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理念不斷在小學教育領域不斷深入的大背景下,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成為了重要的教育目標。音樂是一門藝術類課程,對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以及音樂素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合唱是小學音樂教學體系中的重要模塊。新課程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對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真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本文就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策略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小學音樂;合唱教學
  在小學課程體系當中,音樂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素質教育發展的關鍵內容。合唱作為小學音樂教學的主要模塊之一,其教學質量將直接對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開展合唱活動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還能從多元化的角度使學生對音樂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因此,小學音樂教師應該對合唱教學的重要性形成清楚的認知,根據小學生在音樂方面表現出來的學習能力,選擇合適的策略為其開展合唱教學活動。
  一、激發學生參與合唱活動的興趣
  對于小學生而言,興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學生對合唱這種形式產生了興趣,才能愿意參與到合唱活動當中。新課改政策強調了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所以,教師應該充分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并采用合適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小黃鸝鳥》這首歌曲的教學中,這是一首蒙古族歌曲,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制作一個小黃鸝鳥的動畫,在動畫中以小黃鸝鳥的形象對歌曲進行介紹和分析。通過這樣的方式激發學生對合唱這首歌曲的興趣。
  二、將創新理念融入到合唱教學當中
  新課程改革政策突出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教師主要發揮引導作用。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教師應該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將學生的主體性凸顯出來,將創新理念融入到實際的合唱教學環節。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有利于提高合唱教學的效率,還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學生對合唱這種學習音樂的形式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例如,在《我的祖國》這首歌曲的合唱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師生合唱或者學生之間自主合唱的方式為學生展開教學活動。教師在進行二聲部合唱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二聲部進行演唱,讓學生合作完成一聲部的部分。當學生掌握了基本的合唱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習二聲部的學生先以小聲參與到合唱當中,逐漸提高聲音與教師共同演唱二聲部。通過這樣的方式逐漸將學生帶入到合唱當中。如果一聲部的學生需要指導,教師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法對其進行輔導。
  三、提高合唱內容的豐富程度
  合唱教學體現了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之間的合作性,參與合唱的學生不僅應該具有合作意識,還應該具備較強的表現能力和對律動以及音準的把握能力。合唱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久的練習[1]。首先,以輪唱的方式進行演唱,以卡農的方法,模仿二聲部演唱。進行兩個節拍后,再進入到輪唱環節。教師可以用比較大的聲音進行先唱,讓學生進行小聲跟唱。學生在跟唱的過程中,應該仔細聆聽教師所演唱的聲部。達到理想的合唱效果后,可以進行師生演唱角色互換演唱。其次,對二聲部的歌詞進行編創。在合唱教學活動中,以單聲部進行演唱的形式會使歌詞的單調性體現得較為明顯,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二聲部歌詞編創。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教學方法并不是適用于所有合唱歌曲。所以,在運用這種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對歌曲的主題、演唱風格以及音樂元素等方面進行周到的考慮。對于小學生而言,歌詞應該比較簡單、方便學生記憶并與主歌的內容相契合。這樣才能更好的使學生理解歌曲的含義,從而達到較好的合唱效果。
  四、通過不同形式進行分聲部合唱練習
  當學生進入小學高年級后,對不同的合唱技巧形成了一定的了解,接觸的合唱歌曲也較多。針對這樣的教學情況,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開展分聲部合唱練習活動。教師在進行完整歌曲合唱練習的過程中,無論是學習高聲部和低聲部的先后順序,所有學生學習相同的聲部,還是不同聲部,這些都沒有固定的形式。這就要求小學音樂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以及合唱教學的要求來決定[2]。但是,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分聲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變換教學形式,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不同聲部演唱的技巧在小組中展開討論,自主對演唱技巧進行深入剖析,與教師共同探討等。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利于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合唱教學活動當中,從而達到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
  五、強化學生對合唱技巧的理解
  盡管對于小學音樂合唱教學而言,其主要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基礎音樂素養以及對音樂作品的賞析能力,但是合唱技巧仍然是教學的重點。合唱是一項需要多人進行合作完成的項目,涉及到的合唱技巧也比較多,比如,演唱的姿勢、面部表情、呼吸方法、發聲方法、咬字與吐字的準確性以及共鳴等,這些都是噓聲在參與合唱教學活動中需要掌握的內容。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開展音樂合唱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應該重視合唱技巧的講解和示范,將這些內容充分融合在教學活動當中。另外,合唱需要學生根據歌曲的內容投入情感,音樂情感以及藝術形象塑造方面也是學生需要合理把握的[3]。小學音樂教師應該對向學生傳授合唱技巧給予高度的重視,并在實際的合唱教學過程中,夯實學生對基礎合唱技巧的掌握,從而達到提高合唱教學質量和效率的目標。
  六、結語
  綜上所述,合唱是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教學內容,對培養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課程改革政策的不斷推行,突出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以及創新理念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可以通過激發學生參與合唱活動的興趣,將創新理念融入到合唱教學當中,提高合唱內容的豐富程度,通過不同形式進行分聲部合唱練習以及強化學生對合唱技巧的理解的方式開展合唱教學。通過本文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策略展開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為促進小學音樂教育發展提供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田晶.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解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 19:12-13.
  [2] 常濤.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討[J].黃河之聲, 2017,19:40.
  [3] 陳靜文.如何提高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J].西部素質教育, 2015,08:9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042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