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術的初中科技教育活動開展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互聯網和現代計算機科技等信息技術手段的不斷發展和應用,不僅深刻的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同樣也對我國的教育教學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越來越離不開信息技術的運用,信息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其為了順應社會發展對教育和人才的要求,我國開創了以培養中學生科技創新意識及能力為教學目的的一系列科技教育課程和活動。本文就針對信息技術環境下我國初中科技教育活動該如何發展進行了一系列探索活動。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 科技教育 開展探索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9.079
隨著全球經濟、文化、社會、科技的飛速發展,人才競爭已然成為了國際競爭中一個重要因素,所以我國深知應試教育培養出的人才無法為我國未來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故而提出了以培養高素質、高創新能力的精英人才為目標的素質教育新理念。
一、初中開展科技教育活動的意義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全球已然進入了依靠科技手段和創新意識推動科技、經濟、文化、教育發展的新時代,所以我國必須開始更新教育理念,要充分認識到科技教育對人才培養的作用,以及還要加強科技教育在國力提升方面的重視程度。
初中階段學生是構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有著極強的可塑性和求知欲,所以在初中階段除了設置與科技相關的課程外,開展科技教育活動也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塑造他們的創新觀念,讓他們在青少年時期就對科技創新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有利于他們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更順利的成長為一個對國家發展有用處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所以在初中階段開展一系列科技教育活動是培養學生科技創新意識最簡單高效的途徑之一。
二、初中科技教育活動的開展現狀
由于我國剛剛開始處于教育的改革轉型時期,所以絕大多數老師都不具備成熟的科技創新意識,他們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對科技教育活動的認知較為落后,所以對科技教育活動的開展也提不起足夠的重視程度。
此外,在開展科技教育活動的場地和設備方面,學校和社會能提供的條件也十分有限,導致活動的開展往往流于形式,或只有少數人能參加此類活動,并不能使所有人都參與到同等的、相應的科技教育活動。
三、信息技術下初中科技教育活動開展策略
(一)投入信息設備,搭建活動平臺
初中科技教育活動的開展離不開有效的活動平臺,只有在合適的活動平臺中才能發揮科技教育活動給學生帶來的最大影響,并且科技教育活動的舉辦也離不開信息技術設備,信息技術是科技活動的有力支撐,科技教育活動的舉辦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信息設備可以以一種更加直觀明了的方式為學生展示一些新奇的科技知識原理和科技現象,信息設備也可以使得科技教育活動變得更加有序和完整。
例如可以利用電腦和網絡制作一個簡潔明了的科技頻道網站,網站可以宣傳一些容易理解的科技知識,還可以及時的更新一些開展科技教育活動的信息,供校內外的師生及時了解活動的具體詳情,促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科技教育活動中。學校還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科技設備和信息設備建立一個小型科學教育活動工作室,可以定期輪流組織學生在工作室中參加一些科技活動,他們可以在活動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組裝一些機器人、航模等,以主題形式開展一些科技教育活動,在工作室中他們可以通過親身實踐獲取豐富的科技知識,為以后的科技教育活動提供足夠的經驗指導和技術指導。
(二)結合現有條件,開設科技創新課程
科技教育活動包含著教授學生科技知識,培養科技意識的活動目的,所以可以分為課內教育活動和課外教育活動,我國初中階段都設置了信息技術課,我們可以根據現有的信息技術教學條件,開設一門科技創新課程,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講解科技知識,達到科技教育的目的。
例如,我們可以利用電腦制作PPT、視頻等一系列資源為學生直觀講解科技知識。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資源查找更多有趣的科技課題,這樣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發現事物的能力與習慣。
(三)以校外為平臺創新科技教育模式
科技教育活動包括課內活動和課外活動,課外科技教育活動是整個科技教育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課外平臺可以提供給學生更加豐富的機會和場地,例如學??梢猿浞掷眯M獾囊恍┛萍蓟顒訄鏊?,科技館、科技講座、科技展等等,這些場所所能給予學生的科技知識和所產生的科技教育效果都是課堂所無法比擬的,這些課外活動平臺可以以全方位、多層次的科技教育活動促進學生的科技素質得到不斷提升。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科技教育活動的開展對促進青少年科技素質的提升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所以學校和老師更應充分利用起信息技術來發揮科技教育對初中生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凌輝,周勇義,張媛,黃凱.北京大學科普教育基地工作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10).
[2]許新健.小學科技教育的優化路徑探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6(09).
[3]張加春.新媒體背景下科普的路徑依賴與突破[J].科普研究.2016(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49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