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的創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本文結合當下我國高校學生輔導管理工作的實施現狀和主要問題,參考國內外高校利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學生管理的先進經驗,探討了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的主要特點和實施價值,并對通過互聯網信息傳達、數據整合、動態人性化管理、精細化輔導等方面的技術及系統優勢在學生管理難點上優化處理的具體模式、手段和組建、應用流程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討論,旨在為提升高校學生管理的水平,實現高?,F代化發展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 互聯網 高校學生管理 大數據 動態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6.085
Innovation of Student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Internet + Background
WANG Li
?。╓uh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oftware and Engineering, Wuhan, Hubei 430205)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main problems of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 counseling in China, refers to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in student management by mean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ch as the Internet, discuss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implementation value of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et, and provide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Internet, data integration, dynamic humanized management and fine counseling. The technical and systematic advantages of these aspect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in detail in terms of the specific mode, means,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process of optimizing the difficulties in student management.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student management and realiz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universities.
Keywords Internet;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big data; dynamic management
1傳統模式下高效學生管理的現狀與問題
1.1 管理規模日趨擴大,管理涉及學生群體個性化及差異化日漸突出
我國高等教育的日漸普及以及高校擴招政策的逐步推出,帶來了高校生源基數的不斷增大,自然也造成了高校學生管理無論在規模適應化實施還是手段適用性深化上難度的漸益突出,管理所涉及學生的背景、專業、需求、性格及行為特點、價值取向等變得更加復雜而多樣,再加上當下管理所面臨的00后青年群體,其在自我個性化表達以及人性化服務上的需求更加的強烈,傳統依靠輔導員及學生干部單一人工為主的管理模式,已經難以有效確保大體量管理高效、高質的實現,更無法全面滿足學生對于學校在生活、學習、心理、思想等層面多維度、人性化管理服務的需求。
1.2 管理手段及理念發展滯后,在動態和精細化管理的實施上嚴重不足
首先,學校對于學生管理的重要性和價值提升始終無法提升到學校發展的戰略發展層面,進而在學生管理的人才、資源、技術設備、文化及環境創設等方面的投入存在不足,也就無法對現代化學生管理工作的發展提供必要的理念、制度、技術、環境和人才支撐。[1]其次,在諸如學生檔案管理、宿舍管理、思想政治輔導與教育、社會實踐開展等各項管理事項的推進過程中,更多是依靠管理規范的約束與引導,以及管理者的執行素養和行動力來予以有效地保證實施,不僅缺乏必要的標準化動態流程與科學化手段達到各層面管理內容的高效開展,還造成了管理的隨意化、形式化,也就大大減弱了學生管理工作的作用與價值。
1.3 管理涉及范圍窄而淺,無法為高校和學生的發展提供全面有效支撐
鑒于管理手段發展的滯后以及管理效能的低下,在大規模學生管理的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管理涵蓋的范圍無法全面而深入地涉及及到每個學生學習、生活和發展等的諸多關鍵層面與新進趨勢,即使涉及也浮于表面,“管而不理,行政化現象嚴重、管理及其內容缺乏服務性和發展性”已經成為了當下影響高校管理水平提升上的重要問題。
1.4 管理制度與管理實踐缺乏必要的相適應性且在制度和體系層面存在缺陷
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在必要的管理制度和規范上,但是很多管理制度的制定與實施存在與現實發展不相適應甚至是脫節的現象,更沒有理清管理所應明確的必要界限。諸如在一些宿舍管理制度上,缺乏完善安全保障機制的同時,卻對學生生活限制過多;而在學生檔案管理工作實施中,并不具備健全的檔案質量管理制度和分析利用機制,難以達到對學生在校信息的合理化記錄以及信息安全的充分保護,更無法實現對信息充分的解構和整合,以帶來對學生發展趨向和教育實施思路的多維分析,從而制約了高校學生管理及其整體發展質量的提升。 2互聯網背景下學生管理的主要特點、實施價值和發展問題
2.1 主要特點和實施價值
互聯網背景下的高校學生管理與傳統基態下的管理組織架構、管理實施理念與思路以及管理、服務的發展模式等具有很大的不同,無論是在技術層面、管理層面還是被管理者的心理及行為發展層面等都會具有與以往不同的實施特點,總的來說,其發展特點和實施價值主要包含以及幾個方面:
