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教學模式在計算機類專業課程中的實踐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MOOC平臺作為我國在線教育的領跑者,有著較傳統教學和純網絡教學天然的優勢,將其融入到翻轉課堂中,更是增加了課堂競爭和激勵機制,增加了師生交互,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教育領域中存在教育公平和教學質量的問題;期待言傳與身教并齊,并促使教師與學生共同進步,讓注重實踐教學環節的計算機類專業課程內容學習平臺在線上線下同步開展教學設計、鞏固教學內容,完善考核方式,使教學成果取之平臺用之課堂。
【關鍵字】MOOC;翻轉課堂;混合教學模式;難題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TP4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4-0094-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4.044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Mixed Teaching Mode in Computer Major Courses
GUAN Jin-jin ZHUANG Yan RU Xing-wang
(ANHUI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Hefei Anhui 231131,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s the leader of online education in China, MOOC platform has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pure network teaching. It is integrated into the flipping classroom, which increases classroom competition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increases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it solves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al fairness and teaching qualit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expects that words and teaching are in line with each other, and promotes the common progres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so that the computer-based professional course content learning platform that focuses on practical teaching links is online and offline. Synchronize the teaching design, consolidate the teaching content, improve the assessment methods, and make the teaching results take the platform for the platform.
【Key words】MOOC; Flip classroom; Mixed teaching mod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0 緒論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規模在線開放課平臺作為一種新型在線教育形式,起源于麻省理工學院開放課程計劃“開放教育資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AER),在此基礎上三大MOOC平臺——Coursera,Edx、Udacity也于2012年“MOOC元年”正式運營;我國教育部早在2000年就啟動了“新世紀網絡課程工程”,2011年啟動了“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工程”,現在更是有教育部與財政部支持建設的“愛課堂”、清華大學的“學堂在線”和上海交通大學的“好大學在線”等知名高校牽頭,各大主流智慧平臺在全國高校中競相應用開來。MOOC平臺為課程提供者和學習者提供不受時空控制的更廣的交流平臺,其課程內容覆蓋范圍廣、教育資源優質、教學團隊精良、教學形式多種多樣,學習者可以根據自身時間安排和學習基礎,選擇適合自身需求的課程資源,通過線上聯系、討論反饋和課后作業檢測鞏固學習效果[1]。
翻轉課堂最早起源于美國兩名化學老師,他們把錄制好的課堂演示錄像投放在網絡空間讓需要補習功課的學生可以方便的在家學習;翻轉課堂在我國研究起步較晚,但是從2013年以來幾所實力雄厚的高等師范院校對其進行了深入的理論研究,效果顯著,研究論文呈現幾何級分布,翻轉課堂理念也在高校中得到廣泛推廣。翻轉課堂,它主要是通過顛倒“知識傳播”和“知識內化”方式,課前策劃教學設計和教學活動,錄制知識點視頻和PPT音視頻,課中引入課堂競爭和激勵機制,抓住學生專注力,有的放矢,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2]。
1 計算機類專業課程特點
?。?)計算機專業它具有偏應用,重實踐,就業口徑廣的特點,要求開設基礎教學與專業訓練結合的專業課程,重視實踐性教學環節,注重自主性實踐教育,以期加強學生綜合知識應用能力。
(2)計算機類專業課程體系應體現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切實做到“必需夠用”,注重課程設置的模塊化,實現“按需施教”。
?。?)計算機類專業課程是高等院校中高年級學生必修專業課,對計算機領悟能力、思考能力和應用能力要求較高。
?。?)課程操作性要求高,技術信息量大,要求具備相應的計算機網絡基礎和計算機語言基礎,高職學生較難掌握,知識系統性強,重難點較多,但高職學生解決問題韌勁和方式存在不足。 2 混合教學模式
在“互聯網+”創新2.0時代下,高職院校專業課程主要采用“MOOC+翻轉課堂”的混合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其中MOOC采用課堂競爭和激勵機制將完整教學內容投放在網絡空間中,利用豐富的線上活動,實時掌握學生學習進度,統計學習行為,開展在線交流討論,實現在線答疑、批改課業作業,穿插習題、實驗操練、程序測評等互動元素,實現教學全過程在線;而翻轉課程則是把課前準備好的短視頻(一般不超過10min)按照“章——節——知識點”劃分后安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引導性易產生共鳴話題,激發學生求知的好奇心,準確抓住學生關注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3]。
2.1 MOOC教學和翻轉課堂各自利弊觀
總之,Mooc教學是緊緊圍繞學生這個核心,知識重難點鮮明,在視覺和聽覺上強化記憶,對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估是一種突破和創新;翻轉課堂是利用信息化手段,突出學生在教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強調課前學習重要性[4]。
2.2 “MOOC+翻轉課堂”混合教學模式的誕生和開展
結合以上分別對MOOC教學和翻轉課堂的利弊分析,不難發現,兩種方式各自有短板和長版,那么如果我們將兩種方式整合,實現線上線下同步開展教學,揚長避短,會不會產生更好的效果呢?
