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結合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和教育體制深入改革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實踐,基于對柔性管理和制度管理的比較,探究通過柔性管理實現高校學生管理的有效路徑,以期促進我國高校學生管理水平的改善和提升。
關鍵詞:高校學生管理;柔性管理;路徑探析
近年來,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教育體制的深入改革,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一個高速時期,高校規模不斷擴大,高校學生數量不斷攀升,生源結構在不斷調整與優化的過程中,生源層次與質量也呈現出了逐漸趨于多元化的趨勢,我國成了世界上現階段大學生人數增長最快的發展中國家?,F階段在校的大學生,基本都是90末和00初出生的學生,市場經濟多元化帶給了他們思想方面的多元化和個性化,因此,在學生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造成的問題和矛盾愈加凸顯。對此,筆者在結合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現狀的基礎上,分析出現此類現象的原因,同時探尋柔性管理的路徑,以便更好地開展學生管理工作。
一、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現狀和主要問題
在高校學生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呈現多方面,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ㄒ唬﹤鹘y管理制度的沿襲導致對學生發展需求的忽視
受傳統管理制度的影響,我國大多數高校在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仍然是強調以制度的規范和要求為主,通過制度的強制性和約束性對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管理和規范,這樣的管理制度,很少從學生發展的需求出發,冷冰冰的、沒有溫度的強制約束讓這種管理缺少人文關懷。同時,很多管理者在梳理學生管理工作的本質與目標、教育教學與學生管理工作的關系等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從而出現制度僵化、過度管理等現象。這種單純靠制度約束的管理辦法,必然會導致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矛盾的激化,從而不利于學校綜合工作的開展。因此,柔性管理的出現和實施不失為一種更好的管理方法。
?。ǘ┧枷肭闆r掌握的不足導致對學生人文關懷的缺失
現階段國內在校大學生,90后和00后是主力軍,由于受成長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他們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和自主意識。并且,在大學階段,正式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政治觀、法治觀及道德觀等形成的重要時期,這些觀念的形成決定著他們對社會問題的看法和對社會制度的認知。但是,現在的高校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并沒有真正把握住學生的思想情況和動向。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沒有結合社會的發展和學生的主觀能動表現,來有針對性地開展,而是仍然以傳統知識填鴨的方式進行;二是缺少對大學生慎獨和自省意識的培養,從而導致表現轟轟烈烈,實際效果不多的現象。
二、柔性管理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實踐
相比較制度管理重視對于人的行為控制的特點,柔性管理則更加注重對人的人文關懷,在高校學生管理過程中,制度管理和柔性管理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如果說制度管理能夠在初期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統一規范的話,那么柔性管理則能夠在制度規范的基礎之上讓學生管理工作能夠更加通暢,在這一共生、共融、共建的過程中,柔性管理在情感關懷的過程中,實現了學生思想上和心理上主動加強自我約束、自我發展與自我完善的過程。
?。ㄒ唬┤嵝怨芾淼母驹谟凇耙詫W生為本”
學生是高校管理的行為主體,在柔性管理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的主體發展,根據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特點,探索出“以學生為本”的柔性管理路徑,通過管理實踐的印證,及時剔除傳統管理過程中出現的陳舊觀念和方式,通過 “因地制宜”“對癥下藥”等方法,在尊重學生、關懷學生與愛護學生的過程中,讓學生獲得管理的認同感和幸福感。
?。ǘ┤嵝怨芾淼某B在于“強化人文關懷”
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內涵就是強調以人為本,而在高校學生柔性管理的過程中,更應該將以人為本、強化人文關懷落實到其中。比如創造良好的教育管理環境,通過一些獎勵激勵措施,讓高校管理者能夠從心底里產生主動關懷學生、主動關心學生的思想意識;比如開展豐富多元的教育活動,讓管理者與學生在互推互進的過程中實現共同成長的目標;比如通過師生的友好互動、平等共處,來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管理和主動自我約束,從而形成正確的三觀,在他律和自律轉變的過程中,最終實現學生管理人文關懷的最終目標,以及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發展和自我提升。
?。ㄈ┤嵝怨芾淼难a充在于“制度的約束”
柔性管理與制度管理的區別在于,柔性管理改變了以往制度管理的強制性和冰冷性,而是通過友好提醒、溫情互動、主動關懷等方式開展。但是,這一管理方式并不是萬能之策,在高校學生管理的過程中,通常會遇到一些學生非理性因素導致的過激行為,對于這些問題的出現,仍然離不開制度的約束。同時,對于與柔性管理共存的制度在制定的過程中仍然要體現人文性和情感性,一是要能夠充分尊重學生的權利和利益,為大多數學生所接受和認可,并能夠自覺遵守與執行;二是要充分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將學生的呼聲與需求融入到制度的制定過程中去,從而保證制度的有效實施。
(四)柔性管理的推進在于“人文與法治的統一”
柔性管理的核心在于以人為本,通過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和溫情感化來推進。在高校學生管理的實踐中,為了保證其落地生根發揮實效,人文與法治的統一并行必不可少,即在保障學生合法權益的同時,用法治的思想來詭誕管理的程序化和規范化,從而保障這一管理制度的更加有效實施。
三、結語
總之,現代大學生是我國寶貴的人力資源,現代化的高校則是培養優秀人才的搖籃。信息時代的開放性、多元化和現代大學生思想的開放性和多元化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作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和關鍵一環,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水平,直接影響著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綜合水平,直接影響著和諧校園建設的重大意義。因此,高校學生管理人員應適應時代潮流,緊跟時代步伐,通過柔性管理真正做好學生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劉順厚.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注重人文關懷[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8(2).
[2]張煒平.大學生就業教育中的人文關懷探析[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9(5).
[3]馮進.簡論高校學生嚴格管理與人文關懷的辯證統一關系[J].經濟師,2009(2).
[4]許瑞月,楊淑湘.人文關懷視域下的高校學生管理[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5).
作者簡介:問蔚然(1981.4--),男,漢族,山東臨沂人,講師,碩士,山東醫學高等??茖W校,研究方向:學生管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2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