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技術在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隨著我國順利的進入大數據時代以來,各個高校教育的管理及運行也隨之進入了發展的機遇期,信息化程度在教育的過程中越來越高。在大數據這一背景下,學生的思維方式、學習生活以及行為方式都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在這一背景下,就需要我們繼續的對大數據技術在高校學生教育管理中的應用途徑及方法進行仔細的探索和研究。任何事情有利就有弊,大數據技術給我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著不少問題。本篇將從正反兩個方面去分析大數據技術在大學教育管理中的積極影響以及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具有針對性的。對于該問題提出了解決措施,以最大程度地推動高校在思想、管理和技術上獲得更具建設性的意見,從而全面的促進教育本身價值形態的提高。
關鍵詞 大數據時代 高校 大學生 教育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1背景
在信息化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大數據技術應運而生。大數據不只是一種技術,它作為一種新的思維、生活方式,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大數據廣泛地應用于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其廣泛的價值也被社會上的許多人所接受。近幾年來,互聯網技術在各個高校都得到了普及,免費的無線網覆蓋了整個校園?;ヂ摼W中移動終端的使用一方面為學生和學校帶來了大量的數據,從而有效地促進了教育教學改革的進步。另一方面,也使得高校學生在大數據時代背景的沖擊下轉變傳統的思維模式以及行為方式,從而為時代的變革注入新的活力。有相關的數據顯示,我國在校大學生數目不斷的增多,高校是聚集人才的地方,這也就意味著越來越多富有創新意識的人才都在高校得以集聚。然而,高校又同時是互聯網技術與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前沿領域,所以大數據技術一定會以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存在。
2大數據技術在高校學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大數據技術給高校學生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許多積極影響,但是就目前來說,大數據技術在高校學生管理的應用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我們不斷的去改進。
2.1數據應用機制不夠發達
目前,大數據技術涉及到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也在各個領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應用和發展,人們對其所創造的社會價值也產生了共鳴。但是,傳統的教育思想以及傳統教育模式使高校對大數據技術的重視度不夠,其真正的實用價值得不到體現,最終導致高校的大學生對于大數據這一方面的意識較薄弱。因此,高校對于大數據的應用管理就容易出現所投資金較少、掌握的技術薄弱、缺乏戰略指導等問題,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高校教育管理得不到快速發展。
2.2數據標準化建設的力度不夠
高校對于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學校中的教務系統、學生信息系統以及學生就業信息系統等系統的多方配合才能夠更好地對學生實施管理。正是由于過程中的多方配合,才使得高校在管理中的依賴程度太高,直接造成數據在一致性與統一性上受到了更多的限制。而學生管理數據的不夠完善和準確也造成了各個數據之間的有效銜接受到了阻礙。從而使高校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2.3數據孤島現象普遍存在
數據孤島主要是由于高校管理的各個部門數據的獲取渠道太過獨立而造成的。針對這種現象,數據孤島因為分散而不能夠充分的發揮大數據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積極作用,所以,高校應該建立相關的機制來使這些數據的孤島進行組合形成一個整體,從而使原本分散的數據加以整合重新發揮其原有的積極作用,也使得高校的管理工作不能夠有效地進行開展。
2.4學生管理數據的結構復雜,對大數據的應用技術難度高
從具體的大數據角度來看,高校中學生的信息數據來源范圍較廣,且價值高數量大。學生數據具體可以分為結構化數據、半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的數據,所謂的結構化數據主要是用所規定的統一數字和符號類型來表示某些信息,通常情況下是指學生所運用的學號和姓名等等;與此相對應的,非結構數據的含義是指無法通過數字以及特殊的符號來表示的相關信息,比如視頻與音頻;半結構化的數據為學校建造全要素的數據流通平臺帶來了很多的不便,這些不便都是由于學生數據中所存在的強烈復雜性所導致的。另外,各個高校對于加強建設數據分析團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可是其專業化并沒有達到足夠的要求,因此也成為了限制大數據技術發展的重要因素。
