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體驗的環境教育產品設計理念創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立足青少年環境教育,通過對當前旅游環境教育產品的問題與現狀分析,創新地提出依托情境體驗、游戲體驗和五感體驗的三種旅游體驗價值共創產品,研發出相應的創新型旅游環境體驗式教育產品。
關鍵詞:環境教育體驗路徑模型;旅游體驗價值;情境體驗設計;游戲體驗設計;五感體驗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19-0169-02
一、研究背景
?。ㄒ唬┭芯炕A
全球氣候變暖、生物多樣性銳減等環境問題突出[1],環境教育舉足輕重。國內外學者順應趨勢,從青少年的學校教育、環保理念[2]、環保行為、森林環境教育主題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相關研究。而關于環境教育體驗理論部分的研究,國內并不多見。張宏,黃震方(2015)初步研究了濕地環境旅游產品在不同生命周期階段下,旅游者“環境教育感知分析及其影響因素”。但是目前研究欠缺基于青少年體驗感受的環境教育視角,探討其環保教育實效性的研究?,F在國家推進環境保護培訓基地建設,已建成實訓基地20個,現場教學點6個,培訓院校20個,為很多中小學生的修學環保專項旅游提供了理想場所。因而,青少年如何在深刻的旅游體驗中提升環保教育效果的研究工作非常值得深入。
?。ǘ┞糜误w驗與青少年環境保護教育應當跨界融合
以往規范傳統的環境保護教育課程,側重于知識儲備(課堂教學知識點、教學手段與方式的革新)、進而教導青少年形成行為習慣;而本文站在以往有關環保教育進程與實效性的研究基礎上,把青少年視為需要公平對待的旅游者,并考慮從旅游者體驗感受的角度入手、注重四項重要的影響因素的作用,即:激發青少年主動樹立“情感意識”認同、主動參與“知識儲備”,主動進入情境、主動發揮五感能力去“體驗感受”,并最終實現“環保行為貫徹執行”。旅游體驗與青少年環境保護教育應當,而且可以實現創新性的跨界融合。
二、青少年環境教育產品實效性的現狀及問題
?。ㄒ唬┣嗌倌戥h保教育產品實效性的實證調查與研究設計
為調查當前青少年環境保護教育情況,筆者及團隊成員實地發放了300份調查問卷,收回有效調查問卷270份,有效問卷率90%。問卷調查內容包括:關于受訪者基本信息、受訪者對環保教育的四大體驗要素(情感意識、知識儲備、體驗感受、行為習慣)的現有效果評價和家長對其期望程度等內容,旨在分析與驗證當前環境教育產品的實效性及其改善方式;評價方式是李克特“最好—最差”五階量表,使用SPASS 22.0頻數統計分析處理數據。
當前的環境教育產品設計者提醒青少年及家長需要重視環保教育,還承諾可以通過環境教育,提高青少年關于環境保護的情感意識、增長青少年知識儲備、獲得一份優質的體驗感受并促使青少年良好的行為習慣。而筆者及團隊通過調查問卷,對家長對當前環境教育產品設計者承諾的期望效果進行了調查。家長根據青少年接受環境教育后的實際反饋,對當前環境教育產品進行了評價,這是現有環境教育產品的實際效果。家長對當前環境教育產品的期望效果評價和實際效果評價兩者間形成了差值,差值最大和差值絕對值最大的要素是我們最需要關注的環境教育實效性的影響要素。
?。ǘ┊斍碍h境教育產品的實際效果低于家長對其價值的期望
前文提到,數據處理的方式是調查家長對于當前環保教育者提供的產品的期望效果與實際效果的李克特頻數統計,截取數據包括了家長評價的“非常好”“好”這兩個檔次的頻數百分比統計,并通過對期望效果與實際效果的組合對比分析,得到如下結論。首先,家長對當前環保教育產品的各項影響要素的期望效果整體高于實際效果,說明當前教育實效性有待提升。第二,在四項影響要素的實際效果最好的要素是“行為習慣”,但也遠遠低于該要素的期望評價。第三,“體驗感受”為四項影響要素中期望效果與實際效果均為最低的一項;另外進一步分析發現“體驗感受”要素的期望與實際評價的差值也是四項影響要素的差值中最小的,這說明家長并不重視“體驗感受”。
