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研究生“水產動物營養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針對廣東海洋大學研究生“水產動物營養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科學制訂教學計劃、優化教學內容、積極探索教學手段、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和改革考核方式等措施,以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實踐表明,通過改革,“水產動物營養學”的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關鍵詞:“水產動物營養學”;教學改革;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22-0149-03
   眾所周知,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和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也必須適應新形式下學科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1]。在廣東海洋大學,“動物營養學”是農學院動物科學開設的主干課程之一,而水產學院水產養殖學專業的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中將“水產動物營養學”設置為專業課。同時,水產學科的研究生培養方案中“水產動物營養學”也是必修課程之一。但由于國內沒有針對研究生階段編寫的教材,大多時候,只能通過借鑒國外的相關參考資料進行授課,這對于水產專業的研究生階段的教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需對本專業研究生的“水產動物營養學”從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對應的改革,以滿足和適應新形式下教學改革和發展的需要[2]。
  現筆者通過總結所在課程組多年來進行研究生“水產動物營養學”教學過程中的經驗和體會,對本課程改革提出如下幾點探索性思考。
  一、科學制訂教學計劃,優化教學內容
  (一)避免教學內容重復
  隨著研究生教學過程中對“水產動物營養學”的認識和不斷深入的科學研究,不斷豐富“水產動物營養學”的內容,而在實際教學中,課程學時數逐步縮短,因此科學制訂教學計劃、優化教學內容是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
  首先,避免本課程的內容與其他專業內容重復。遵循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確定,強調大綱的重點、難點,對教學大綱進行修訂。如,在我校研究生課程中除了水產養殖專業外,還開設有“添加劑與配合飼料學”、“水生經濟動物營養研究進展”、“飼料質量分析與檢測”等課程。在這幾門專業課程中,有部分內容是重疊的,因此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當中,避免教學內容上出現多次無謂的重復。其次,梳理選定的教材內容。目前,“水產動物營養學”可供參考的教材都避免不了與專業其他課程的內容有部分的重復。
  目前,本課程所選用的教材是國際通行的水產動物營養學專著“Fish Nutrition”。該書對水、糖類、蛋白質、脂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的營養功能和化學組成進行了詳細地介紹,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向學生講授教材中的內容之外,還選用了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編寫的“Fish nutrition requirements”、Haworth出版社出版的“Nutrition and Fish Health”、CABI出版的“Nutrient Requirements and Feeding of Finfish for Aquaculture”。此外,“水產動物營養學”對飼料添加劑營養的原理做出了相應的介紹,該內容與第三學期所開設的“飼料添加劑學與配合飼料”相同,因此了解及熟悉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本專業的相關課程是授課教師的基本。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對專業方向整體相關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統籌安排,與其他任課教師交流,科學制定本課程及相關課程的教學計劃,優化教學內容,使每門課程與其他相關課程在內容上避免重復,各有側重。對重點提示其他課程中學過的部分,以便學生提前回顧預習,上課時以提問重點的形式完成教學的部分內容。
  (二)與專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合理的更新與補充內容
  對水產學科的教學而言,除了要重點介紹教材中所涉及的以水產動物為例的基本營養原理外,還應相應補充陸生動物的營養原理,并且通過運用比較營養學的方法,引導學生比較陸生動物與水產動物在相關原理上的異同點,不僅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能極大激發學生的興趣。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應博取不同教材中的精華,深入鉆研教材和領會教學大綱精髓,跟蹤本學科的發展動態。在授課過程中,不斷更新和補充一些與本學科相關的前沿知識、發展動態及最新研究成果的內容。這類擴充性的補充資料主要分為兩類:一是教師在課堂上所要講授的內容,而教材上沒有的或者教材上內容不夠的,如在蛋白質營養一章中可補充氨基酸平衡原理在實際飼料配方設計中的應用,氨基酸缺乏、氨基酸中毒的案例;二是教師可選擇一些研究論文或學術著作指定學生課后閱讀,也可提供一些專業網站供學生瀏覽,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本學科的發展動態,以寬厚的知識面來優化理論教學內容。
  結合筆者所在課程組的教學經驗,對于研究生課程的教學,將教學內容模塊化,設置多個專題形式進行講述及采用分組討論的方式,效果更加顯著。如通過結合國內外的最新研究結果與前沿動態資料將“蛋白質營養學”、“脂類營養研究進展”、“糖類營養研究進展”、“維生素營養研究進展”和“礦物質營養研究進展”等分別設為一個個獨立的專題講座,不僅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全面掌握,更加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二、加強探索,多方應用各種教學方法
  實用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多媒體、傳統、網絡等。
 ?。ㄒ唬┒嗝襟w教學
