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等職業院校土木類專業職業指導模式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楊莉莉 裘蘇英 姚乓乓 高人范

  一、課題的現實背景及意義
  
  隨著我國基本建設行業長期穩健發展、國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推進西部大開發,建筑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導致該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大增。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土木類專業辦學規模也不斷擴大、開設院校不斷增加,大多數工科類的高等職業院校也都相繼開設了培養該類畢業生的專業,加大了對土木類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土木類專業受到了廣大考生的追捧。需求熱一時導致土木類專業的高就業率,但就業率只能反映土木類專業就業形式的一個側面,實際工作需要的知識結構、人員素質往往是有針對性的,市場對土木類專業人才的需求在提升,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了對專業技術水平和工作經驗的重視程度。高等職業院校土木類專業培養的學生基本都是面向土建類的施工企業,從事工程施工技術、測量、繪圖、預算等基礎性的工作,這些院校的授課體系基本相同,培養的應用能力也基本一致,相互之間也形成了強大的競爭力。雖然高職土木類專業畢業生找份工作不難,但想要找份好的工作并不易,與同專業本科畢業生相比較,在專業技能、處理現場問題的能力等方面,高職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有一定的優勢,但在文化基礎、文憑、職業定位等方面存在著許多劣勢和威脅,而且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這也注定高職土木類專業畢業生的職業發展道路不會是一片坦途。
  近年來,我國教育的發展,特別是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就業競爭日益激烈,大學生就業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在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下,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發達國家的經濟衰退,并導致全球就業萎縮,中國就業市場也受到沖擊。而在這個背景下,由于勞動力市場管制以及員工技能上的差異,企業將首先取消新增的勞動力需求,大學生將是這個新增部分的主體,大學生就業形勢整體比較嚴峻,在一定程度上也給土木類專業畢業生帶來就業壓力。如何開展系統的、有針對性的職業指導工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加強職業能力的培養,促使其充分就業,是我們必須重視的問題。高等職業院校土木類專業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出發點,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要求有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具有運用理論知識和技術手段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有良好的工程素質,同時還要具有較高的社會及工程實踐能力。因此,對土木類專業學生開展職業指導工作要有其側重,應有自己獨特的模式。做好職業指導,可以使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有清晰的了解,進而明確學習目標,增強學習動力;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完善和塑造,客觀地分析自己的優、劣勢,積極彌補和完善,化被動為主動;同時幫助他們掌握求職就業的一些基本知識和技巧、自謀職業的方法和途徑,在摸清當地經濟特點和就業市場的情況下,根據自己的實際做出職業決策,盡快地轉變角色,適應社會,找到自己的職業位置,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而目前高職學生對這個問題認識的很不夠,在就業觀念中還存在就業期望值偏高、一次性就業和職業終身制觀念仍比較突出、自主意識匱乏等諸多問題,這是就業難上加難的重要原因。職業指導在國外已經成為一門專業的課程,國外的職業指導體系也較為健全,相比較而言,由于我國高職教育起步較遲,而且國內很多高職院校都是在中專學校的基礎上升格或由其它類型的大專院校轉型而成的,三年制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時間周期短、任務重,不少高職院校的大學生職業指導工作仍處于起步階段,如何在高職院校中開展職業指導工作,尤其是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有針對性、突出重點地開展職業指導服務工作,構建較為系統的職業指導模式,這一重要課題還需不斷探索和實踐。
  
