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校學生管理系統建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高校學生工作尤其是日常管理工作,要涉及大量學生基礎信息數據的采集、分析和共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設學工管理的專業信息系統,能夠更好的支撐管理部門工作,提升管理效率。
  關鍵詞 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 TP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9)235-0157-02
  高校學生工作尤其是日常管理工作,要涉及大量學生基礎信息數據的采集、分析和共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設學工管理的專業信息系統,能夠更好的支撐管理部門工作,提升管理效率,實現相關資源信息的存儲、交流與共享,實現傳統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網絡化和數字化[1]。
  1 學生管理系統建設的必要性
  1)提升信息存儲的安全性。以信息化、網絡化方式改變傳統手工存儲學生檔案的模式,將學生信息以電子檔案的形式進行存儲,不會出現信息檔案丟失、損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信息的安全性。2)提升管理運行效率。通過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統,徹底改變過去手工、半手工錄入信息模式,加快信息查找、修改、刪除及存儲速度,減輕管理運行負擔,提升運行效率。3)提升信息數據準確率。改變以往因人工導入數據而出現主觀錯誤的傳統模式,系統以客觀、智能、準確率高的特點將學生信息數據正確保存,降低了出現誤差的概率,極大提升了數據的準確程度。4)促進學生信息管理的規范化。通過對學生信息管理流程的統一標準化,完善學生管理的相關條例制度,建立規范管理系統的長效機制。5)促進管理手段的創新。通過對信息化技術的廣泛使用與研發,不僅大大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確保數據存儲時的準確率,還可以有效促進其他管理部門與管理者的對接,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時,提高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2 學生管理系統建設原則
  學生管理系統的建設需要考慮學生管理工作的需求和特性,技術上充分考慮整體架構設計的科學性、數據結構設計的合理性、部署設計的靈活性,確保系統的整體性能優越,滿足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要求。
  1)標準化原則。高校學生工作作為高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歷史使命。學生工作主管部門,在認真落實各項日常工作的同時,也積極探索做好學校學生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不斷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
  2) 易操作性原則。易操作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易管理、易使用、方便開發、易學習。
  3)實用、高效、可擴展原則。系統要便于操作、實用高效。同時,隨著IT技術和學校業務的不斷發展,學生管理工作業務將會發生各種變化,系統設計應能適應這種變化,在系統實施過程中,系統的結構、配置也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變化,系統要有一定的靈活性來適應這種變化。
  4)整體規劃設計原則。高校一般建設有數字化校園各個應用系統,學生管理系統是建設的一個部分,需要為以后的建設保留接口,具有可擴展性。
  5)容錯性原則。學生管理系統應具備一定的容錯性,在運行環境出現故障時仍能提供穩定、持續的服務。
  6)管理性原則。學生管理系統應提供良好的應用注冊界面,可建立對用戶訪問行為的統計分析,以便后續對該系統的優化提升。
  3 學生管理系統應包括的主要功能
  根據學生管理工作實際需要,學生管理系統應包括的主要功能應至少覆蓋以下六大模塊:
  3.1 學生動態信息管理模塊
  學生實名認證,對學生身份的合法性進行實名認證。基本信息采集,學生在使用系統前對基礎信息進行補充完善。動態信息管理,學生異動包含學生在校調班、調專業、休學、停學、退學等異動信息的記錄。信息查詢、統計、導出,根據權限可以查詢學生詳細信息及統計、導出相關數據。
  3.2 班級文化建設管理模塊