?。ㄈ绑w驗感受”是影響當前環境教育產品實效性的關鍵因素
通過實際調查得到的結果——青少年環保教育的“行為習慣”的實際效果不佳可以證實:即便當前環保教育產品在“情感意識”和“知識儲備”這些要素方面已經做得不錯了,但仍然不是提高環保教育實效性最有效的途徑。而“體驗感受”,在期望效果和實際效果兩方面數據均低,則說明當前環境教育產品設計者也沒有足夠重視,這是困擾教育實效性的關鍵癥結;因而,應該更加重視青少年的實地親自感受、深層體驗,激發起保護環境的情結與意識,再促進青少年自主內化良好的環保行為。因此,“體驗感受”要素,應當成為環保教育產品創新設計的新視角、新依據。
三、旅游體驗式環境教育創新產品的設計
?。ㄒ唬┗诼糜误w驗影響要素的創新產品設計理念
基于游客旅游體驗的修學旅游產品設計,不同于傳統的教育產品設計。游客的內心體驗感受,是設計者關注的核心,游客活動發生的時間、空間、活動內容都是旅游體驗設計的主要對象,體驗設計分為感官本能、認知加工和反思體驗三個層次。我們將旅游體驗設計原理[3]帶入環境教育的體驗方式創新設計當中,即:情景體驗、游戲體驗、五感體驗三種體驗設計理念;并據此設計出三類創新產品:P1(情景體驗設計)、P2(游戲體驗設計)、P3(五感體驗設計)。三種產品各自分別側重情境體驗(P1)、游戲體驗(P2)、感官體驗(P3),但都重視體驗感受這一環節,相對于當前“坐在教室里多媒體手段傳授知識”的環保教育產品,體驗感受更突出真實性、增強實效性。
?。ǘ┣嗌倌曷糜误w驗式環境教育創新產品設計
1.情境體驗產品設計P1。情境體驗游建立在城市與自然生態兩個系統上,實地感受對比為特色。青少年通過對比城市與自然生態兩種系統各項指標的差異,形成強烈的感受差異,激發保護環境的情感,并引導落實到行為習慣上。實踐內容主要包括:帶領青少年分別在城市和自然生態中觀測污染物指數,進行森林自凈能力小測驗。情境體驗創新產品P1采用對比情境體驗的設計理念,重心在于情感差異的激發,通過激發情感認同增強體驗感受,實現青少年自主內化環保行為。
2.游戲體驗產品設計P2。游戲體驗游以游戲參與形式作為體驗特色。青少年通過做游戲,積累環保知識,增強環境保護的情感,并通過后期的話題討論將環保意識落實為具體行動習慣。實踐內容包括知識競答、制作植物標本、尋寶大行動等。游戲體驗創新產品P2利用趣味游戲的設計理念,重心在于在體驗中普及環境保護知識,通過增加知識儲備增強青少年的體驗感受,實現青少年“角色”扮演與責任意識內化環保行為。
3.五感體驗產品設計P3。五感體驗設計游通過五感感知環境,看美景、花草樹木,聽鳥語蟲鳴,嗅清新空氣,品自然美食,以五類感官體驗激發青少年觀察興趣,從中學習環保的基本知識,獲得識別和解決環境問題的基本技能。五感體驗創新產品P3利用五感感知環境的設計理念,通過青少年的“眼、耳、口、手、鼻”五項器官感受并加工大自然各類信息,使得青少年自主創建自身獨特的情感認同、知識儲備的“五感”信息庫,實現青少年特色、豐富的感知學習力,并有利影響其環保行為習慣的養成。
參考文獻:
[1]祝懷新,盧雙雙.以色列中小學環境教育多元化途徑探析[J].比較教育研究,2018,40(06):45-51,83.
[2]劉一,楊慧華,曾國華,等.廣州地區中學生環保知識與環境意識調查分析[J].廣州環境科學,2016,(1):45-48.
[3]李鈺.旅游體驗設計理論研究[J].云南社會科學,2010,(3):124-12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7499.htm