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倡議下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國際化培養策略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研究生國際化培養是研究生教育發展的關鍵環節和必然趨勢。本文主要分析了“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國際大環境中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國際化發展的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針對現行環境政策下國際化培養的新要求新形勢提出了推薦實踐平臺搭建等策略。
關鍵詞:研究生教育;國際化培養;土木工程;途徑
“一帶一路”合作倡議自2013年提出5年以來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巨大反響,目前已經有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表達了合作的意愿。30多個國家同我們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作為“一帶一路”倡議重要內容,為中國政府相關企業承接海外業務提供了更寬廣的平臺,相關企業及整個土木工程行業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企業和相關科研單位需要大量具有國際化背景的從業人員。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作為科研工作的生力軍和未來土木工程行業的工作者,研究生國際化培養已成為專業培養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國際化培養現狀及存在問題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研究生教育快速發展,研究生國際化培養也取得了顯著成果,國際化培養模式,覆蓋人數均有及大幅度增長?,F在國內的研究生國際化培養主要有選派優秀研究生赴海外開展合作研究,國內外高校聯合培養高層次人才,開設全英文授課課程等。
目前我國處于從“研究生教育大國”向“研究生教育強國”轉變的關鍵階段,因此國際化培養作為重要的培養環節也面臨著新的變革。我國研究生國際化教育特別是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國際化教育仍普遍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ㄒ唬┡囵B觀念亟待進一步更新
培養觀念的轉變是推進教育發展的重要理論基礎。我國目前國際化教育的觀念還普遍較為陳舊,思想還不夠開放。在“一帶一路”的大環境下要求我們進一步與國際接軌,因此我國研究生教育國際化應從完全的學生輸出轉變為輸入與輸出并重。我們既要不斷學習世界教育強國的研究生國際化培養理念,又要立足本國實際,探索出一條適合本國改革開放和創新性人才需求的研究生培養之路,為更好地踐行“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奠定基石。
(二)研究生國際化培養政策法規和體制機制需進一步完善
完善的國際化培養政策法規和體制是優化研究生國際化培養的前提和保障。目前現有的法規和制度已不能滿足國際化教育全面快速發展的要求。隨著全球環境的不斷變化,這些政策法規仍需不斷完善。另外高校也應該注重健全學校內部的體制機制,為不斷復雜多樣的國際化培養模式形成保障。
?。ㄈ┡囵B渠道需進一步拓寬
目前我國較為常見的研究生培養渠道主要有國內外高校聯合培養、選派優秀研究生赴海外開展合作研究。此類培養渠道主要面向提高學術水平但是針對于工科學生,實踐環節的國際化培養渠道仍不夠暢通,學生的國際化培養內容仍不夠豐富。在“一帶一路”的環境下,我們與沿線各國的互聯互通為我們的國際化教育帶來了機遇。對于各大高校,應牢牢把握住這一重大歷史節點,著力建設各類學生培養實踐平臺,有效拓寬工科研究生培養渠道。
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對于研究生國際化培養的新要求新形勢
?。ㄒ唬嵤╅L期性
“一帶一路”是新形勢下中國推進對外開放和統籌國內發展的總體構想,也是我國未來較長一段時期的重要發展戰略,同時教育本身就是長期的、系統的工程?;谝陨蟽牲c,“一帶一路”戰略新形勢下,對研究生國際化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制定人才培養規劃時,應具有更廣闊的全球視野和更長遠的歷史眼光以及更宏達的培養格局。堅定不移地培養服務于全人類的高層次人才。針對土木工程專業的研究生國際化培養,實施長期性的新形勢特征要求相關政策制定者結合國際形勢大環境以及專業發展前景,專業應用前景,專業國際化推進前景綜合考慮人才培養模式和方向。
?。ǘ┪幕鄻有?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跨越歐、亞、非等三大洲,涉及種族多,宗教信仰林林總總,文化傳統和文明千差萬別,具有明顯的多元文化特征。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下,共建“一帶一路” 面臨最大的難題不是地理距離上的遠近而是宗教、種族、文化不同的隔閡。因此涉及到“一帶一路”戰略的社會各界人士都應該接受文化方面的教育,從而妥善的解決文化多樣性的問題。同時,這個問題也成為研究生國際化培養中應該受到重視并應該被妥善解決的關鍵問題。
?。ㄈ┬枨蠖鄻有?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多樣性、戰略實施過程的長期性直接決定了高層次人才需求的多樣性。有學者從經濟發展水平和勞動力受教育程度的角度深入分析后,結合我國工程教育發展現狀,支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各類工程技術人才有著巨大的、差異化的潛在需求。
三、新策略探析
本文僅針對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國際化培養做出分析和合理化建議。
?。ㄒ唬┻M一步提高教師國際化水平
教師的國際化水平,特別是導師的國際化水平對于研究生國際化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教師的國際化水平不僅應包括教師的外語水平,更為重要的是教師專業知識水平國際化和教師專業實踐能力的國際化。專業知識水平國際化即要求教師對于國內外土木工程領域最前沿的研究方向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專業實踐能力水平的提高要求教師能夠與國外各類科研機構聯合開展科學研究。因此從學校層面,應該加大支持教師出國訪學的力度,特別是支持教師赴境外進行長期的學術交流。只有通過長期的交流,才有機會促進教師和境外研究機構建立長期有效地合作關系,提供更多的研究機會,為研究生的國際化打下基礎。
?。ǘ┩七M工程實踐平臺建設
推進工程實踐人才培養項目即依托國內與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的合作,籌建一批集實踐與國家化教育為一體的研究生培養項目。土木工程專業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因此增強實踐環節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推手。依托大型的國際合作項目建設實踐人才培養項目,為研究生提供長期穩定的參與國際項目的機會,對于研究生國際化水平及工程實踐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此類合作需要得到政府部門,相關企業的大力支持,因此也要求學校加強與政府及相關企業的溝通合作,在平時大力推進產學研一體化進程。
?。ㄈ┘訌娊逃脚_建設
加強和企事業單位(積極統籌內、外部各類資源支持。積極探索建立 政府、學校、企業、導師、學生等多渠道經費籌措機 制。鼓勵國際合作研究生教育項目基于學分制和彈性學制、按照實際培養成本核算費用并依規報備實施。 統籌擴大用于國際合作培養研究生的專項資金和基 金,設立并爭取各類獎學金及經費支持,對于“一帶 一路”沿線國家的研究生,要特別關注獎學金的支持 力度和覆蓋廣度。
參考文獻:
[1]楊恒.研究生國際化培養途徑研究[J].大學教育,2016.
[2]沈以赴,夏品奇.國際化培養:高質量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舉措[J].中國高等教育,2010(1):36-38.
[3]周曉蓉,黃金泉.研究生國際化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49):1-2.
[4]周曉蓉,黃金泉.研究生國際化培養對策與建議[J].江蘇科技信息,2015(3):44-46.
[5]萬敏,冒澤慧,姜斌,王晶.基于國際化培養的研究生教學探索與實踐[J].大學教育,2015(4):49-50.
[6]張小燕.研究生教育國際化的發展戰略[D].大連理工大學,2009.
作者簡介:丁揚(1992.02-),女,漢族,江蘇揚州人,專職輔導員,中共黨員,助教,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9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