  班級信息管理,班級管理員可以對本班級主頁進行管理,包括班級簡介、班訓、班徽設計等。優秀班集體創建,班級管理員在班級主頁公開班會情況,班級學期計劃、學期總結等,最終作為優秀班集體考核的相關指標。班級文化建設,記錄班級活動情況,展示班級成員相片,班級內部論壇等系列班級文化建設項目。
  3.3 學生檔案管理模塊
  新生檔案登記,可批量導入新生檔案信息、新生可以登錄學工系統查詢自己學生檔案是否已到達學校。各學院新生輔導員可進入學工系統查詢新生檔案歸檔基本信息,查補檔案材料。檔案信息管理,錄入學籍檔案條目,錄入學生個人信息,可批量導入、導出學籍檔案條目。檔案信息查詢,日常歸檔查詢、檔案去向查詢。檔案信息統計,對系統中的檔案信息進行分類統計,統 計模塊中的條目數、文件數、時間、單位、類別等項目統計數據進行匯總,且分類統計項目為最新數據。檔案用表打印,打印檔案材料移交表、支持檔案目錄打印。
  3.4 綜合素質測評管理模塊
  基礎數據設置,設置綜合測評成績的計算方式;設置測評規則設置方式;設置是否有總分數的限制;測評課程績點的設置;測評類型數據和測評比例數據的預置。學生基礎成績,錄入或導入學生各科基礎成績;檢測學生學年內是否存在重修的成績,然后根據情況作刪除處理。學生加減分成績管理,預置加分和減分規則表:根據測評規則設置方式;學生提交加分活動申請,加分活動源于本學年或學期參與的活動;由班長錄入學生的減分活動。綜合測評成績管理,綜合測評批次設置和進度查詢,查詢各院系和班級學生的確認情況;綜合測評成績的計算根據各測評類型設置的比例和加減分成績和基礎成績進行自動計算;綜合測評成績的查詢和統計。
  3.5 學生事務管理模塊
  學生違紀及申訴管理,違紀管理學院提交審核。撤銷違紀,違紀學生填寫申訴申請表及其他相關材料—學生處審核,學生處管理老師可在線上撤銷違紀。學生請假管理,節假日學生請假離校通過網上申請,經審核通過后進入請假學生庫,學生返回后需要銷假。日常請假也可以通過網上進行申請審批流程。網絡問卷調查,主題說明、圖片編制,學生實名在線調查,調查結果存檔并提供調查結果的統計、分析網絡評選投票,根據需要發布相應主題評選,學生在線實名投票評選候選人,結果實時查詢、統計。   3.6 系統功能管理
  用戶及用戶授權管理,實現對系統操作員的授權與管理系統菜單功能管理,實現對系統各功能菜單的管理與維護系統內文件及信息管理,實現對系統內所有文件及信息的管理與維護系統備份管理,系統所有數據應具有自動數據備份功能(按天、周、月等),可對數據備份設置定時任務,同時可設置完全、增量等備份方式。日志管理,系統自行記錄每個用戶的訪問時間、IP地址等信息,每個功能的訪問時間、IP地址等信息數據變化的情況。
  4 系統開發技術要求
  1)系統建設有必要遵循現有信息化標準要求,包括數據標準規范和數據接口規范。應采用當前主流開發語言作為主要的后端開發語言,前端界面的開發使用標準的HTML語言。用高質量與易維護的代碼實現需要的功能模塊,盡量減輕頁面的代碼容量,減輕服務器負擔,以提高頁面響應速度。
  2)系統建設應最大化的實現靈活配置的技術要求,實現角色可配置、權限可配置、流程可配置、界面可配置等,滿足學生管理工作業務需求。
  3)系統應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根據用戶的不同類型,實施身份認證,按授權訪問系統資源,應具有數據備份、恢復和應急響應功能。因系統存儲數據涉及學生學籍等信息,有必要將特定的數據元素標記為敏感數據,為所有隱私、敏感數據的分類建立全套政策和規程,從而為關鍵數據資產提供充分保護。
  4)在建設前應做好數據準備,做好資源規劃。信息資源規劃是對信息資源的采集、處理、傳輸、利用的全面規劃[2]。因此,有必要對學生管理系統所涉及到的資源、數據進行合理規劃。對發生數據交互的相關業務系統數據進行梳理,規范地進行業務數據的采集、存儲、傳輸、應用,實現數據流轉和共享,避免產生信息孤島問題。
  5 結論
  通過學生管理系統建設,對學生管理工作的傳統體系在應用模式和管理模式層面進行優化,形成全面開放的信息化應用服務體系和便捷高效的學生工作管理模式,實現對學生有效的教育、引導、管理及服務。提升學生工作信息化水平,便于管理部門及時掌握學生數據。系統建設后實現與校其他部門的數據共享,資源整合,整體提高學生管理工作效率。此類項目作為學校校園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過程中,應注意與學校信息化建設水平相適應,符合學校信息化建設的相關標準和要求。
  參考文獻
  [1]林鑫.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路徑探索[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5(3):138-141.
  [2]蔣東興.信息化頂層設計[J].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3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2526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