農的種煙熱情和積極性[37];利用條幅、廣告等進行廣泛宣傳,營造良好氛圍;突出煙農的重要性,激發其主人翁意識[38];選擇具有良好帶頭作用的煙農,以個別帶部分、部分帶動整體的方法鼓勵煙農們團結起來,使其帶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去種煙,并把煙種好[39];做好煙農服務工作,加大補貼力度,實行風險基金保障制度,消除煙農后顧之憂[40];為種煙效益好的煙農繳納部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通過與高校聯合開展專業講座等形式,聘請專家對煙農進行培訓,培養一批高素質煙農隊伍;拓寬煙農視野,提高種煙技術[41]。
3.4 建立規范的煙農檔案
按省局統一印制產購合同書,由各產煙地縣煙草局將產購合同書下發至煙農手中,組織好煙葉產購合同的簽訂工作[42]。為使簽訂合同規范化,需加強技術人員培訓,確保各產煙地縣公司的花名冊和合同正、副本相一致,保證煙農手中的合同手續齊全、數量一致,簽訂種植面積和發放種子相一致,苗床面積和移栽面積相一致。對煙農實施戶籍化管理,嚴格落實合同生產收購[43]。
3.5 加強信息技術應用,建立災害預測制度
運用“3S”技術,可以探測煙草的種植面積、土壤肥力狀況、病蟲害等,可以對煙草進行精準施肥、灌溉、病蟲害防治[44]。將煙葉烘烤與網絡結合,提高烘烤過程中對煙葉的調控,提高煙葉質量[45]。建立農業氣象專家預測系統和病蟲草害監測網點,根據災害性天氣和病蟲發生動態,及時發出信號,提前預防,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4 展望 現代煙草農業的成功轉型,將為煙草發展提供更多機遇?;趪医洕目焖侔l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家對煙葉生產的要求越來越高,降焦減害成為煙葉生產的一大標準。這對育種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優質高產成為其努力的方向。人民群眾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在吸煙有害健康的大環境下,發展有機煙草成為趨勢。促進煙草多元化、研究煙葉新用途為煙草發展提供了新途徑??傊聲r代對現代煙草農業提出了新要求,走煙草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需要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
5 參考文獻
[1] 李世勇,關博謙,韋風杰.現代煙草農業生產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
[2] 藺忠龍,毛建書,張拯研,等.現代煙草農業建設中實現低碳發展的思考[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7):4317-4319.
[3] YAN X Y,WU Z H,JIAN J C,et al.Analysis of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lymphocystis virus and its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with its hosts[J].Virus Genes,2011,43(3):358-366.
[4] 肖瑞.四川省現代煙草農業創新與發展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8,46(14):223-225.
[5] 孫珊珊.云南現代煙草農業生產組織形式的現狀與分析[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0.
[6] 視琪雅,朱雅玲,劉英,等.湖南省現代煙草農業生產組織模式發展現狀與創新[J].現代農業科技,2010(19):359-360.
[7] 張晗等.優質煙草的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09,15(1):189-190.
[8] 張黎明,周米良,向德明,等.湘西山區建設現代煙草農業的思考[J].作物研究,2010,24(2):76-79.
[9] 薦春暉,朱峰.旬陽山區特色現代煙草農業建設與發展的思考[J].湖南農業科學,2011(22):10-12.
[10] 黃忠向.發展現代煙草農業促進煙葉生產可持續發展的探討[J].廣東農業科學,2009(2):139-140.
[11] 唐國強,楊柳,袁國龍,等.寧鄉縣現代煙草農業發展探索[J].湖南農業科學,2010(3):95-97.
[12] 饒陳.開陽縣整縣推進現代煙草農業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商貿,2013(28):142-143.
[13] 徐文軍,高春洋,趙松義,等.湘南煙區現代煙草農業發展的思考與對策:以湖南永州為例[J].湖南農業科學,2008(2):134-137.
[14] 孫文波.論現代煙草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J].作物研究,2009,23(增刊1):153-155.
[15] 蘇新宏,郭三黨,蔡憲杰,等.現代煙草農業背景下煙農的意愿和行為特征[J].現代煙草農業,2010,16(1):76-80.
[16] 李婷,賀廣生,陳澤鵬,等.發展現代煙草農業的思考與對策:以廣東南雄為例[J].廣東農業科學,2009(12):248-250.
