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網絡化對高等美術教育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王冰洋
【摘要】教育網絡化作為一種趨勢已經勢不可擋,其對高等美術教育也有很大的影響。針對網絡教育自主性學習、交互性學習、信息共享、資源互補的基本特征,分析網絡教育對高等美術教育在教學形式、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育觀念等方面的影響,為更好地發揮網絡教育在高等美術教育中的作用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
【關鍵詞】網絡教育 高等美術教育 教學形式
一、概述
“網絡教育”作為一個新的概念,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所謂網絡教育,就是在線學習或網絡化學習,即在教育領域建立互聯網平臺,學員通過PC上網,通過網絡進行學習的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各大學建立的現代遠程教育中心即屬此類性質。
然而。由于互聯網絡建設的不平衡,信息化實施程度的不高,網絡教育觀念的嚴重滯后,網絡教育產業化的裹足不前等客觀原因,人們對“網絡教育”的認識,至今仍然是猶抱琵琶半遮面。但是,作為一個實實在在的網絡時代,教育形態正在自覺或不自覺地發生著變化,對教育觀念、教育活動產生了現實而深刻地影響,我把這種變化稱之為“教育網絡化”,用以強調從傳統教育到網絡教育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育網絡化進程的特征及其表現,以及教育網絡化對美術教育的影響,尤其值得研究。在教育網絡化的時代背景下,美術教育及其教育范式正發生著內在而深刻的變化,在諸如教育觀念、人力資源結構、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己經烙上了鮮明的時代印記。
二、網絡教育的特征
概括地說,網絡教育的基本特征表現為以下:自主性學習、交互性學習、信息共享、資源互補,而這四點在現實生活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先說自主性學習,網絡教育要求學習者具有極強的主動性、自控力和約束力,然而,人的惰性是天生的,學習上需要外力在現實生活中并不鮮見。再說交互性學習,普遍的觀點認為傳統的學習方式是單向的,在網絡社會中學習方式變為互動,持這一觀點的人沒有看到這一變化的實質是技術手段的變化,而非教育觀念和教育形態的改變。其三,人們過于樂觀地認為,在網絡社會信息共享、資源互補。人們似乎忘記了信息和資源的商品屬性。因為信息有信息源、信息成本,資源有資源價值。它牽涉到復雜的利益分配,共享談何容易?我們從網絡教育的基本特征與現實表現,可以想象出從教育網絡化到網絡教育。期間道路的復雜、曲折與漫長。
三、網絡教育對高等美術教育的影響
網絡本質上是一個龐大而互聯的通信系統,根據紐約大學法學教授尤查本科勒(YohcaiBeknler)的建議,我們將通信系統拆分為三個不同的層以便理解:物理層、代碼層、內容層。物理層,包括計算機以及將計算機接入互聯網的網線。代碼層,即在硬件上運行的軟件。內容層,即包括文本、聲像等在網上呈現的內容物。物理層是網絡教育的物理基礎。它的發展決定了網絡教育形態的基本走向;代碼層對于美術教育來說,則包括各種數碼藝術軟件的學習和應用;內容層則承載著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專業信息。因此,了解和掌握網絡信息知識,更新教育觀念和教育思想,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無疑是時代對美術教育,特別是高等美術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
1.網絡教育對高等美術教育觀念的影響
在網絡化背景下,我們的思想和行為都要與時代特征緊密相連?,F在身處網絡環境中的學生,其知識結構、思維方式、情趣愛好,與前網絡化時代相比已經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如果無視這一事實,死抱舊有觀念處理與學生的關系,不能與時俱進,無法有效開展教學活動,更無法取得好的教學成果。
2.網絡教育對高等美術教學內容的影響
高等美術教育內容主要包含知識、技能、創意三個方面。在網絡信息時代,知識的來源已經不再局限于老師,老師的知識傳授功能業已退居次要位置,但是傳授知識仍然是大學教育的內容之一,只是傳授的方式方法改變了。技能技巧的教學、創意表現的傳授,在網絡化背景下具有了新的內涵,信息產生的速度以及信息獲取的便捷,要求教師必須時刻更新教學內容、補充教學資料,否則你的信息將落后于學生。另外,我們要研究什么內容適合在線學習,什么內容適合面授,以便我們選擇適當的教學形式,因為就目前的網絡技術水平來看,美術教育的完全網絡化還行不通。
3.網絡教育對高等美術教學形式的影響
美術教學的組織形式,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在專業的教學上(技能技法課),盡管目前是分班級教學,但或多或少可以看到師徒傳授的教學痕跡。在信息化思想的指導下,完全可以將班級授課形制同個別化教學完美結合起來,發揮班級授課的信息交流優勢,突出個別化教學培養藝術個性的特點。而且還可利用網絡組織教學,教師利用網上論壇組織學生課余討論、交流,還可利用電子郵件對學生作業進行批改。這樣就突破了地理空間上的障礙,教學組織形式得以延伸。
4.網絡教育對高等美術教學方法的影響
由于美術教學形式的歷史演變,教學方法也在相應發展,過去往往只注重技能技巧的傳授,忽視學習方法的教學,現在網絡上各種信息五花八門,是非莫辨,因此必須教授學生如何消化、整合、理順信息的技能。而在老師指導下的自學方法,對于網絡信息時代的學生,顯得尤為重要,它是實現外部輸血到自我造血的途徑。此外,美術技能技巧的教學,目前看來,講授與示范相結合仍然是切實可行和有效的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學時要提供足夠的信息量。而不能就技巧而技巧。
5.網絡教育對高等美術教學手段的影響
現代美術教學手段經歷了幻燈機、投影儀、電影機、錄像機、電視機等發展過程。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老師們課前都要花費大量時間拍攝、制作幻燈片,上課前播放教學錄像,或結合幻燈片進行理論講授。目前使用最多的現代教學手段,就是教學光盤了。而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制作教學課件,在美術教學中也日漸增多。客觀地說,在網絡化時代的背景下,美術教師對網絡與教學的關系缺乏應有的認識,因而,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是極其不夠的。作為教育管理部門,有責任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倡導教師利用網絡資源、電子讀本、專題論壇進行相關教學活動,使美術教學手段跟上時代的步伐。
6.網絡教育對高等美術教育人力資源結構的影響
網絡化直接催生了新的人力資源結構,例如,學校可以不定期聘請國內外著名專家、教授,進行網上“網友見面會”,回答學生關心的熱門問題,專家、教授也可利用網絡視頻進行專題講座,展示自己的作品。這樣。就部分地實現了人才資源的共享。
四、總結
由于美術教育所具有的相對特殊性以及美術教育理論界對時代信息之于美術教育意義認識的不足,使得其在這場以網絡化為主的教育變革中被邊沿化、模糊化,常常為主流的教育研究所忽略。本文正是基于這樣的現實基點,遵循于教育的基本規律,立足網絡教育的基本特征,揭示出教育網絡化對美術教育的影響,為美術教育事業的與時俱進提供理性思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0106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