3大數據技術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途徑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以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大數據技術在信息社會更多地表現為新的思維方式和發展方式。各個高校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在大數據時代到來之后,同樣將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新時期大學生特征素質的改變剛說明了大數據技術在高校的學生教育管理中必須得到廣泛應用的重要原因,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高校學生的管理之中,可以推動高校教育管理的良好發展。但是,大數據在高校學生管理上存在有突出的問題,然而,為了有效地發揮大數據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積極作用,我們應該結合高校學生管理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仔細的分析和研究,從而建立起相關的有效機制,最終實現大數據技術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路徑。
3.1提高高校學生的大數據意識
強化學生心中的大數據意識是有效地推動大數據深化的關鍵。具體的包括一下幾方面。(1)大數據技術可以對高校所擁有的各方面的數據進行充分挖掘,并為增強高校教育的效能發揮其積極作用,進一步提高高校的教育競爭能力。(2)高校對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在于思維的改變和創新,而并非是對傳統的教育思想和機制的彌補。(3)高校學生管理中的大數據應用并不是對于其信息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而是指應用該技術實現大數據對高校的應用,使高校的教育育才功能發揮到極致。
3.2對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大數據平臺進行建設
對高校學生教育管理的數據應用應該是以所建立的大數據平臺為基礎,該平臺主要是為數據的應用提供接入、儲存和計算等功能。只有數據平臺的建設成功才能夠使數據得到深化的應用。所以我們必須加強對于數據平臺的建設,從而推動高校管理學生的正常開展。 3.3對大數據專業化的團隊加強建設
大數據的完美建設需要各個環節和系統的相互作用,同時也更加的需要擁有專業的技術人員對其中的數據進行有效的管理。所以首先應該加大投入建設專業化的隊伍,為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提供保證。大數據技術人才主要來源于高校,因此,高校應該加強對于技術人才的建設,以保證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大數據技術能夠對高校學生的管理起到積極的作用。
4大數據在運用中的重要意義
4.1推動管理創新
目前高校的信息化建設主要體現在學校各個系統的管理中,各個系統隨時都會產生強大的數據信息,我們對所產生的數據信息進行仔細的分析就可以從中得到許多具有價值的信息,這樣可以讓學校的決策者可以更深入、充分的對學校的管理情況進行了解,從而使決策者所做出的決策更加貼切于學生本身,為高校全面走向智慧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4.2推動教育改革
信息化建設在高校進行不斷的發展。學生入學時的基本信息、選課情況以及各門成績都通過數據庫進行仔細的記錄,不但如此,每位教師的相關基本情況也通過數據庫進行記錄,這利于學校對于教師個性和特長進行了解后建立以人為本的科學教學模式,從而促進高校教育的改革與創新。
4.3準確把握學生思想動態
通常情況下,針對學生所作的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著信息量不夠充實、范圍狹窄且執行速度慢等不足。對此,教育工作者針對學生也很難做出有利的決策。而大數據技術就可以輕松的解決這些問題,其信息范圍廣、信息獲取速度快捷且信息全面的特點可以有效地把握學生思想動態,讓思想政治教學的工作更科學、更具有預知性。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下,大數據已經在社會的各個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高校應該不斷的提高對于大數據在學生管理中的應用,培養大數據技術人才不斷的提供創新,從而使大數據技術在高校中充分的發揮其積極作用,不斷地提高學生在就業中的競爭能力,也使得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越來越向著科學化這個方向邁進。
參考文獻
[1] 張劉.大數據技術在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智庫時代,2018(50):277-278.
[2] 袁慧.大數據技術在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山西能源學院學報,2017,30(04):100-101.
[3] 熊發政,李育強,陳英齊.淺析大數據技術在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應用路徑[J].才智,2016(23):74-75+7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30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