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學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歷史教學屬于初中教學中的關鍵內容,歷史教學對于學生會產生很大影響,一方面能夠讓學生積累更多歷史知識,強化對歷史知識的理解,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們的理解能力以及思考能力,而在另一方面還能夠使學生具備較為準確的人生觀以及歷史觀。伴隨現今教學改革不斷深化,歷史課教學也在不斷發展,可以更好滿足現今的發展要求,依靠新型歷史教學觀念及措施做好初中歷史教學。此文針對初中歷史在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問題展開分析,并提出相關的優化改進方法。
關鍵詞:初中歷史;新課改;教學分析
基于新課改背景,怎樣開展初中歷史教學工作屬于急需處理的問題。對此,教師必須注重教學措施的優化分析,強化對教學的重視程度,強化學習手段傳授。進而讓學生學習能力進一步增強,增強歷史問題的處理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此同時必須重視思想教育工作,使學生們具備優良人格。
1、當前歷史教學問題分析
新課程改革早已進行過比較長時間,然而針對初中歷史的教學手段改革依舊存在不少的問題。
?。?)初中歷史的教學觀念較為滯后
施行新課程目的在于調整原本的教學形式,進而滿足教學的新要求,然而在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一些老師教學理念依舊存在著較為滯后的問題。教學過程中他們常常較為重視學生們的知識傳授,仍然采用過去填鴨式的教學手段,然而在學生能力的培養方面沒有加強重視。其教學理念依然采用傳統的應試教育方法,這樣是無法有效滿足新課程改革要求的。
?。?)教學內容太過注重歷史學科體系
由于歷史學科自身屬于較為復雜的一門學科,因此進行教學的時候常常會存在老師很難有效梳理所傳授知識的問題,進而讓教學內容更加難懂復雜,課堂變得乏造無味。
?。?)教學手段不符合新課程實際要求
新課程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進行教學。然而實際運用過程中,一部分教師依舊不能改變傳統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中依舊以老師與書本作為教學的核心。而這樣常常會造成課堂的教學氣氛較為低沉,而且對于學生主動性與積極性同樣會造成嚴重影響。
?。?)欠缺情感教育
進行教學之時,教師常常會太過重視學生的成績,對于學生情感就欠缺一定的培養。對于歷史課堂來說價值觀以及情感教育是非常關鍵的,因為學生全方位的發展成長才可以滿足當今時代的發展需求,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學生歷史情懷的培養。
2、基于新課改背景的初中歷史教學優化創新方法
?。?)創新教學手段,強化歷史知識串聯
初中歷史的知識點是非常多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若是采取傳統教學手段會使得學生丟失學習興趣。而運用新型教學理念,教師充分借助歷史間聯系,使學生建立起有效的歷史知識體系,按照歷史的發展順序作為縱向聯系,依據同一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發展為橫向聯系,增強學生對于歷史知識了解,讓他們切實提升自身的歷史素養。進行初中歷史教學的時候,教師應當通過培養學生們歷史思維與學習能力展開教學設計,要充分調動學生在歷史知識方面的學習欲望,保證歷史教學的多層次性與多維度化,讓學生們在對知識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提升歷史綜合水平。
?。?)改變傳統教學理念,調動學生們的主動性
傳統的初中歷史教學之中,老師們屬于課堂知識傳授者,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對知識形成展開具體分析,且傳輸給學生,使學生死記硬背了解相關知識點。這樣的被動學習過程,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得到一定發展。伴隨新課改不斷推進,在教學方面也提出新要求標準,教師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之時,還應當運用新型教學理念完成教學設計,讓課堂教學可以有效調動學生主動性,使學生們的歷史綜合素養得到切實提升。新型教學模式當中,教師應當施行自主合作學習,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們的主體學習效用,要改變以往的被動學習觀念,有效提升自身能力,讓學生們的歷史學習水平與相關思維切實提升。對歷史教學進行創新的時候,應當讓學生樹立自主學習意識,重視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以及創新理念,讓學生們可以在課堂中積極表達對課堂知識的見解,使學生們的思維更加深入。