?。?)互聯網背景下的學生管理逐漸去行政化,被動而機械的管理開始朝著學生主動化、管理服務化、學生群體個性化、管理內容與手段適應創新化的方向發展。進而大大提升了管理的效率與效能,帶來了高校學生管理實質性的現代化發展與提升。
(2)互聯網背景下的學生管理開始呈現無邊界的發展態勢,其通過網絡技術滲入各個移動終端,可以實現對每個學生在校生活、學習、發展各個層面靈活差異化的管理與服務,能夠帶來管理對于學生的充分自主授權,并有效基于技術的支撐與多維管控模式的實施達到學生與學校管理者之間的實時溝通、合理承諾、相互信任、個性化支援與服務等。不僅合理化了管理發展的內容、科學化了管理實施的手段、精簡化了管理維護成本,更提升了管理的可控性以及服務的價值性。
(3)互聯網背景下的學生管理能夠逐步實現對學生信息與管理信息的實時精準傳達與錄入,并能夠帶來學生動態的精準掌握以及管理數據的高效及系統分類、整合、分析與利用,從而全面實現了對于學生動態實時、精細化的管理與服務,極大避免了管理的盲目性和滯后性,降低了人工管理的失誤與主觀性。[2]并讓輔導員等管理者從龐雜而細化的管理實務中解脫出來,更多去關注學生發展的現狀與實際、管理的理念與思路創新等關鍵性內容,從而給予高校學生管理發展與提升更多層面的支撐。
2.2 發展問題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所出現的新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互聯網管理是一個集合了技術、理念、內容、制度、流程、管理參與主體等各個層面的一體化過程,避免單純流于技術層面,只在硬件的配置與鋪設以及軟件的盲目安裝使用上下功夫,從而帶來了互聯網管理的形式主義化以及管理成本不降反升的不良局面。
(2)高校的互聯網學生管理應當服從并服務于高校教育事業及學生的質量性發展,避免為了實行標準化、系統化、高效化的管理而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化提升,更不能利用互聯網技術侵害學生的隱私與自尊,甚至阻礙了教育工作的合理化開展。因此需要結合開放、包容、科學、人性的互聯網學生管理文化構建,帶來互聯網管理更加健康、和諧的實施與發展。
3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創新的實施策略和組織流程
3.1 利用互聯網達到管理者和學生之間“方”與“圓”的有機統一
高效的學生管理除了不斷注重“方”這一管理規范和行為準則的細化實施,還應關注輔導員、班主任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及需求的溝通與共識的“圓”的達成。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以專業、班級為單位的信息管理平臺,不僅能夠實現輔導員、班主任基于學生的管理規范、準則與要求達到對于學生的實時、合理化約束與引導,還能建立輔導員、班主任、宿管員等管理者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平等化的交流平臺,實現多維度情感、經歷、認知、需求與建議的實時共享,從而暢通了管理的實施流程,達到管理與服務、心理與行為、生活與發展、實踐與創新的有機融合和共同發展。
3.2 通過互聯網助力多層面管理模式的實施,帶來管理的精準化與人性化
鑒于當下我國高校學生管理規模的日益提高,通過互聯網管理平臺的分布化構建,一方面可以利用軟件、移動終端與管理平臺的有機互聯,達到對學生行為狀態、情感狀態以及發展趨向的動態跟蹤,為學生提供針對化的約束、引導、資源輔助和精準服務給予必要的支撐。另一方面,可以根據學院、專業、班級的不同發展實際,建立多個管理層級及多個管理方向,將管理的權限授予學生會干部、班級干部、甚至是學生個人,并通過學院及專業的整合與評價、班級的細化執行與監督、學生的自我提升與反饋,來確保管理事項的高效完成與有效維持,達到管理更加人性化、精準化和動態化發展與提升。例如通過數字化管理APP的安裝使用,不僅可以高效化學生的日??记?、請假審批,還能夠實時更新學生的通訊信息和資質檔案,并利用微聊模式等幫助班級的集中化、個性化管理,確保信息的有效交互和實時更新。通過優學院等學習平臺APP的使用,學生可以在網絡平臺進行自主學習,老師也可以在線上答疑和監控。
3.3 結合互聯網技術帶來信息化管理和大數據管理的現代化提升
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會涉及到基數龐大且不斷增加和變化的學生信息與數據,傳統的學生檔案管理、信息整合不僅耗時耗力,而且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質量性以及安全性難以保證,無法全面支撐起高校學生管理與發展規劃的高水平實施。而利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不僅能夠達到對學生信息的實時、動態存儲,還能夠大范圍拓寬存儲的形式,并提升了各個存儲階段和存儲形式的兼容性和可利用性,避免了存儲數據的重復、交叉、遺漏等不良失誤。通過互聯網云端技術,大大擴充了信息存儲的體量,通過安全密匙、用戶身份驗證等技術手段,在確保數據安全的情形下,還達到了數據有效分享、充分查詢與使用的目的。[3]
4結語
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為高校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與創新化的發展模式,但也需結合制度的適應性完善與優化、流程的信息化再造與更新、管理隊伍信息素養的強化與提升、管理環境的和諧化與開放化創設等手段為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高校、高質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更加快速地實現高校教育事業與管理事業的現代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升。
參考文獻
[1] 楊建洲,張秋月.互聯網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探索[J].考試周刊,2011(78):205-206.
[2] 高小陽.關于互聯網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5(9):10-10.
[3] 李正楠.移動互聯網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7(1):170-17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219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