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土壤環境檢測方法標準現狀及建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土壤檢測方法標準包括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涉及土壤理化指標、無機、有機、放射性元素等組分的檢測。由于環保、農業和林業各部門制定的土壤檢測方法標準不一致,新的標準規范要求的特征污染物缺少檢測方法,科學鑒別、檢測特定場所的特征污染物難度大。本文對土壤環境檢測方法標準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建議,以期提高土壤檢測方法標準的系統性、科學性、完整性。
  關鍵詞    土壤;環境檢測;污染物;方法標準;現狀;建議
  中圖分類號    X8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1-0183-02
  Abstract    Soil detection method consists of national standard and industrial standard,concerning indexes of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the detection about inorganic element,organic element,radioactive element and etc.Due to the inconsistency of the standards established by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Ministry of Forestry,the typical pollutants required by the new standards are in lack of detection methods.Besides,it is significantly difficult to identify and detect typical pollutants in specific places scientifically.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soil environment detection method,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systematicness,scientificity and integrity of the new standards.
  Key words    soil;environment detection;pollutant;method standard;status;suggestion
  土壤是生命之基、萬物之母。土壤、水、空氣是構成生態系統的基本要素,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加強土壤環境保護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內容。2016年國務院印發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完成土壤環境檢測等技術規范修訂、提高土壤環境檢測能力、建設土壤環境質量檢測網絡、深入開展土壤環境質量調查、定期開展對重點監管企業和工業園區周邊土壤檢測等工作[1-3]。環境檢測方法是檢測工作的基礎和重要依據,檢測方法標準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技術性、針對性、相對獨立性和特殊性[4]。只有完善土壤環境檢測方法體系,提高土壤環境檢測技術水平,才能保障檢測的科學性、規范性、準確性及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合理性,從而掌握土壤環境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推進對土壤環境的監管[5]。
  環境檢測應優先使用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對土壤進行分析,不同行業側重各異,環保行業側重土壤環境污染檢測,農業、林業則側重土壤營養及有效態檢測?,F就目前我國土壤環境檢測方法標準情況進行研究,發現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
  1    土壤污染物種類及檢測方法
  土壤污染物可大致分為有機污染物和無機污染物兩大類。有機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機物及氰化物、農藥、合成洗滌劑、酚類、石油等;無機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屬、鹽類、酸、堿、放射性物質、化學肥料。近年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溴系阻燃劑、抗生素等污染物也逐漸引起社會的關注。
  目前,土壤環境檢測方法標準針對的是無機物和有機物的檢測。無機物的檢測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原子熒光分光光度法(AF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質譜法(ICP-MS)、波長色散X射線熒光光譜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ICP)、電化學法和常規的化學分析方法等;有機物的檢測方法主要有氣相色譜法(GC)、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氣相色譜-質譜法(GC-MS)、高效液相色譜-質譜法(HPLC-MS),大部分方法用于實驗室分析。波長色散X射線熒光光譜法和便攜式氣相色譜-質譜法(GC-MS)用于土壤現場檢測和快速分析。
  2    土壤環境檢測方法標準現狀
  環境檢測方法標準體系是隨著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發展而逐步建立起來的,至今已有近40 a。近年來,環保標準主管部門按照改革和加強環保標準工作的要求,加大了環保標準工作力度,全面加強了水質、環境空氣、土壤及沉積物、固體廢物等的標準立項工作,加大了采用先進技術和引入國外先進標準的力度[6]。
  土壤環境污染檢測中常用的標準方法是國家標準和環保行業標準。迄今為止,共有150多個涉及土壤檢測的國家和行業方法標準,涉及土壤理化指標、無機、有機、放射性元素組分的檢測等方面[7]。農業、林業也有土壤檢測方法標準,主要側重于土壤營養元素、有效態以及理化指標的檢測。農業方法標準涉及無機元素及其有效態測定的方法,而林業方法標準針對的是森林土壤的檢測。   3    現行方法標準存在的問題
