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網絡流行語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網絡流行語在豐富漢語表達方式的同時,也給我國青少年的價值觀產生著巨大的影響。文章在傳播社會學的基礎上,著重分析了網絡流行語的相關概念以及網絡流行語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探討如何合理利用網路流行語,建設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有效途徑,從而保證我國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 網絡流行語;大學生;價值觀;影響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9)235-0044-02
  1 網絡流行語的相關論述
  1.1 網絡流行語的傳播內容
  語言表達的不僅僅是內容,其中還包括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通常情況下,網絡流行語的表達方式比較詼諧、幽默,但也有低俗、輕佻的特點。網絡流行語根據傳播內容的不同主要可以分為3類,第一類是針砭時弊類,具有一定社會諷刺性;第二類是輕松搞笑類的,通常以娛樂元素為主;第三類是創意類,根據目前的語言文化進行特色創新。不同網絡流行語有著不同的影響效果,主要的受眾群體也不同。
  1.2 網絡流行語的傳播渠道
  互聯網流行語可以使用各種渠道快速傳播。網絡流行語既可以利用電視、報紙、雜志等傳統渠道進行傳播,也能夠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網絡平臺進行傳播,傳播的方式非常靈活,不受時空的影響。通常火爆的網絡流行語能夠在全國各地有著很高的識別度,由此可見,網絡流行語有著獨特魅力。然而由于網絡流行語的特殊性,在傳播的過程中很容易對人們的價值觀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需要相關的專家學者對網絡流行語進行研究,規范網絡流行語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方式,避免給廣大的青少年價值觀帶來不利的影響。
  1.3 網絡流行語的傳播效果
  任何事物的傳播都會對觀眾產生一定的影響。網絡流行語的傳播效果更加的顯著,這種效果通常會改變受眾的興趣、態度、喜好等心理狀態。由于大眾傳播是流行語的重要溝通渠道,因此流行語正在傳播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傳播鏈各人群的價值群,使得人們的思想和心理產生了一系列的變化。這種改變有時候是積極的,能夠幫助人們更加深刻地看待生活中事物;有時候則是消極的,能夠使人們的價值觀發生嚴重的偏離,追求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漸漸地失去應有的生活追求。
  2 網絡流行語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
  2.1 對政治價值觀的影響
  政治價值觀是對人們社會和政治生活的全面看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人的政治素養。中國大學生正處于塑造政治價值觀的重要時期。由于在實際的生活中,大學生并沒有機會參與到政治活動中,因此,大學生很少區主動地收看新聞政治類的節目。然而,許多大學生對政治在線流行語充滿興趣。例如,2011年,汽車追尾事件發生在浙江省溫州市,當時是鐵道部的經典發言人。“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在網絡上迅速蔓延,火爆程度和流行程度甚至超過了當時的娛樂新聞。另外,“釣魚執法”“我是北京派來的”等流行語也受到大學生的廣泛關注,這種現象反應了大學生對當今的社會現象有著自己的思考,在追求公平正義的過程中,這種政治網絡流行語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大學生的政治熱情。
  然而,社會中經常出現的負面政治新聞對大學生的政治價值觀產生了不利影響。例如,“我的父親是李剛”和“學好數學,最好有一個好父親”。受到我國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年輕人對權利和金錢看得過重,以至于網絡上一直流行著“富二代”“官二代”等標簽。
  2.2 對文化價值觀的影響
  文化是人們精神生活中的各種現象的總和。在多元的文化環境下,很多流行的元素借助網絡的渠道充斥著當下年輕人的精神世界,給大學生的文化價值觀帶來的巨大的影響。各種網絡流行語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大學生的文化視野,其中有很多方言、英文、經典影視對白,學生可以通過獨特的文化審美理解不同的文化體系。這些網絡流行語,構建成了大學生多元化的文化生活,使得大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之后,有機會豐富自己的知識視野,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保持自己的堅定的文化審美立場。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許多外國文化利用互聯網渠道來影響中國的本土文化。最近幾年,日韓、歐美等文化元素成為年輕人追求的對象。諸如“長腿歐巴”和“鋼鐵俠”等流行語在大學生中迅速傳播。而我國的傳統文化則漸漸受到了大學生的忽視,一些傳統的美德也被西方的個人主義所取代。
