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倡議下地方高校商務英語課程體系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社會對商務英語人才需求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高。為地方經濟服務的高校也應適時調整課程體系,辦出自己的特色。本文通過對河北省地方高校商務英語課程體系進行調研,根據國家質量標準、社會需求研究地方高校特色化課程體系建設。
關鍵詞:“一帶一路”;地方高校;商務英語;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22-0208-02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河北省利用環繞京津區位、交通優勢,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2016年首開保定到明斯克的冀歐班列,2018年3月曹妃甸港開通至蒙古烏蘭巴托的中歐班列,曹妃甸國際物流樞紐作用日益增強;中國(唐山)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開啟了河北外貿新模式;2018年兩會上,河北代表團提出了《關于設立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議》。
河北省外向經濟的快速發展,勢必對商務英語人才需求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高。為經濟服務的地方高校同時積極開辦了商務英語專業,截止到2018年,河北省已經有12所高校招收了商務英語本科。商務英語專業雖然歷經了12年的快速發展,但它畢竟是一個新興的交叉學科,各個高校都在探索適合社會需要、符合自己優勢和特色的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
一、商務人才需求與國家標準
“一帶一路”的重點是貿易互通。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貿易和合作的發展,我國對外貿易的形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傳統商品貿易正升級為產業貿易、資本貿易、信息貿易、文化貿易、知識貿易。在“互聯網+”外貿的背景下,跨境電商迅速興起,構建成“空中絲綢經濟走廊”。此種新經濟新業態要求商務英語人才培養要由傳統貨物貿易轉型為現代服務貿易。社會對具備英語語言能力和商務知識技能的復合應用型人才需求旺盛。
《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的頒布為商務英語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了規范和保證,為商務英語專業建設和評估提供了政策依據和綱領性指導意見?!渡逃鴺恕穼θ瞬排囵B目標的表述為:“英語基本功扎實,具有國際視野和人文素養,掌握語言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國際商法)等相關基礎理論與知識,熟悉國際商務的通行規則和慣例,具備英語應用能力、商務實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與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從事國際商務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闭n程設置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根本途徑,我們必須以國標為指導,科學、合理地設置各個課程體系。
二、地方商務英語課程體系現狀
目前商務英語課程體系建設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重點本科高校,比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上海對外貿易學院,他們所開設的課程體系比較完備,涉及了語言、商務、跨文化及人文素養四個模塊;第二層次是一些非第一層次的重點本科、一般本科、獨立院校、高職高專,這些院校開設商務英語比較晚,由于師資差異、生源素質差異,使得商務英語課程體系有三種模式:語言+商務、商務+英語、商務,商務和英語的比例有較大差別,具體措施和實施環節也各異。
對比《商英國標》要求及第一層次商務英語辦學模范院校,分析我校及省內高校商務英語課程設置,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商務類課程開設時間不科學,主要集中在高年級階段,不利于學生商務思維及商務素養的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培養。(2)商務類課程份額過小,博而不精,并且有些商務類課程內容不實用,與現實脫節,導致學生知識不能滿足新興外貿企業的崗位需求。(3)實踐課程脫節。實踐課程主要包括課內實踐教學、技能實訓、企業見習等項目。由于師資及教學條件的限制,校內實踐教學質量不盡人意;企業由于種種原因對學生的指導有一定的局限性。(4)師資隊伍短缺。合格的商務英語教師應具備英語、商務、實操的能力,但是同時具備這三種能力的教師少之又少,大部分商務英語專業教師都是師范、英語專業畢業,擅長語言和文化課程,在授課過程中容易忽略語言在商務語境中的運用,不利于學生商務英語專業能力的培養。
三、地方特色商務英語課程體系建設
《商英國標》強調,各個高校應根據培養規格、專業特色、行業需求,自主設置和動態調整人才培養模式,找準自己的商英培養特色。河北外國語學院率先打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種人才培養基地。唐山學院地處京津冀經濟圈,外貿、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因此自2015年商務英語專業升本以來,結合本院學科優勢資源,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了努力。
1.課程體系建設是一個動態過程,通過分析社會需求和學生評價,不斷調整課程體系設置、教學大綱設計及教學。商務教研室通過跟蹤畢業生發展、對在校及畢業生的問卷調查、實地訪談企業,掌握商務英語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用人單位的需求、學生的需求,每年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不斷做出相應的調整。
2.科學設置各類課程比重。企業反饋學生語言基礎比較扎實,但是商務知識、商務思維欠缺。摒棄現在比較通行的“英語+商務”模式,從一年級就引進商務英語教材,用英語學習商務知識,從一開始就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培養商務思維和素養。通過適當提高商務類的課程比例及課程內的實踐比例,通過案例教學法提高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
3.避免同質化人才培養,增加學校特色的商務課程。緊密結合經貿新形態,開設跨境電商課程,將跨境電商作為本校商務英語專業的王牌;結合學校優勢學科,開設國際管理方向、國際商務方向的課程。
4.增加實訓軟硬件設施,加強實習基地建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企業普遍反映學生實操能力有待加強,比如辦公軟硬件的使用、單證的繕制、客戶的接待。通過仿真軟件,開設仿真模擬訓練,提高學生辦公軟硬件操作技能、組織能力和溝通能力。另外,加強實習基地的建設,目前已經和北京、天津、河北多家企業簽訂了實習協議,低年級學生通過一周的見習,對企業運營、崗位認知有了初步了解;高年級通過跟班實習,鍛煉了實踐技能,通過雙向了解,學生畢業前就被企業訂購一空。
5.設立“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實踐平臺。“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于2017年3月成立,目前,我系已經與多家貿易公司、跨境電商公司、阿里巴巴講師簽訂協議,定期為學生講座輔導,內容涉及跨境貿易產品推廣、國際客戶開發、國際營銷平臺應用、企業管理、創新創業大賽指導,同時組織學生在課余、假期進跨境電商公司進行輪崗訓練。已經有兩批學員完成了培訓,通過學生結業展示,證明學生企業運營、管理、培訓的商務實踐能力和商務思維有了飛躍性的發展。
6.加強商務英語課程群團隊建設。學校通過引進國際貿易行業創業型總經理、跨境電商簽約講師,彌補師資不足的問題,同時積極鼓勵專職教師通過進修、參加培訓、企業見習等形式學習商科知識。通過“引進來”和“走出去”,提高了任課教師的專業能力,使商務英語學科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總之,在《商英國標》的指導下,地方高校應通過積極探索適應地方需求、學生需求,并結合自身學科優勢建立科學、有效的商務英語課程體系。實踐證明,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有了極大提高,受到了用人單位的歡迎。
參考文獻:
[1]陳準民,王立非.解讀《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要求》[J].中國外語,2009,(07):4-21.
[2]馮敏,宋彩萍.英國國際商務英語專業教學之現狀及其啟示——以英國中蘭開夏大學國際商務英語專業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02):56-58.
[3]何錫耿.需求分析視域下我國本科商務英語專業研究:回顧與展望[J].外語教育研究,2017,(01):28-33.
[4]郭桂杭,許丹.論高校商務英語專業教師能力的培養[J].現代教育科學,2014,(05):14-16.
[5]郭乃照,李沛.地方院校商務英語專業教師發展現狀與范式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4):59-6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59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