[17] 魏子全,董長軍,白松濤.加快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的思考[J].農民致富之友,2011(21):71.
[18] 宋光輝,龐天河,劉艷芳,等.現代煙草農業發展的瓶頸與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1l,39(7):4400-4401.
[19] 唐世凱.我國現代煙草農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貴州農業科學,2009,37(11):211-213.
[20] YAN X Y,SUN X Q. Expression of putative zinc-finger protein lcn61 gene in 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 China(LCDV-cn)genome[J].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2009,27(2):337-341.
[21] 中國煙草總公司鄭州煙草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中國煙草種植區劃[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6-60.
[22] 黃潤清.淺談山區縣現代煙草農業建設途徑[J].作物研究,2009,23(增刊1):240-242.
[23] 吳云平,張斌.安徽省煙葉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0(17):100-102.
[24] 李軍萍.發展現代煙草農業的思考[J].河北農業科學,2008,12(9):108-110.
[25] 劉國順.2009年中國煙草煙葉生產指南[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
[26] 蘇新宏,韋鳳杰,胡海波.河南省現代煙草農業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2,33(2):62-67.
[27] 李寧順,金波.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現狀初探[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0,31(5):42-45.
[28] YANG J Q,ZHOU X D,LIU D,et al.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satellite loci in the fish Coilia mystus(Clupeiformes:Engraulid-ae)using PCR-based isolation of microsatellite arrays[J].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2011,10(3):1514-1517. [29] LIN L,ZHU L,LIU S F,et al.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loci for the Japanese anchovy Engraulis japonicus(Engraulidae)[J].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2011,10(2):764-768.
[30] 曹務棟,黃國友,王唯,等.關于發展現代煙草農業科技創新問題的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09(13):69-70.
[31] LI Q,YUE Z,HU H,et al.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 for rapid detection of 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J].J Virol Methods,2010,163(2):378-384.
[32] CANO I,FERRO P,ALONSO M C,et al.Application of in situ detection techniques to determine the systemic condition of 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 infection in cultured gilt-head seabream,Sparus aurata L.[J].Journal of Fish Diseases,2010,32(2):143-150.
[33] YANG Q L,HAN Z Q,SUN D R,et al.Genetics and phylogeny of genus coilia China based on AFLP markers[J].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2010,28(4):795-801.
[34] DUDU A,PUPA O,GEORGESEU S E,et al.Molecular analysis of Ro-manian salmonid species based on 16S rRNA and 12S rRNA sequences[J].Archiva Zootechnica,2010,13(3):30-40.
[35] LIU D,GUO H Y,TANG W Q,et al.Comparative evolution of S7intrnn l and ribosomal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n Coilia,nasus(Clupeifor-mes:Engraulida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12,13(3):3085-3100.
[36] 蘇賢坤,張曉海,廖德智.煙草綜合利用現狀及其前景[J].貴州農業科學,2006,34(5):120-122.
[37] 查文菊,王贏.淺議職業化煙農建設[J].云南農業,2009(2):55-56.
[38] 王豐,丁偉.對發展煙葉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思考[J].中國煙草科學,2009(4):62-65.
[39] 蘇新宏,郭三黨,蔡憲杰,等.現代煙草農業背景下煙農的意愿和行為特征[J].現代煙草農業,2010,16(1):76-80.
[40] 王豐,丁偉.煙葉技術推廣中訊息服務模式的構建與應用[J].中國煙草科學,2009(3):77-80.
[41] 浦勇,楊嘉,藺忠龍,等.現代煙草農業建設中職業煙農的培養[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21):12658-12660.
[42] 姜靜.延安市現代煙草農業建設與發展的思考[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9(2):92-95.
[43] 唐莉娜,陳順輝.循環農業:現代煙草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自然選擇[J].中國煙草學報,2009(5):58-61.
[44] TSUKAMOTO K,CHOW S,OTAKE T,et a1.Oceanic spawning ecology of freshwater eels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J].Nature Communications,2011,2(179):1-9.
[45] 林培章.福建省現代煙草農業發展對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0.
作者簡介 李玉寶(1989-),男,河南濟源人,碩士,農藝師,從事煙草栽培及生理生化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 2019-01-0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40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