?。?)創新教學形式,培養學習興趣。
第一,想要創新教學形式便一定要摒棄原有教學問題。在傳統的歷史課堂教學當中,都是為應對考試展開填鴨教學。然而為滿足新課程的教學要求,就一定要創新教學形式。創新的時候,教師首先應當依照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思維水平展開有效調節,充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一般初中學生思維形式都屬于形象思維,而且學生們的認知非常的感性。因此教師進行教學的時候運用能夠引導學生情緒的故事以及圖片,這樣就可以增強課堂注意力,而視頻的效果是更好的,在講解過程中就能夠確保生動形象。
例如對二戰后世界格局進行教學的時候,首先借助視頻來播放冷戰歷史,依靠冷戰的相關歷史事件來引導學生,而這樣學生們對冷戰歷史就能夠做到整體性掌握,然后通過歷史故事與事件講解會有效提高學生們興趣。另外還應當改變課堂的教學形式,教師要將學生們分成兩組,他們各自代表的是冷戰的對立面,這樣學生們可以結合該時期歷史情況,依照冷戰時期兩方利益、兩方勢力以及其地理位置進行有效考慮,對冷戰情形進行模擬,而這樣不但能夠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更加關鍵的是學生們的合作學習與問題分析能力得以有效增強,學生也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歷史課文。
?。?)強化教學內容設計
傳統的教學課程當中,教學內容常常具有繁瑣難記的特征,其中的教學內容存在交織現象,而要想確保學生們可以更為準確的掌握歷史知識,而且可以加強對歷史學習的認識,便一定要做好教學內容設計工作。
歷史向來是復雜紛繁的,因此歷史教師一定要做好對內容的篩選提煉。而這需要我們掌握有效的分析歸納方法。對于相關知識要化繁為簡,然后教授學生,而這就能夠有效降低學生學習的壓力,而且可以增強學生們的學習效率。要想成為稱職的老師就需要做到對各種教學技巧、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做到有效應用。作為老師應當逼迫自己加強學習與積累。
?。?)強化學生們的價值觀及情感培養
傳統教學對于學生們的價值觀及情感培養是不夠重視的,要想在新課改背景下創新教學方法,就一定要重視對人格的培養,要加強心靈和歷史之間的連接。在潛移默化之中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
比如說鴉片戰爭之后,中國與中國人民都承受非常大的苦難,老師能夠借助一些影視片段讓學生加強了解,有條件還可以一起參觀歷史博物館,或是讓經歷者來簡述這段歷史故事,而這樣就能夠使學生得到更加強烈的情感體驗,學生們可以更加深刻體會到我們的和平年代是多么來之不易,這樣學生們就能夠更好進行自身塑造。
?。?)強化師生交流
傳統的歷史教學過程中,師生間欠缺有效溝通,教學設計過程中,主要是依照大綱設計。因為教師不能有效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教學過程中無法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這對于學生的歷史學習是非常不利的。伴隨新課改不斷推進,老師在初中歷史教學之中應當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加強學生與老師的互動,進而增強教學的效率。依靠和學生的交流溝通,清楚掌握學習過程中學生們的問題。教學設計之中,依照學生實際狀況展開設計,且在課堂中與學生積極互動,依靠溝通交流掌握相關信息,對教學手段進行優化。
結束語:
總的來說,新課改背景的初中歷史教學是非常關鍵的,在教學過程之中,應當將學生作為主體來創新歷史教學方法。要以增強學生歷史課程學習能力作為最終目標。依靠課堂教學手段優化,讓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得到切實增強,最終提升學生們的歷史素養水平。
參考文獻
[1]劉方方,王哲倫,何紹義.試論新課程下怎樣進行初中歷史教學[J].讀與寫雜志,2018(5).15.
作者簡介:周寶山(1972-),男,本科,主要從事初中歷史教學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04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