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美術教學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美術教師應該不斷尋求新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應引導學生發現美和感受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要重視對學生作品的點評,因地制宜開展美術教學;教師要加強自身的角色轉換。
   關鍵詞:新課程;教育改革;初中美術;審美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0-0067-01
  注重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還有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美術教師需要更新美術教育觀念,創新美術教育形式,活躍美術課堂氣氛,拓展學生的美術視野,切實提高美術技能和水平,幫助他們提高想象力、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本文對新課程改革下的美術教學進行研究。
   一、引導學生發現美和感受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在美術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對學情進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積極引導他們去表現個人情感。要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美術材料和美術工具,同時為他們講解必要的美術技巧和美術技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認識美、了解美、感知美、鑒賞美。美也是有一定規律的,例如在西方作品中,靜物畫和風景畫的表現形式都比較質樸,貼近生活,理解起來也相對容易。所以教師可以借助一些具有審美價值的優秀藝術作品,引導學生去欣賞和探索其中的奧秘和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提升。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通過多元化的美術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美術素養。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需要全面了解學情,掌握學生的心理需求,針對性地準備充足的教學資料,同時也要鼓勵學生自己去查找資料,例如藝術家的生平事跡、藝術風格、主要作品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和自覺性,讓他們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積極思考,營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良好氛圍,從而提升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
   二、重視對學生作品的點評,因地制宜開展美術教學
   學生都希望獲得鼓勵和表揚,因此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美術作品的講評。學生在美術課堂中學習到的是基本的美術技能和知識,教師注意不要用專業性的標準去評價學生的表現。初中美術的教學意義主要在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和審美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師在美術課堂教學中,不應過分強調美術技能的重要性。如果一味強調技能,就會影響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不利于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發揮,甚至創作出的作品千篇一律,沒有傾注自己的真情實感,內容脫離實際生活,顯得枯燥乏味。因此,教師要用包容的態度去評價學生的作品。教師的點評會對學生的審美思維產生直接影響,教師應該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作品,發現他們作品中潛在的個人情感。在點評學生的作品時,一定要保護好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作熱情,善于發現學生作品的閃光點,挖掘學生潛在的能力,引導他們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創造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對學生評價的包容性,體現在教學中就是教師要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讓所有學生共同進步。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應當積極地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知識,對他們進行科學有效的指導,幫助他們少走彎路。教師要把自己從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引導者,不斷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讓每個學生都能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成長。教師要注重在美術教學中根據教學條件的具體情況,具體調整教學策略。例如,在許多偏遠農村地區,美術課的教學條件和教學設施相對落后,一些必要的教學用品也不齊全,這就需要教師開動腦筋,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物品來代替美術教學工具,盡可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美術體驗。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加強美術教師的角色轉換
   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大部分教師更關注教學的成果和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自身的感受;在教學方法上,運用得更多的是講授法,缺乏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社會對教師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能只站在講臺上傳授知識,還要走下講臺,走到學生中間,積極與學生互動,對學生不懂的問題及時進行講解。除了教師自己準備美術資源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后主動查閱相關資料,獲取更多的美術資源,然后在課堂上和同學一起討論和學習,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在平常的美術教學中,要注重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關系。教師還可以通過開展多種類型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思考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除了要做好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還應該做好“旁觀者”,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感悟和提高。當學生遇到問題和困難時,教師一定要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從而建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師生關系。
  參考文獻:
  [1]陳新源.淺析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美術教育研究,2018(18).
  [2]戴錦貞.淺析初中美術教學中開展師生合作學習的策略[J].文教資料,2017(0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76311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