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社會科技教育資源如何開發利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科技技術的發展,社會面貌日新月異,作為青少年不僅要學好校內書本知識,更要參與到社會科技實踐中來。但青少年對于社會科技的認知,往往局限在科技館中,而真正的社會科技教育資源是一個龐大的總稱。本文分析了如何對社會科技教育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以及社會科技教育資源開發的必要性,結合目前我國教育資源整合現狀,最終提出一系列有效的建議和策略。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研究,實現深度開發利用社會科技教育資源,使其更好地服務于大眾的目標。
關鍵詞:社會科技教育 開發利用 社會資源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7-0-01
我國教育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這就要求我國對于社會科技教育資源進行充分整合和利用??萍嫉倪M步發展,只有應用于生活中才能真正實現其意義和價值。實驗教育、培訓教育、展覽教育、科技交流甚至最新科技教學用具的使用都是科技教育資源的應用,這樣豐富的教學形式在社會教育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們應該深入研究如何進一步開發社會科技資源并將其充分應用于社會教育進程中,為國家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
一、社會科技教育資源現狀
我們所熟知的社會科技資源包括科技館、博物館、研學產業園等等。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學校教育資源的缺陷,促進了全社會有限科技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有助于推動全面實現科教興國戰略。但目前我國社會科技教育資源在開發利用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
1.地區發展差異大
社會科技教育資源的發展存在嚴重的地域差異。這種差異具體體現在我國發東西部之間,城市與城市之間,城市與鄉村之間,學校和學校之間的差距。社會科技教育資源不平衡的現狀,導致相對發達地區的人才培養趨勢日益增強,使得與落后地區的差距更加明顯,落后地區的人才要想出人頭地,變得愈為困難。
2.開發模式單一老舊
由于傳統觀念的限制,目前在社會科技資源開發和利用方面,形式單一且老舊,內容上也過于單調,缺乏創新,不能充分挖掘學生內在潛力,更無法提供創新型學習實踐空間。如今最常見的學生科技活動當數參觀科技館,是典型的“重展輕教”走馬觀花式的形式主義。這種對學生進行科技展品內容的灌輸,違背了社會科技教育資源開發,以科技啟迪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的初衷。學生應該獲得更多直接地接觸到科技成果的機會,把學生帶入科技創新制作的全過程,使他的心、手、腦與一項項他人杰出的科技成果之間發生互動關系。
3.校內外聯系不夠緊密
國家投入教育經費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做到每個學校配備科技實驗室或是專職老師,這就要求學校要積極主動尋求社會上優質的科研組織或企事業單位開展教育合作、拿來主義,為促進我國創新人才的培養攜手共進。發達國家在這一方面領先我國很多。例如:法國盧浮宮每年接待的參觀者有一半以上是學生,專門設置學生的科普項目,其中數十個“藝術車間”是為學生參觀、講解和動手操作的科普活動場所;美國的許多場館與校方合作,提供學校沒有的科技實驗設備,幾乎每周都開展激光、光導通信、超導等新技術演示,學生均可前往參觀學習實踐。
4.對開發利用效果評價不合理
我國長期的應試教育發展,決定了短時間內達到明顯的改善效果是不太現實的,多數家長和老師的思維仍停留在守舊的文化理論知識學習上,他們認為孩子考上大學、找到穩定工作,就是教育的終極目標。實則無形中埋沒了學生科技創新的能力。即使存在對科技創新能力的支持,也僅以科技比賽中的各種榮譽獎項的形式出現。這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利用了社會科技教育資源,值得每一個人細細品味。
二、社會科技教育資源開發策略
1.全民樹立創新意識
只有科技創新,才能使國家日趨繁榮。全社會應掀起一場全民創新的熱潮,在這種社會氛圍的正確引導下,青少年才會積極主動的進行科技創新活動。任何新興事物的發展都要從公民意識開始,要使公民從內心接納并由衷為其付出努力,因此我們首先樹立自己的創新意識。
2.提高學校利用社會科技教育資源的意識和能力
樹立創新意識后的下一步就是為了開發利用社會科技教育資源而努力,學校作為學生接受學習資源的主要載體要發揮其作用,將有效資源進行整合,達到“1+1>2”的效果,對學生進行系統科技教學,激發他們的創新潛力,也能充分利用科技資源為社會教育帶來的益處。當然,不同地區的學校也要根據自身所處環境和教育政策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例如偏遠地區學校可根據當地的鄉土特色進行教育資源開發。
3.形成科技教育資源開發利用網絡
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離不開科學技術的學習過程和探究思索,突出科學探究需要強調探索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應用到的各種方法,是對能力、態度、情感都有一定程度的要求。這就要求形成教育的系統工程,結合學校、科技界、科技傳媒、社區等,綜合考慮校內外兩方面,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形成社會科技教育資源開發利用的社會網絡結構,彼此之間各司其職,又能夠相互關聯,而不是單單憑借教師、學校和教育系統去完成整個社會科學資源系統的搭建。
4.媒體的作用
如今社會風氣也有待調整,很多孩子的夢想不再像十年前 “我要當科學家”,而變成了“我想當歌手、演員,想站在大舞臺上” 。這樣風氣形成的因素有很多,離不開媒體的作用。媒體作為普通公民被動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要積極傳遞正能量,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為國家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貢獻更多的力量。增加針對青少年科技普及專欄或頻道,關注培養青少年科技創新的特殊要求。
綜上所述,社會科技教育資源的發展,更多的被大眾所接受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業,需要多方的通力合作。社會要積極引導鼓勵青少年進行科技創新活動,學校多與社會上已有的系統趨向成熟的大中型科技教育團體開展業務合作關系,真正的將優秀的社會科技教育資源引入校園,力求社會科技教育資源利用的最大化。作為我們青少年,積極提高自己綜合素質是十分必要的,多接觸和涉獵科學知識,并通過動手實踐,把自己內心的創想和設計得以實現。只有多方協同合作,才能推動我國社會科技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雷.目前我國社會教育發展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終身教育研究.2018(4).
[2]姜媛媛.教育均衡發展背景下區域內社會教育資源整合的思考[J].青少年研究與實踐.2017(4).
[3]張戰軍.淺談科技館在社會教育中的作用[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3(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8455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