  2.3 對大學生道德價值觀的影響
  當大學生參與社交生活時,他們需要有一定的道德價值觀。網絡流行語通常具有一定的寓意性,使得大學生社會生活中,自身的道德價值觀會發生改變。流行語可以促進大學生對道德的思考。最近幾年的“扶老人”“彭宇案”等事件,引起了大學生的廣泛討論,有利于大學生強化自身的道德理念。但是,由于網絡環境缺乏有效的監管,因此,網絡上的言論會削弱人們的道德意識。許多庸俗的流行語讓年輕人變得輕浮,甚至失去了道德底線。大學生是我國網民的重要組成部分,跟其他人相比,大學生平均瀏覽網絡信息的時間更長,并且大學生由于沒有正式踏入社會,心智方面并沒有完全成熟,一些不良的網絡文化會阻礙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價值觀對人的行為起著規范和導向作用:正確的價值觀能推動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反之不僅會阻礙歷史的發展,還會對社會發展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網絡流行語作為一種時代現象、一種嶄新的語言方式與文化景觀,體現了人們在不同時期價值觀的變化。所以,青年學生要合理利用網絡流行語帶來的積極影響,規范網絡流行語的使用。
  3 合理利用網絡流行語,強化大學生價值觀建設的有效途徑
  網絡流行語是網絡時代的必然產物,反應出了深刻的社會、文化現狀,由于其個性化的傳播內容和強烈的傳播效果,會給大學生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大學生應合理使用網絡流行語,堅持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建立良好的道德意識,并使用網絡流行語來豐富語言表達,但避免受到流行語的負面影響,導致自己的語言失去規范,思想出現問題。   3.1 理性看待網絡流行語
  由于大學生正處一個非常樂于接受新事物的年齡,因此,網絡流行語憑借其個性化和趣味化的特點,深受大學生的喜愛。如果我們受到傳統觀念束縛,給網路流行語貼上標簽,會在一定程度上回避網絡流行語所表達的社會問題。因此,大學生一定要理性看待網絡流行語,要認清網絡流行語背后所要表達的社會、政治、文化現狀,理解當前的社會變化形勢。大學生應該尊重流行語中反映的批判性思維。但是一味地強調網絡流行語的優勢作用,也會給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引導大學生正確地看待網絡流行語,充分發揮網絡流行語的應用優勢,避免大學生語言表達規范的喪失。
  3.2 將流行語與傳統教育相結合
  網絡流行語的出現標志著中國漢語言文化的發展和創新。教師要通過一系列教學方式的創新,讓網絡流行語滲透于語言教育中。目前的語言教育仍采用填鴨式教育方法,枯燥的教材知識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中國教育應合理利用網絡流行語進行教學,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文化需求。引入適當的流行語教學素材,豐富教學內容,使原始枯燥的教學更加生動有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豐富學生語言表達的同時,幫助學生分析并理解網絡流行語所折射出來的社會問題,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思維,正確合理地對待網絡流行語。
  4 結論
  在互聯網時代,各種思想、言論通過互聯網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觀。規范大學生對網絡流行語的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大學生應當理性看待網絡流行語,要發揮網絡流行語的應用優勢,豐富自己的語言表達,但是要避免在正式場合語言失去規范;同時,大學教師應當將網絡流行語融入到漢語言教育中,引導大學生理解網絡流行語所折射的社會問題,加深大學生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思想覺悟,理性看待各種網絡文化,實現自己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霞.網絡話語對大學生思想狀況的影響及教育對策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18.
  [2]王芳.網絡流行語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7.
  [3]何領銜.基于網絡熱點事件的網絡流行語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6(9):235-237.
  [4]劉誠,戚露露.一個值得關注的話題:青年流行語——關于青年流行語研究的綜述[J].中國青年研究,2018(9):5-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2576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