  3.1    各部門制定的土壤相關方法標準不統一
  土壤環境檢測標準由國家標準委員會、生態環保部、農村與農業部、自然資源部等多部門起草,管理體系較松散,國家標準之間不統一,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之間存在矛盾。
  3.2    缺少新增標準規范要求的特征污染物的檢測方法
  正在修訂的《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指導值》中,雖然規定了酞酸酯類、石油烴類、毒殺酚、滅蟻靈等污染物的風險指導值,但缺少檢測方法,導致無法落地實施。
  3.3    科學鑒別、檢測特定場所特征污染物難度大
  目前仍存在建設用地類型多樣,人類活動強度大,污染物進入土壤后遷移轉化機理很難掌握,各種化學品和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種類繁多,污染源類型復雜,且因污染場地而異等問題?!督ㄔO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指導值》(三次征求意見稿)中,結合行業生產特征、污染物理化和毒性性質,將污染物項目分為金屬與無機物、脂肪烴及其衍生物、單環芳烴及其衍生物、多環芳烴(PAHs)、多氯聯苯(PCBs)與二噁英、有機農藥、石油烴和鄰苯二甲酸酯(PAEs),共計9類121項土壤污染因子。但實際污染場地中,污染因子不限于此,因而合理篩選并科學監測特征污染物以達到有效管控環境風險存在很大困難。
  3.4    方法標準亟待更新
  據統計,我國現有標準中,有50%左右的標準具有5 a以上標齡,25%左右的標準具有10 a以上標齡,還有一些甚至超過20 a沒有修訂?,F有的方法標準難以適應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土壤方面也不例外,如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測定氣相色譜方法,色譜柱采用的是填充柱,而現實是通過購買商品化毛細管柱進行測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重金屬,分析樣品的幾種元素需要使用多種不同的方法,頻繁更換元素燈,人員效率低,檢測成本高。
  3.5    土壤檢測方法標準的系統性、科學性、完整性有待提高
  土壤樣品測定時,不同方法涉及的土壤樣品消解體系存在差異,硝酸-高氯酸-氫氟酸體系、硝酸-鹽酸-氫氟酸-高氯酸體系、硝酸-氫氟酸-過氧化氫體系、硝酸-鹽酸-氫氟酸-過氧化氫體系等由于前處理體系不同,檢測結果各異,無法準確判定檢測結果。另外,土壤檢測中不同參數要求的粒徑不同,使得制樣時效性、可比性差,同時土壤粒徑嚴重影響土壤光譜分析,導致成分含量存在差異。土壤有機物分析使用的是新鮮樣品,分析方法標準對過篩要求不同,導致檢測結果存在差異[8]。再者在不同的標準環境中同一元素含量分析概念不明確,有的是有效態,有的是水溶態,有的是全量,較為混亂,給土壤環境管理帶來困擾。
  3.6    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措施有待完善
  在早期的標準方法中,涉及質量控制的內容很少,近年來頒布的方法標準增加了精密度和準確度等質控指標,但在實際檢測分析中難以操作。因此,亟需制訂有效的質控方法,尤其是不同土壤基質下參數的量化評價指標。
  4    建議
  4.1    增加土壤污染物控制指標
  在土壤污染物的選擇方面,針對不同性質的用地,將與其活動相關、對人體健康和土壤環境質量影響較大、有可能對土壤及地下水產生污染的高風險污染物定為控制污染物。
  4.2    簡化標準變更程序,加快標準更新速度
  在實際工作中,使用常規化學分析方法檢測土壤質量的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用時短、多參數同時檢測的儀器分析和儀器聯用分析。因此,應盡快出臺多組分且可同時檢測的高效方法,簡化標準審批程序,滿足土壤檢測的需要。
  4.3    加強方法標準的系統性、一致性、可行性
  加強對土壤基礎性及環境污染相關領域的研究,為標準的制定提供科學有效的保障。土壤檢測方法標準要與土壤質量判定標準相匹配,明確元素總量作為國家土壤評價標準體系,排除同一元素不同狀態的干擾,吸收國外先進標準的精髓,形成科學化、規范化的方法標準體系。
  4.4    鼓勵制定地方標準,適應不同地域環境管理的需求
  土壤環境具有地域性強、差異性大的特點,推動制定地方土壤環境標準,明確國家標準與地方標準各自的定位與關系,完善土壤環境標準體系的技術支撐。
  5    結語
  綜上所述,土壤檢測方法標準包括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其中國家標準和環保行業標準側重于土壤污染物的檢測,農業和林業行業標準側重土壤營養元素的有效態及理化指標的檢測。在現行方法標準中,檢測污染物的數量不足,方法標準修訂滯后,新的方法標準無法落實。土壤環境檢測的基礎性研究偏少,對標準的完整性、系統性、科學性支持不足,在方法的標準化、系統化方面尚有許多工作待開展。建議加強土壤檢測方法標準整體設計,合理增加控制土壤污染物的種類;加快方法標準的更新速度,盡快出臺相關高效檢測方法;加強標準體系的系統性、完整性。
  6    參考文獻
  [1] 胡冠九,陳素蘭,王光.中國土壤環境監測方法現狀、問題及建議[J].中國環境監測,2018,34(2):10-19.
  [2] 顧列銘.哭泣的大地:中國土壤污染警示錄[J].上海經濟,2010(12):33-35.
  [3] 邊超,蔡五田,劉金巍,等.FPXRF用于污染場地鉻分布特征及遷移規律研究[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7,40(12):126-132.
  [4] 吳文暉,于勇,雷晶,等.我國環境監測方法標準體系現狀分析及建設思路[J].中國環境監測,2016,32(1):18-22.
  [5] 陸泗進,王業耀,何立環.中國土壤環境調查、評價與監測[J].中國環境監測,2014,30(6):19-26.
  [6] 李錦菊,王向明,李建,等.我國環境監測技術規范規劃制訂現狀分析[J].質量與標準化,2011(2):27-30.
  [7] 生態環境部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土壤環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GB 15618-2018[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8.
  [8]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 166-2004[S].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1255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