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中小企業會計規范化問題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經濟市場的不斷發展,中小企業在不斷的涌入,而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所占的比例會逐年提高。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小企業必須要符合現代化企業發展的方向,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做重新的調整和完善,規范財務管理內容,建立并健全相關財務制度,制定行之有效的內部管理體系,從而推動企業的發展。該文對中小企業會計規范化問題展開了一系列的分析,首先提出了中小企業的特點,接著從4個方面分析了我國中小企業會計規范化中的問題,最后針對問題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對策,以為相關工作者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中小企業 會計規范化 策略建議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4(b)-0092-02
1 中小企業的特點
?。?)靈活、有創新能力、工作效率高。中小企業在激烈的競爭條件下謀求生存和發展的一個現實抉擇,就是依靠其靈活的機制和創新能力并選擇合適的戰略,它們大多采用集中戰略、尋找空白戰略、特色經營戰略、競爭戰略聯盟、突破戰略等。
?。?)企業規模小、行業涉及面廣、業務單一。中小企業的規模小主要體現在年營業額較少,有相當一部分屬于小規模納稅人。資金投入量不大,這與企業融資渠道有關,主要靠內部積累和親朋好友借款,銀行金融機構提供的資金相當有限。中小企業涉及行業門類齊全,有從事產品的批銷、簡單的服裝加工、食品加工,還有機械、化工,甚至于高科技等。但是它們往往只側重于某一項產品或業務,很少有多元化經營,其業務流程相對簡單。
?。?)管理水平不高。中小企業普遍沒有經過科學化管理的熏陶,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方式上過度集權,不夠民主,往往易傷害從業人員的積極性。而且管理隨意性強,缺乏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獎懲沒有制度;財務不透明;習慣于業務管理;不重視精神激勵,只注重物質激勵等。
2 我國中小企業會計規范化中的問題
?。?)機構設置不符合規范,會計人員素質不高。企業會計規范化的最基本的內容是要有完善的機構設置、崗位人員的配置,而在現實情況中,有的中小企業沒有設立獨立的會計機構,更沒有專門的會計人員;有的中小企業中設立了會計機構,但是對崗位的分工和職責沒有明確劃分,導致崗位形同虛設。在中小企業中的一個普遍現象是,會計人員都是自己家親戚或朋友,這樣不僅沒有保證會計工作的獨立性,而且出現的都是一人說了算的局面。雖然有的中小企業也對外招聘會計人員,但是往往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企業發展前景以及人們對中小企業的認識偏差等原因,使得中小企業對會計人員的吸引力遠遠不夠。所以,由于以上的原因,導致了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從而影響了會計規范化的發展。
?。?)相關的會計制度不健全。對于任何企業而言,一套完善科學的會計制度,是保證企業能夠正常持續發展的前提。在中小企業實際的工作中,沒有完善的會計制度,有的企業中只設定了幾項制度,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也沒有真正的執行,制度形同虛設的現象十分嚴重。由于企業內部制度的不健全,從企業的短期利益來看,可能會獲得可觀的收益,但是從企業的長遠發展來看,對企業產生的不利影響很多,這其中包含:管理混亂、資產流失、貪污現象等。
?。?)會計核算的主體界限不明?,F階段,中小企業的發展都是建立在改革開放后,所以對于產權制度沒有清晰的認識,更沒有規范其內容。中小企業的產權與個人產權、經營權與所有權等都沒有清晰的界定劃分,對于一些小型的民營企業而言,誰拿錢投資誰是經營者,誰說了算,當企業財產與個人財產發生矛盾時,會計核算工作也無從下手。
?。?)沒有發揮內部會計的控制和監督職能。中小企業內部會計控制職能缺失是現階段中小企業內部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問題,會計的監督職能是會計工作的重要職能之一,會計監督是確保會計信息數據真實、可靠的基本前提,會計監督同時可以保證會計工作的合法性。會計在實際的工作中應該保持工作的獨立性,但由于中小企業中經營管理的特點,企業的管理層對會計工作的干涉程度很高,而會計人員受雇于企業,對企業管理層的話聽之任之,最終使得會計監督的職能缺失。
3 中小企業會計規范化策略建議
企業中會計制度規范化的問題,其所關系到工作的各個層面,只是單獨依靠制度是無法有效實現的,制度建立后需要執行,以下從幾個方面分析了中小企業會計規范化的相關策略。
?。?)建立與我國中小企業相適應的會計制度。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國家在制定會計規范體系的過程中很少考慮到中小企業會計需求與大企業和上市公司的差別,隨著中小企業在我國乃至世界經濟發展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會計理論界對中小企業會計規范化問題日趨關注。中小企業會計制度的制定應遵循的原則:適應中小企業特點、重要性原則、成本原則、簡便易行原則。
?。?)實行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相結合的監督檢查方式。在監督檢查的工作中,分為企業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兩種形式,在內部監督中,主要指的是企業的相關管理層和部門對會計工作實行的監督和檢查,監督會計工作是否合規,是否符合相關規范,檢查會計收入和支出的情況,而企業中的會計制度則是企業管理層、會計機構和相關部門進行監督工作的依據;外部監督檢查,主要是企業以外的部門所進行的監督,主要有政府監督、行政監督、社會監督等,這些部門對企業的會計資料進行監督檢查,以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企業中實行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相結合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為企業的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為會計工作創造優良的環境。
?。?)實施以人為本的發展戰略,從根本上提高會計工作者的綜合素質。中小企業在發展中,只有重視人員的發展,才是實現會計規范化的基本條件。如何提高人員的素質,除了要提高會計從業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外,企業管理層人員的素質也同樣需要提高。其一,提高會計從業工作者的素質,企業中要定期開展對會計從業人員的培訓,不定期地開展知識講座和交流會,不斷地提高其自身的業務水平和技能水平;其二,提高企業管理層的素質,企業管理層要參加高級人才培訓會,不斷提高自我素質的修養,同時要積極學習并宣傳國家新出臺的會計相關法規政策,能夠了解會計法規,對財務進行科學、準確的分析,并能做出相關的決策,能夠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明確自身管理崗位的職責,不干涉、不參與會計相關工作的內容,保持會計工作的獨立性。
?。?)推動會計電算化工作的發展。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企業的發展也要根據時代的特點,在會計工作中,會計電算化必將代替傳統的手工記賬,傳統的手工記賬不僅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還浪費了大量的時間,而進入會計電算化時代,會計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時會計信息實現了互通有無,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會計的工作。所以在企業中必須推動會計電算化工作的發展,定期開展會計相關人員的培訓,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計算機水平,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助力。
4 結語
總之,中小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比重越來越大,而中小企業對于經濟建設的發展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中小企業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尤其是在財務管理方面仍舊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在未來的發展中,中小企業必須針對自身的問題,結合現代化企業發展的趨勢,規范和完善相關會計工作,從根本上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為企業的發展創造優良的環境,以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孫靜.中小企業會計規范化問題研究[J].河北農機,2019(1):108.
[2] 劉星月.淺談中小企業會計規范化問題[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8(9):163.
[3] 王興明.中小企業會計規范體系現狀及完善策略[J].時代金融,2018(23):2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104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