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社團持續健康發展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校學生社團是豐富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它能夠發掘和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強化學生思想政治建設,豐富高校第二課堂的內容。該文通過對高校學生社團作用、現狀和存在問題原因的解析,有針對性地提出促進學生社團持續健康發展的相關措施,讓學生社團更好的發揮作用、促進教學,進一步提升和深化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關鍵詞:高校學生社團 問題 措施 健康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4(c)-0223-02
高校學生社團作為豐富校園文化活動的載體,既是大學生興趣的聚合點,也是大學生第二課堂的發散點,更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著力點,不僅能夠發掘和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也能夠拓展和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更能夠提升和深化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高校學生社團是在高校黨委領導和團委指導下,由大學生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指導、自我監督的學生組織。積極構建、完善和強化以大學生為主體且具有科學性和可行性的高校學生社團發展機制,是保障高校學生社團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之策。
1 高校學生社團發展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現階段高校學生社團發展普遍處于瓶頸期,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學生社團數量增長緩慢,尤其是新注冊學生社團數量增長幾近停滯;二是學生社團納新難度增加,學生社團后備力量不足;三是學生社團缺乏積極性,學生社團活動頻次和活動質量有待提高。
欲解此疑,必究其因。學生社團數量增長緩慢,一方面是因為現有學生社團已相對滿足學生需求,另一方面是由于學生社團出現同質化現象,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社團差異化發展。學生社團納新難度增加必然引起學生社團后備力量不足,嚴重可導致學生社團發展出現斷層甚至消失,此問題的出現既是學生社團創新性不足的重要體現,也是學生社團定位與學生需求不對稱的必然結果。學生社團缺乏積極性的原因較多,不僅與學生社團負責人自身態度和能力有關,也與學生社團缺乏學校物質資金等支持有關,但關鍵是因為學生社團自身活力不足。
2 積極探索新方法,構建高校學生社團持續健康發展機制
縱覽高校學生社團發展遇到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探索和構建適應現階段高校學生社團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機制就顯得迫在眉睫。結合各高校實際情況,在推進高校共青團改革工作中,可嘗試以下幾種對策促進學生社團持續健康發展。
2.1 完善管理體制,明確共青團職責,強化引導與服務
始終堅定不移的維護高校黨委在學生社團工作中的領導地位,清晰明確高校共青團在學生社團管理上的統籌指導作用。首先應確保高校所有學生社團的注冊登記、評優考核等管理服務工作歸屬高校共青團;其次應取消對學生社團校院兩級的區分,統一層次,統籌管理;最后應強化高校共青團或學生社團聯合會的引導與服務意識,實現對學生社團發展全流程的管理、服務、指導、監督,重點發揮好對學生社團的引導作用,最終促進高校學生社團的相互融通。
2.2 構建科學化、多樣化、專業化的高校學生社團發展格局
將社團建設有效融入到高校育人體系中,營造“敢于承擔、勇于拼搏、善于創造、勤于登攀”的學生社團工作局面,支持思想理論類社團與學術科技類社團發展,扶持體育類與創新創業類社團創立,鼓勵文娛類與實踐服務類學生社團,引導學生社團緊密與學生興趣相結合,與經濟社會發展速度相結合,與高校專業設置相結合,形成科學化、多樣化、專業化的社團發展格局,引導學生社團成為學生鍛煉思維和提升技能的重要平臺,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載體,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高地。同時進一步規范校園活動,實現“日?;顒又贫然闵⒒顒酉到y化,大型活動主題化,主題活動品牌化,品牌活動精品化”。
2.3 規范學生社團掛靠單位,完善學生社團指導老師聘任和激勵機制
掛靠單位是保證學生社團良性發展不可或缺的部分,應從嚴規范學生社團對掛靠單位的選取和依托,形成共青團統籌指導,掛靠單位業務指導的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模式,既不能忽視共青團對學生社團的統籌指導又不能忽略掛靠單位對學生社團的業務指導。原則上應保證學生社團指導老師來源于掛靠單位,且應不斷完善指導老師的激勵機制,探索指導老師指導學生社團的課時制激勵模式。
2.4 推動高校學生社團團支部建設
學生社團是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重要陣地,推動高校學生社團團支部建設,有助于更好發揮共青團思想引領的作用。可探索成立高校共青團學生社團工作委員會,由其負責學生社團的團支部建設及管理工作,推動高校學生社團團支部的建設,最終與班級團支部形成橫向和縱向的呼應,形成固定性和流動性的全覆蓋,從而拓寬共青團工作的廣度和深度。
2.5 加強學生社團干部培養
因為學生社團自身的屬性,在很大程度上,學生社團能走多遠,能發展多好,與學生社團干部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高校可定期開展“學生社團菁英計劃和骨干培訓班”,一方面督促學生社團培優選優,另一方面提高學生社團干部的理論水平和業務工作水平,同時加強學生社團干部之間的溝通交流,從而促進學生社團在方向上不迷茫,在傳承上不斷層。
2.6 完善學生社團評價體系,探索建立學生社團維權體系
學生社團的長足發展必定離不開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構建和完善適應新形勢新時代下的學生社團評價標準以及學生社團活動評估標準,是引導學生社團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要注重維護學生社團權益,加快轉變校級學生社團聯合組織由“活動型”向“服務型”轉變,加快學生社團權益維護渠道由單向反映向雙向響應轉變,切實暢通學生社團維權渠道和增強學生社團聯合組織服務意識,探索一套有別于傳統又具有高校特色的學生社團維權體系。
新時代、新思想、新目標、新征程,促進高校學生社團持續健康發展是一項長期且動態變化的課題,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切以學生為出發點,才能保證學生社團在發展過程中能夠逆流而上,緊跟時代步伐,永葆生機和活力。
參考文獻
[1] 毛麗連.基于品牌理論的高校學生社團建設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3(2):16-17.
[2] 王小敬,鄧偉娜.簡析高校學生社團的建設研究[J].知識經濟,2016(11):71.
[3] 李雪,于穎.高校學生社團建設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30(3):28-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096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