  二、國內外關于同類課題的研究綜述
  
  大學生就業是世界各國高等教育的共同話題,由于各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社會就業環境不同,而呈現出各自的特色。國外發達國家較早就認識到了職業指導在人力資源開發中的作用,故相關職業指導理論的研究較早。就業指導作為一種專門的社會服務工作和研究課題最早起源于美國。美國加州工藝學院早在1894年就有人開始推行就業指導工作,之后在德國和蘇格蘭等一些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也相繼開展了專門的職業指導活動,成效都較為明顯。職業教育已成為許多歐美國家教育制度和勞動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在職業學校中普遍開設了職業指導課、職業基礎課、勞動課,并有專職指導人員,通過課堂教學、實地調查、個別咨詢等方式了解學生的職業意識、能力傾向、個性特征、家庭歷史、經濟狀況及學業成績,并向學生提供職業信息與知識,制定職業指導計劃,使學生能夠健康地發展,正確地擇業。采取全程的就業指導服務和求職技能訓練,按照專業分層次地進行專業信息素質能力的培養,通過職業指導幫助大學生了解市場需求與發展,分析和預測職業發展前景,提高大學生職業興趣和職業定向意識,提高大學生的擇業技巧和技能,指導大學生協調人際關系和正確處理職業生涯危機等。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尤其是高校招生和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各個高校都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大學生職業指導工作,推動了畢業生就業和學生素質的提高。但由于歷史和傳統觀念等方面的原因,我國高校的職業指導工作與畢業生的需求仍存在一定的距離,雖然各高等職業院校也利用多種形式開展職業指導工作,但還是很不盡人意,沒有適用的教材,指導內容理論性太強,缺乏模擬性的求職面試等訓練,不能切合學生的實際需要;指導過程缺少互動性,過于呆板;指導體系系統性不強,時間安排不合理,對低年級學生指導量不夠,對畢業班學生則是一擁而上,大搞臨時突擊;個性化不夠,泛泛而談,更談不上分學科、分專業開展系統的職業教育,因此,學生很難有實質性的收獲,職業指導的效果也就得不到保障。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及預期目標
  
  (一)研究內容
  1、分析職業指導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對策;
  2、研究國內外職業指導的運行及發展規律;
  3、如何提高職業指導水平,充分發揮職業指導工作中人的作用;
  4、高等職業院校土木類專業學生缺少什么樣的職業指導;
  5、高等職業院校土木類專業職業指導模式
  (二)研究的預期目標
  1、進一步提高對職業指導研究的意義的認識;
  2、提出高等職業院校土木類專業職業指導中的有效模式;
  3、形成具有一定價值的高等職業院校土木類專業職業指導課題研究成果(相關學術論文1篇、研究報告1篇)
  
  四、課題研究的步驟及人員分工
  
  1、課題研究的步驟
  本課題研究時間為一年,具體步驟安排如下:
  2009年2月,課題申報,落實人員,制定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2009年3月至6月,根據課題實施方案,收集整理資料,形成部分案例;
  2009年7月至8月,利用暑假開展調研工作,整理與調節課題實施情況,修改完善實施方案;
  2009年9月至12月,進一步積累案例,形成相關論文;
  2010年1月,課題總結階段,針對問題,申請結題,形成研究報告。
  2、研究人員分工
  課題負責人:楊莉莉
  負責整個課題的設計、規劃,組織課題組人員制定課題實施方案,對課題研究工作進行具體分工,組織研討,協調課題實施過程中的工作,撰寫階段性成果和終結性成果。
  課題組成員:姚乓乓、裘蘇英
  具體進行資料收集和整理,開展實驗、調查及專題調研,進行材料匯編、建立研究檔案等。
  
  五、主要的研究措施和方法
  
  1、采用文獻法,收集相關文獻資料,撰寫文獻綜述;
  2、采用調查法,了解土木類專業學生實踐活動開展情況及該專業行業發展前景;
  3、采用實證研究法,在學院職業教育中進行實踐;
  4、對文獻資料和實證研究結果進行分析討論,確定高等職業院校土木類專業職業指導實踐模式。
  
  六、課題研究的條件分析
  
  1、在目前我國職業指導理論體系尚未形成的情況下,學習、借鑒國外職業指導理論對我國職業指導理論和實踐工作都具有重要作用。
  2、本課題組成員都具備大專以上學歷,并都執有國家職業指導師資格證書,人員結構合理且有互補性。成員均在高職院校從事畢業生就業工作,所在院校開設的專業也是以大土木類專業為主體,以建筑藝術、水利水電類專業為特色,可及時、方便了解該專業學生現狀,對該項工作感興趣,并可保證一定的工作日用于課題的相關工作,且前期已做了一些基礎研究,獲取了大量一手資料,特別是對高職職業指導問題進行了一些調查,給本課題的研究帶來便利。
  3、可以利用豐富的網絡共享資料了解信息,收集資料,學院圖書館有豐富的圖書,也為研究者提供了足夠的理論文獻,奠定了理論基礎。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03891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