  計算機信息的不斷更新給時代教育更多嘗試的機會。尤其是多媒體的體現,讓教育方式及方法有著劃時代的變動。多媒體應用所包含的集成、生動立體、提升效率、普及廣等優勢,快速地在各方面充分應用,并取得了成績。探索怎樣把課程體系、教育內容及方法基于時代教育方面成為教學的一個目標。例如在蛋白質營養原理、糖類營養,脂類營養、礦物元素營養、維生素營養、水產動物營養研究方法論等教學內容講解時,運用了大量圖片,如網上的經典氨基酸周轉代謝途徑,并將圖片自制成GIF動畫進行演示,在氨基酸的合成、轉運,氨基酸代謝庫,木桶理論的講解時,更是利用動態形式、動畫進行展示。在講述研究方法時,借鑒實例進行說明,以某單一營養素為例證,說明試差法,正交設計的原理,更接近實際生產的配方對重點、難點知識進行回顧,以上方法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助于學生直觀了解氨基酸周轉代謝過程的本質。  ?。ǘ﹤鹘y教學
  傳統教學是建立在教師課堂授課、課堂答疑以及課后輔導的基礎上,通過這些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基本了解教師所傳授的知識點,但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方面有所欠缺,如果能夠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可以更顯著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缺陷。對于研究生課程的教學,教師的講述起到拋磚引玉的引導作用,而學生課后應多閱讀與瀏覽相關文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ㄈ┚W絡教學
  現在很多高校中所創建的精品課程除了采用多媒體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外,還有多媒體教學方式以及網絡教學方式。網絡化的教學方式包括網絡課件、網上答疑、視頻點播以及網上提交作業,教學教案、大綱、練習題、指導、教學錄像以及參考資料等相關內容都通過網絡的形式向學生免費開放,這樣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更自由的進行課外自主學習。網絡教學的這種新穎、靈活等優點顯而易見,筆者也曾經在多年的教學中嘗試將相關的教學資源上網,但是與預期的效果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主要體現在一些上課幾乎不做筆記的學生,或者經常缺課的學生為了應付考試,突擊學習,把網上提供的練習題和答案死記硬背下來,最后雖然有可能及格,但是卻缺乏對所學內容的深刻理解,與教師網絡教學的目的背道而馳。所以,對于網絡教學課程,重點應該是提高學生使用網絡資源的利用率,加強教育與管理。
  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水產動物營養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因此要求學生應該多看、勤思考和多操作是學好本課程的重要環節。因此,除了32學時的理論教學外,“水產動物營養學”還設置有1周的課程實習。按照教學大綱的安排,對課程實習的內容也作了相關的規定,但由于我校研究生的實踐教學資源有限,在所開展的實習內容中較單一,并不能保證每個學生都有親手進行操作的機會。對此,筆者在實踐教學中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ㄒ唬┖侠戆才艑嵙晝热?,注意理論課程和實習內容的有機結合
  對于理論課程中所講述的重點內容和重點的營養原理,在實習時通過點撥的方式將各知識點串起來,如在實習中安排有測定灰份含量這一內容,因此要求教師在講述灰份測定的主要步驟和注意事項后,可以提問學生有關礦物質元素的分類及一些重要的元素,如鈣、磷、鐵、鋅的營養生理作用以及動物對應的缺乏癥等。
 ?。ǘ┨岣邔W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營養素在機體內所起到的營養生理作用的機制比較復雜,因此建立一套可靠的研究方法顯得尤為重要。研究某一水產動物,如凡納濱對蝦的蛋白質需要量時,一般采用濃度梯度法進行研究,即用不同蛋白質含量的飼料,在相同的環境條件下喂養同一品種(相同生長階段、相同數量)的凡納濱對蝦,考察在一定的實驗周期內,不同蛋白含量的飼料對蝦的增重率,飼料系數和成活率,等等的影響,根據生長性能指標進而確定其最適宜的蛋白質需求量。因此,要求學生掌握不同蛋白濃度飼料的配制,相同養殖環境的確定,等等環節。但這些知識點,僅僅通過課堂講述顯得很抽象,為了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該知識點,教師有效結合教學大綱的安排,分批次將學生帶到市區內外各大型水產飼料廠進行參觀學習,通過課外學習,學生們可以了解到飼料原料的選擇和飼料的生產配制過程,對配方設計、研究方法等也有理性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再通過組織學生到實際生產和科研緊密結合的實習基地,如廣東澳華水產飼料集團公司、廣東恒興飼料集團有限和廣東粵海飼料集團等企業科研試驗基地的室內循環水養殖系統進行參觀,并請企業和基地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介紹目前水產飼料的生產、銷售、經營的模式以及行業發展的動態。通過校內外參觀學習,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實踐教學的效果。
  四、改革考核方式,客觀評定教學水平
  傳統的教學考核方式,一般是學習過后進行統一的卷面考核,對待學生可以做到公平、公正,不僅能督促部分學生認真學習,還能較為系統的對知識點進行考查,不過這種考核方式比較傳統,難以測試學生綜合性分析問題的能力,主要檢測的是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掌握,對知識的實踐應用無法進一步鑒定,從而使學生只能短期記憶教師傳授的知識,而不能靈活應用于實踐,因此在學生中流傳一句順口溜:“上課記筆記,考前背筆記,考后全忘記”。這是真真實實的傳統考試的寫照。
  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點,學以致用,我們在成績考核時采取多種考核方式,鍛煉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平時的考核和期末考核相輔相成,綜合考慮來進行最終的成績鑒定。平時考核主要是布置一些主觀性、靈活性較強的思考題,讓學生查閱資料,做成幻燈片,進行隨機抽查,即堂演講并分組討論,學生在查閱相關資料時可以更深一步地了解熟悉相關知識點。通過和其他同學一起制作幻燈片,分組討論,可以加深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并鍛煉其口才。課堂上,對于積極主動回答教師提問的學生,予以鼓勵,并加分。同時,還可以提高課堂的學習氛圍,進行實際操作,提高其動手能力。注意考察學生對學科發展動態的關注和個人看法等,做到主觀、客觀相結合的方式,并設計評分標準。
  以上改革方案經過三輪課程教學實施,教學效果提高的較為顯著,學生認識到“水產動物營養學”在水產學專業研究生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并加深了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曹筱瓊.關于最優化教學方法的探討[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1996,(3):82-87.
  [2]劉桂云.教學研究型大學學科建設可持續發展策略探析[J].科技創業月刊,2008,2(3):16-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597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