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孝感市羊布魯氏菌病的凈化措施及建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羊肉需求日益增長,加之產業精準扶貧的需求,養羊業在孝感市迅猛發展。這導致羊布魯氏菌病出現了一定的反彈,不僅影響了畜牧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而且嚴重威脅到公共衛生安全。對此,孝感市開展了羊布魯氏菌病凈化工作。就孝感市羊布布魯氏菌病凈化進展進行了介紹,分析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以期為孝感市羊布魯氏菌病凈化工作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羊布魯氏菌病;凈化措施;建議;孝感市
  中圖分類號:S858.2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9)06-0010-02
  孝感市地處鄂東北中部,南臨武漢市東西湖區、蔡甸區和仙桃市,北靠河南省信陽市,東與紅安縣、武漢市黃陂區接壤,西與隨州市、京山市、天門市相連[1]。孝感轄有一區三縣三市,北部為低山丘陵區,為養羊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加之養羊業具有“投資少、見效快、收益高”的特點,成為孝感市偏遠農村脫貧致富和農民返鄉創業的首選項目。蓬勃發展的養羊業造成布魯氏菌病感染羊群呈擴大趨勢,感染人數也與日俱增。根據全省統一安排,2016—2019年孝感市全面開展布魯氏菌病凈化工作。現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供參考。
  1  概述
  布魯氏菌?。ê喎Q布病),是由布魯氏桿菌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的慢性傳染病,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其列為必須通報的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定為二類動物疫病[2]。布魯氏桿菌是一種細胞內寄生的病原菌,主要侵害動物的淋巴系統和生殖系統,病畜主要通過流產物、精液和乳汁排菌[3]。布病最危險之處是患畜幾乎不表現癥狀,但能通過分泌物和排泄物不斷向外排菌,成為最危險的傳染源?;夹笈懦龅牟≡鷮ν饨绛h境有很強的抵抗力,如在水、土、糞、尿中能存活3個月,在凍肉中可以存活2~7周,在乳中能存活10 d至1年[4]。因此,生活和生產環境一旦遭病原污染,不論人或畜,在幾個月內都有被感染的可能,而人感染布魯氏桿菌較家畜嚴重,病情復雜,多數病例發病緩慢,少數起病急驟,一般類似感冒,有的因發現晚或誤診而留有后遺癥。人感染布病后尚無有效藥物治療,人體機能會逐漸喪失,后果十分嚴重,概括起來叫做“三不”:不能生育、不能生產、不能生存。既對家庭造成嚴重危害,也對社會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做好布病凈化工作意義重大。
  2  孝感市布病凈化工作進展情況
  2.1  摸底普查
  羊養殖場(戶)的摸底調查是一項前瞻性的工作,是凈化方案能夠得到有效實施的重要保障,結合羊養殖場動態化和一定時期穩定性實際,掌握轄區內羊養殖場(戶)數量、養羊數量、公羊數量、飼養情況等。根據調查摸底情況,明確任務要求、工作責任、方法步驟,全市部署,整縣推進。2016年,全市羊存欄120 335只,970個養殖場,其中種公羊3 010只。2017年,全市羊存欄88 994只,771個養殖場,其中種公羊1 915只。2018年,全市羊存欄60 672只,561個養殖場,其中種公羊1 248只。
  2.2  采樣檢測
  根據全市羊布病凈化工作方案,各地結合實際情況,集中力量開展采樣檢測工作。2016年全市共采集羊血清100 625份,監測100 421份,陽性952份,陽性率0.95%。2017年全市共采集羊血清96 866份,監測96 799份,陽性317份,陽性率0.32%。2018年全市布病監測凈化共采樣82 101份,監測82 101份,陽性57份,陽性率0.07%。
  2.3  撲殺陽性
  嚴格按照《布魯氏菌病防治技術規范》,對檢測出的陽性羊全部進行了強制撲殺和無害化處理。2016年共撲殺并無害化處理943只,9只自然死亡。2017年共撲殺394只。2018年共撲殺190只。
  2.4  溯源檢測
