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立德樹人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文通過立德樹人的科學內涵和基本要求、二者之間的關系以及立德樹人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進行全面客觀地分析,提出了立德樹人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 立德樹人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關系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6.032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HE Yu
(Hezhou University, Hezhou, Guangxi 542899)
Abstract It is of grea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integrate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d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basic requirements of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the necessity of applying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n effective path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Keywords strengthen mor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lationship
立德樹人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重要方式,立德樹人能夠有效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隱性功能。新時代,高校要堅持以立德樹人為引領,結合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實際,將立德樹人應用于大學生德育教育工作,不斷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新路徑。
1 立德樹人的科學內涵和基本要求
“立德樹人”是由“立德”和“樹人”兩個詞語有機合并而成?!傲⒌隆敝饕侵竿ㄟ^開展大學生思想品德和行為修養層面的教育,不斷培養大學生良好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個人品德,指導大學生形成獨立的思維模式、高尚的道德品質,養成樂于助人、為人和善、樂善好施的良好行為習慣。[1]“樹人”是以“立德”為基礎,高校根據大學生的個性特點,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積極采用知行合一、思辨相結合的實踐教育方法,培養大學生成為有理想、有抱負、有擔當、有作為的成功人才?!傲⒌聵淙恕焙喢鳌⒕毜鼗卮鹆恕芭囵B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個人才培養的根本問題,深刻詮釋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規定和根本屬性。[2]高校將立德樹人應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規范大學生的行為舉止,培育大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2 立德樹人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
立德樹人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間具有較強的關聯性,雙方是相互促進、相互滲透和相互融合?!傲⒌聵淙恕备拍畹奶岢鍪菍Α坝藶楸尽⒌掠秊橄取闭J識的進一步深化,它深刻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要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側重于思想建設,它是以社會現實為基礎,給予大學生思想的引導,具有明確的政治目的性,體現較強的政治傾向性。將立德樹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引領高校文化建設的方向,為高校精神文明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時,思想政治教育蘊含著深厚的精神內涵,具有著強大的精神力量,它能夠內化大學生的價值追求,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外化大學生的自覺行動,提升大學生社會行為的主動性。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以立德樹人思想為指導,立足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實際,不斷創新教育理論,整合教育資源,優化教育內容,改進教育方法,加強思想政治平臺建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機制,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性突破。
3立德樹人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堅持以立德樹人思想為指導,不斷豐富和發展德育教育的形式,拓寬德育教育的載體,是改善思想政治教學質量的必然要求,為新時代我國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落實奠定堅實的基礎;將立德樹人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準確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客觀規律,有助于高校認真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質,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促進高校教學科研與德育教育工作協調發展,實現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目標,推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將立德樹人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適應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客觀要求,有助于高校加強組織領導,完善職能設置,健全立德樹人教育工作機制,不斷創新德育教育理念、改進教育方法,豐富教育內容,拓寬教育的渠道,突破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的限制,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實效性,探索立德樹人教育工作新模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質量;將立德樹人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高校認真貫徹服務大學生的教育理念,引導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四個意識,培育大學生優秀的道德品質,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培育大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精神,激勵大學生開拓進取、奮發圖強、勇擔重任,培養大學生成為新時代合格公民,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 4 立德樹人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徑
4.1 加強理想信念,強化高校師德師風建設
理想信念是個體堅定政治理念的重要精神糧食,理想信念是督促個體為實現理想、目標和個人價值進行勇往直前、不懈奮斗的動力源泉。高校要堅持以大學生為中心,提高立德樹人教育的重視程度,始終將文化建設放在首位,不斷加強校園文化思想陣地建設,尤其是弘揚時代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積極發揚大學精神,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將理想信念建設作為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在立德樹人視域下,高校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優化師資力量,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過硬的隊伍。高校要切實加強思想政治陣地建設,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文化自信,增強四個意識,踐行兩個維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強化社會主義主流文化的傳播,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準確把握社會意識形態的領導權,用馬克思主義最新的理論成果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力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學科體系建設。[3]
4.2 創新教育理念,引領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高校要始終堅持以大學生為中心,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不斷創新教育理念,優化教育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科學地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標,準確把握立德樹人的科學涵義和主要作用,將立德樹人應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學凸顯時代性、新穎性和人文性等特點,切實發揮思想政治的育人功能,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高校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不斷創新教育理念,整合教育資源,豐富教育內容,改進教育形式,拓寬教育的傳播渠道,優化德育工作機制,將立德樹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切實加強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法的革新。[4]高校要加強大學生的人文關懷,密切關注大學生的思想動態,關心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強化大學生的德育教育,引導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堅決抵制不良文化思潮的侵蝕,增強高校精神文明的建設,深入挖掘立德樹人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充分發揮立德樹人的指導和教育功能,夯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
4.3 優化教育內容,提高立德樹人教育效果
高校要秉承以大學生為主體,認真踐行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科學依據新時代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結合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不斷明確教育目標,創新教育理念,優化教育內容,改進教育方法,科學地進行課程設置,積極探索思想政治立德樹人教育新模式。高校要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積極開展新課程的教學改革,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將先進的新媒體技術融入課堂教學,不斷豐富教育的形式,創新教育的載體,教師可以科學運用啟發教學、情境教學法、榜樣示范等教育方法,切實將枯燥乏味、隱晦難懂的思想政治基本理論知識通俗化、生動化。[5]同時,教師注重選取典型的思想政治實例、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跡等將晦澀枯燥的理論知識形象化,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在保證理論課程教學的基礎上,高校通過組織開展大學生思想道德報告會、道德模范先進事跡宣講會、志愿者服務基層等活動,不斷整合教育資源,豐富教育內容,創新教育形式,增強兩個課堂建設,實現理論教學和社會實踐的協同發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4.4 創新教育方法,積極拓寬德育育人渠道
高校要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軟硬件建設,不斷豐富教育形式、改進教育方法,健全和完善思政教育工作體制和機制。高校要牢固把握德育教育的任務目標,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強化責任意識,嚴格遵循大學生德育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從立德樹人的理論角度科學剖析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狀況,將立德樹人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點,充分發揮立德樹人的教育作用,積極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現路徑。在立德樹人視域下,高校要不斷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創新教育的形式,優化教育的環境,拓寬教育的傳播渠道,科學地設置課程內容,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6]高校要認真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加強各行政職能部門的溝通和協作,促進教育教學和德育育人協同發展;高校運用學校網站、微博、微信、高校論壇等將先進的思想政治文化資源融入教學工作,加強網絡教育和信息資源的協同共享,積極搭建完備的網絡思政教育平臺,不斷拓寬思政教育的渠道,切實加強思想政治的建設,為大學生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綜上所述,在立德樹人視域下,高校要加強師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創新思政教育的理念,優化思政教育的資源,創新思政教育的方法,使立德樹人引領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不斷強化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積極拓寬德育育人的教育渠道,提高立德樹人的教育效果,增進思政的育人功能,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張天華,孫傲.“立德樹人”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分析[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18(03).
[2] 王新皓.立德樹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理念[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6).
[3] 肖蓉,吳倩茹.立德樹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要求[J].教育探索,2014(03).
[4] 蔡暢.立德樹人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徑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
[5] 王虹.立德樹人視野下“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解析[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7(6).
[6] 張黨清.基于立德樹人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態系統優化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215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