我們利用MOOC教學系統的教學設計,彌補翻轉課堂單一化、碎片化的缺陷,變強加式、任務式為浸入式和互動式;而翻轉課堂也可以彌補身教不足的缺憾,在交互性上融入MOOC教學,這樣MOOC平臺為翻轉課堂提供學習資源,翻轉課堂上教師指引和監督學生學習。
2.2.1 混合教學模式存在的難題
首先是視頻類教學資源建設問題。一門課程的教學資源建設要強建立符合校情和學情的課程目標,對內容選擇和表現方式設計要求突出學習者差異;需要專門的教學團隊針對課程標準和教學培養方案,設計課時,分章節實現視頻資源的制作;高校視頻制作平臺環境和技術不夠先進,制作成品效果不佳。
其次混合教學模式仍不適合大范圍推行條件。因為不同專業定位的高校、文理工農醫等不同學科教學場所和課堂設計不同,教育模式和方法不同,學科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目標更是有著很大的差距。
再次學習監督和評估機制仍是軟肋。教學監督和評估體系是保證教學過程,檢驗教學標準的重要機制,每一學期、每一節課乃至每一個知識點,教學督導機構都要對教師教課,學生學課全過程進行監管,但是無法覆蓋到所有方面。
2.2.2 “MOOC+翻轉課堂”混合教學模式結合對策
第一要求教師課前做好充分課堂教學設計。始終依據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提煉出每一節的課堂教學大綱、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重難點,制作學習任務工單;收集課堂所需的教學素材,制作教學課件,上傳視頻,發布學習任務工單,務必要求知識要點短小精悍、內容生動,課件模板與教學內容相關或風格一致,插圖生動科普,問題導入開門見山,聯系舊知揭示新知,巧設懸念引人入勝,創設情境啟迪思考,案例分析直觀演示;建議采用Camtasia Studio或Office Mix專業錄制微視頻軟件進行“微課”、“微視頻”制作。
第二構建網絡線上教學信息化資源平臺,階段性檢查線上學習成果, 結合線下課堂教學及時調整教學實施方案。充分以知識為中心,以掌握操作能力為目標,基于逼真的模擬測試環境,輔以重點知識視頻講解,通過網絡學習公告、課程文檔、參考資料、作業練習、溝通討論、測試反饋,問卷調查等手段收集線上學習成果和問題,線下課堂教師通過設計問題、分組討論、實操演示、錯題講解、歸納總結等方式有針對性重點講授重點、難點、疑點,爭論點,從而加大加快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在學生中的使用和推廣。
第三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和激勵。線上mooc平臺要求學生課前瀏覽課件或講義,觀看教學視頻,完成任務討論與測試,并閱讀拓展資料,教師可同步查看學生完成的學習進度、程度和差距;課中采用生動有效的方式導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出錯環節、難以消化內容進行重點講授、歸納總結;課后查看線上習題和測試內容,統計學生學習成果,進行教學反思。
第四視頻制作突出“實景還原,模擬仿真”方式呈現。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1)課堂實拍,注重師生課堂交互環節;(2)屏幕錄制,手寫講解和ppt講解結合方式實現畫中畫效果;(3)演播室錄制,可以實現ppt、教師同步錄制,并在后期加以完善;(4)專題專組采訪錄制,課題組成員就某一具體章節主題開展交流討論,分析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環節,選擇表現方式,完成人員分工,共同完成教學視頻制作[5]。
3 結語
線上MOOC線下翻轉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誕生于在“互聯網+”Web2.0時代,其存在是高等教育發展在線教育領域的產物,遵循知識模塊微化原則,強調課程目標、內容設計、表現方式、教學評價等環節設計來滿足學生的需求和差異,突破傳統教育課堂資源的壟斷,最大可能實現優質資源教育公平,實現知識共享。
【參考文獻】
[1]李艷,張慕華.高校學生慕課和翻轉課堂體驗實證研究———基于231條在線學習日志分析[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5(05):73-93.
[2]章木林,孫小軍.基于慕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以大學英語后續課程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5,25(08):81-87.
[3]胡杰輝,伍忠杰.基于MOOC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4(06):40-45.
[4]車啟鳳,方媛.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及案例分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2):42-46.
[5]李赟,林祝亮.高等教育翻轉課堂教學效果分析與思考[J].電化教育研究(課程與教學),2016(2):14-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075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