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鵝病綜合防治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鵝的生產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而且,鵝一旦發生疾病,就會影響到鵝的生長發育,嚴重時會引起死亡?,F從選雛、育雛開始到成鵝,就環境消毒、營養、疾病預防等幾方面對鵝病提出綜合性的防治措施,以減少鵝病的發生,為生產實際服務。
  關鍵詞:鵝病;飼養;管理
  中圖分類號:S858.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9)03-0056-02
   隨著鵝養殖規模的擴大,鵝的養殖數量大幅度增加,但目前鵝養殖大多以家庭小規模分散飼養為主,飼養條件、飼養技術和疾病防治技術達不到鵝養殖的需要,甚至有的水平較低,出現的鵝疾病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復雜,發病率也越來越高,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對鵝做好疾病防治,是保證鵝養殖獲得較好經濟效益的保證,在鵝生產中必須采取綜合性的防治措施,并且一絲不茍的貫徹執行。
  1 選良雛,育好雛
  選雛育雛是鵝養殖的最關鍵的步驟之一。選良雛、育好雛是養好鵝的關鍵所在,是養好鵝的基礎。鵝養殖必須選擇正規、規模較大、技術力量較強的種鵝養殖場孵化的雛鵝,或自己種鵝產蛋孵化的雛鵝,這樣的雛鵝比較健康,或知道有什么問題便于針對性的預防,選擇的雛鵝必須利于當地生長的品種,雛鵝精神狀態良好、體態勻稱、羽毛光亮整潔、健康、活潑、精神氣足、好運動、叫聲洪亮、腹部卵黃吸收完全。雛鵝在運輸過程中要快速、保溫,育雛舍要先準備好,清理干凈、衛生,消好毒,封閉好,安裝照明設備和調溫設備。雛鵝進入育雛舍后,要休息幾小時,然后給予飲水,飲水中最好添加葡萄糖、電解質、多種維生素、氯化鈉等,在幫助雛鵝加快腸道內胎糞和有害物質排出的同時,可以增加其體力、抗病力,還可增進食欲,然后進行喂食,開始少喂勤喂,然后定時喂食,供應足夠的飲水,供雛鵝自由飲用。要根據鵝的日齡調整育雛舍的光照時間和溫度。要根據鵝的大小及時分群。
  2 注重消毒工作
  消毒是預防疾病發生的最基本的方法,鵝在幼雛期間,機體抵抗力低,抗病能力差,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感染,尤其是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無處不在,因此,在每一個環節都要做好消毒工作。育雛舍在進雛前一定要徹底消毒,運輸雛鵝的車及設備也要徹底消毒,保證沒有病原菌;養殖場大門口要分設機動車通道和人員通道,設機動車通道要設裝有消毒藥品的消毒槽,人員通道除了地面消毒槽外,還要設紫外線燈,另外還要配備噴霧器,對進入車輛整體消毒。鵝舍內及運動場要定期消毒,食槽、飲水器要及時清理干凈,定期消毒,對鵝群也要定期消毒。消毒藥要定期更換,防止失效;消毒藥品要定期更換使用,防止產生耐藥性。
  3 保持營養需要
  給鵝充足營養是保證鵝機體健康和生理生長需要的保證,尤其是在雛鵝階段,鵝機體抵抗力低,更需要滿足其營養需要增加機體抵抗力。剛出殼的雛鵝因采食和消化能力差,應給予營養全面、易消化的顆粒料,隨著長大可以喂給粉料,添加青綠飼料;在生長期,飼料中要添加礦物質微量元素、多種維生素、鈣磷等添加劑,日糧營養要均衡、全面,滿足鵝生長需要;在育肥期,日糧中要多添加蛋白質飼料,精料飼喂量要加大,滿足鵝快速育肥的需要。
  4 強化疾病預防
  鵝在雛鵝階段抗病能力差,容易得病,發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尤其是1月齡的雛鵝,因此,對這一時期的鵝要強化疾病的預防。對剛出殼的雛鵝,在出殼當天一定要免疫注射小鵝瘟疫苗,對沒有免疫注射小鵝瘟疫苗的雛鵝,在1周內先注射小鵝瘟血清或抗體,3天后再注射小鵝瘟疫苗;飼料或飲水中要添加環丙沙星或恩諾沙星等抗菌藥物,預防雛鵝腹瀉的發生;在炎熱潮濕的夏季,在飼料或飲水中要添加鹽霉素、麥杜拉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球痢靈、氯苯胍、百球清等抗球蟲的藥物,預防雛鵝球蟲病發生;在春秋季節,要在飼料或飲水中要添加抗菌藥物或免疫注射禽霍亂疫苗,預防鵝霍亂的發生。禽流感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在春秋兩季,對留種的種鵝都要免疫注射禽流感疫苗,以預防禽流感的發生。
  5 加強飼養管理
  養鵝要心細,經常觀察鵝群情況以及每只鵝的精神狀態,注意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階段、每一個細節。雛鵝進入育雛舍后,要首先飲水,然后才可喂食,最初幾天雛鵝吃七八成飽即可,不可喂太飽,投料時間固定,每天給予足夠的飲水,供雛鵝自由飲用,要根據天氣情況適當地放牧;鵝群要隨鵝的大小及時分群,不能太擁擠。鵝舍溫度要根據雛鵝所需隨時調整,光線要根據雛鵝日齡調節;要保持鵝舍通風良好,空氣新鮮,室內相對濕度要適宜;及時清理糞便、污水,保持地面干燥;及時清理、洗刷食槽和飲水槽;鵝場及放牧地要保持安靜,不能有較大的、突然的聲音;更換飼料要循序漸進,有個適應過程;炎熱天氣、氣溫過高,要注意防溫避暑。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963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