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數學作為我國學校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必修課程,一直以來都深受教師以及學生的重視,尤其是高中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因為它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墒?,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卻存在著許多問題,阻礙著學生數學學習質量的提升。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貫徹落實,又對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本文就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學進行了簡單的研究。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10-0094-01
數學是高中教育階段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它對學生高考的影響至關重要,因此,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成為了每一位高中數學教師非常關心的問題。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要逐步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教學模式,以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要求。但是,這種轉變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教師不斷克服目前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要求學生要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則成為教學活動的主導,在教學活動中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但是,在實際的高中數學教學中,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還常常占據著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對學生進行滔滔不絕的知識傳授,而學生只能被動的進行聽講,課堂氣氛沉悶,學生主體作用發揮不出來。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受到打擊,對數學學習也會失去興趣。
1.2 教學方式比較單一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重視學生的數學成績,而忽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教學數學中,往往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為最高目標。在課堂上采用講授法,使學生在短短的幾十分鐘盡量多的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然后再通過大量的習題練習來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這樣一來,學生就會過分依賴習題答案,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1.3 課堂互動缺少啟發性
數學學科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需要教師的不斷引導,來啟發學生的思維,探尋數學學科的本質。但是,在實際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本來就很少,而這少有的互動之間又缺乏啟發性,這樣就不利于學生質疑意識的形成以及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也不利于學生數學學習質量的提升。
2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的具體策略
2.1 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是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第一步。這是因為在興趣的引導下,可以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愉快的心情,保證學習的質量。因此,教師要重視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將數學教材中難以理解的知識內容轉化成具體的多媒體視頻、圖片等,通過多種感官的刺激就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2.2 豐富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常常是教師主動講、學生被動聽的狀態,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將教師與學生的教學地位完全顛倒了過來,不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也不利于學生數學學習質量的提高。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逐漸得到重視,這就要求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豐富教學模式,以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因為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更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與標準。目前,生活化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等都是教師可以利用的新型教學方法,只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學內容等,合理的選擇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就可以有效提高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
2.3 構建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它不僅可以使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況有深入地了解,還可以使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查漏補缺,而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教學評價也應該實現多元化,不能再單純的以成績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效果了。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素養,采用多元的教學方法,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提高教學質量。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1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