  對衛計部門通報的人感染病例所飼養的易感畜群100%采血進行實驗室檢測,對其所在區域的易感畜群按10%比例進行抽樣檢測,出現陽性畜的對同群畜100%進行檢測;同時做好陽性羊的撲殺和無害化處理,對養殖場做好消毒滅源工作。
  2.5  人感染布病情況
  據衛計部門統計,2015年孝感市人感染布病病例數達到21人,2016、2017、2018年孝感市人感染布病病例數逐年下降,分別為13例、10例、6例。
  3  布病凈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全市凈化工作已經開展了3年,羊布病陽性檢出率明顯下降,衛計部門通報的人感染布病病例數也逐年減少,成效顯著。但是,布病凈化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影響布病凈化工作的進行和凈化成果的鞏固。
  3.1  部分養羊戶對布病危害認識不足
  極少數養殖戶還沒有真正意識到羊布病的危害性,對布病凈化工作不予配合。甚至有的養殖場主已經感染布病,仍然只考慮個人經濟效益,而不配合畜牧獸醫部門開展凈化工作。
  3.2  陽性羊只撲殺不力
  一方面由于陽性羊撲殺補貼經費、辦理手續、養殖戶不配合等原因,導致陽性羊只撲殺不及時。另一方面撲殺對象僅為陽性羊只而非全群羊,會出現撲殺完陽性羊再次采樣檢測又出現新的陽性羊的循環現象。
  3.3  流通監管存在薄弱環節
  由于市場價格波動和流通便利等原因,羊群流動性較大。但是引進的羊群沒有嚴格落實報批報檢制度,更沒有經過隔離觀察就混群飼養,這導致不斷有新的陽性場(戶)出現,弱化了布病凈化成效。
  3.4  基層技術人員的個人防護意識不強
  雖然經過宣傳培訓,基層技術人員生物安全意識提高,在采樣時會穿上防護服,但對于口罩、手套等防護措施還是不適應,增加了感染布病的風險,也不利于布病凈化工作的開展。   3.5  養殖方式不利于布病凈化
  有的縣(市)羊場為放牧模式,經常有不同羊群在同一山頭混合放牧,極易導致羊群間的交叉感染。
  4  對布病凈化工作的建議
  4.1  強化組織領導
  做好布病凈化工作,各級政府及領導重視是前提。各級政府必須充分認識布病凈化工作的重要性,把布病凈化工作納入重要議程,確保布病凈化所需各項經費,形成政府上下聯動、部門齊抓共管、措施層層落實的良好工作局面,為布病凈化工作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4.2  強化宣傳培訓
  一方面宣傳布病防控知識、有關法律法規。布病凈化利業利民,讓老百姓樹立正確的防控觀念,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讓養殖業主積極配合支持凈化工作。另一方面開展專業技術培訓,讓布病凈化工作人員知曉科學防控知識和采樣、檢測、撲殺實際操作技能,懂得和運用個人防護措施。
  4.3  強化陽性撲殺措施的有效落實
  目前,堅決及時淘汰陽性羊是控制和消滅傳染源的主要方法,因此應該采取來樣即檢、發現陽性立即撲殺、隨后補辦相關手續的工作方式,盡快消滅傳染源。對于屢次檢測出陽性的養殖場,應該盡早全群撲殺,既減少無效勞動量,又能保證凈化效果。
  4.4  強化流通領域的監管工作
  羊群及羊肉制品無序流通是不斷有新增陽性個體出現的根本原因,此源不堵,無論花費多大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凈化工作成效都將大打折扣。因此必須加強活羊及羊肉、羊奶等流通環節的檢疫檢驗,發現陽性活畜及制品及時無害化處理。禁止到疫區調種,嚴格調種管理,要加強巡查頻次,對有引種意愿的養羊戶進行宣傳或提供相應幫助和指導,監督已引進的種羊隔離觀察、采血檢測,合格后方能混群飼養。嚴厲打擊蓄意等病畜進入流通和蓄意轉移病畜的不法行為。
  4.5  改變養殖模式
  引導養殖戶逐漸改變養殖習慣,由放養模式改為種草圈養模式,能有效避免不同羊群間的交叉感染。
  參考文獻:
  [1] 孝感市畜牧業志編纂委員會.孝感市畜牧業志(1949—2008)[M].湖北孝感:孝感市畜牧業志編纂委員會,2010.
  [2] 伏  曉,劉俐君,李清竹,等.達州市羊布病綜合防控凈化措施的探討[J].中國動物保健,2018(9):67-68.
  [3] 涂凌云,徐俊杰,王淑清.一起輸入性羊布病的處置[J].江西畜牧獸醫雜志,2017(5):48-50
  [4] 陳為民,唐利軍,高忠明.人獸共患病[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72-17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2804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